饮用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下消费者如何选择?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今年的饮用水市场风起云涌,有的品牌重回纯净水市场,有的品牌处于交接磨合期,有的品牌因为产品归类错误而遭到协会误解,还有的品牌继续开拓高端市场。但更多品牌的共同经历是,纷纷陷入价格战。

对于价格战,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饮用水价格战属于市场自律的正常现象,而另一些经营者则认为,价格战旨在争夺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但可能会对行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饮用水有哪些分类?

无论市场格局如何变化,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符合自己需求、价格合理的饮用水产品。

饮用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下消费者如何选择?插图

那么,市场上的饮用水有多少种类呢?

今年7月,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曾因农夫山泉产品错误分类而道歉,这说明饮用水的种类繁多,比较容易混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2020年版),包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仅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据北京矿业协会发表的文章介绍,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通过钻井采集,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防止污染的水。矿泉水中的限量指标包括锶、偏硅酸、总溶解固体等。在我国,天然矿泉水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才能标注为天然矿泉水进行销售。

纯净水是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原料,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反渗透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制成的包装饮用水。纯净水口感好,几乎不含矿物质。

天然饮用水是指未经公共供水系统供给的井、山泉、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天然水源,除经过有限的处理(如过滤、臭氧或等效处理)外,不作任何改变,既除去了原水中极少量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留了原水中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制成的包装饮用水。

其他饮用水是指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原料,经过适当加工制成的饮用水,可以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但不得添加糖、甜味剂、香精或其他食品配料。主要指矿泉水,即单纯添加少量矿物质的纯净水,经灭菌后装瓶,添加矿物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口味要求。

上述几种饮用水在市场上都能找到,龙头品牌基本都生产不止一种类型的饮用水。据农夫山泉官网介绍,其产品包括饮用天然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娃哈哈也有生产饮用纯净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华润饮料也有饮用纯净水益力宝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本优。

不到1元即可购买饮用水

今年夏天,中国饮用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场以超低价为核心竞争力的“水源战”已全面展开,由于纯净水成本较低,因此纯净水领域的价格战尤为激烈。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各线下渠道、电商渠道了解到,部分品牌纯净水一瓶售价低至1元以下。

记者在上海多家便利店、大型连锁超市看到,农夫山​​泉绿色瓶装纯净水一瓶售价多为2元,益力宝纯净水一瓶售价也多为2元,白水山矿泉水一瓶售价多在3元以上。据媒体报道,在一些低线城市渠道,部分超市农夫山泉绿色瓶装纯净水12瓶低至9.9元,娃哈哈纯净水12瓶售价12元,益力宝纯净水12瓶售价11.9元,康师傅冷开水15瓶装售价9.8元,每瓶低至0.65元。

线上渠道价格相对较低,品牌旗舰店中,农夫山泉绿色瓶装纯净水12瓶装售价11.6元,折合每瓶0.97元;益力宝纯净水折扣后售价约1.25元/瓶;娃哈哈纯净水售价约1.5元/瓶。

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纯净水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利于推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院秘书长林先平表示,纯净水的生产成本通常低于矿泉水,因为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工处理,要求相对较高,技术难度也较大,而纯净水则相对简单。

饮用水定价空间有多大?不同渠道价格为何不同?

对此,一位民营便利店老板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厂家卖给一二级经销商的价格是统一的,经销商卖给零售商的价格也是统一定价,但对于纯净水、饮料等,零售商仍然有相对自由的定价空间。

这场“水战”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今年4月,当时农夫山泉宣布进军纯净水领域,“搅局”了纯净水市场。此前,纯净水市场被娃哈哈、益必宝两大品牌垄断。农夫山泉依托广泛的渠道网络和强大的供应链,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低价纯净水产品的全国覆盖。

一些专家认为,饮用水不应该是一种昂贵的产品。

行业评论员张树乐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早前,饮用水厂商多将其定位为‘大自然的搬运工’,消费者很难提升其价格认知,其价格往往更多与‘瓶’挂钩,技术附加值不高。直到新消费赛道打开后,饮用水受到各类网红现泡茶的影响,开始向网红速溶茶方向发展,才导致价格上涨。但随着饮用水市场格局震荡后回归稳定,为了稳住市场份额,价格战成为必然。”

在张树乐看来,饮用水价格战并非坏事,是市场正常的自我调节,相反,它会推动饮用水厂商通过研发创新构建自己的护城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搬运工”或者怪味儿的微创新。对于品牌而言,价格战本质上可以迫使商家用技术换取溢价,为市场带来新动能。

但业内也有不同看法。食品饮料行业经营者陈小龙认为,饮用水价格下调是阶段性市场竞争导致的,这种价格战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消费旺季。价格战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的积极影响,如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产品。但从长远来看,价格战可能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如果价格战持续下去,可能会造成恶性竞争,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高端饮用水市场受价格战影响较小

在中低端饮用水价格战持续的同时,高端饮用水并未被“边缘化”,中国市场饮用水更健康、更高端的升级仍在演进,众多品牌纷纷进军高端水市场。

农夫山泉、娃哈哈、白水山、依云、芙丝等品牌也在争夺高端饮用水市场,这些产品的单瓶售价从4元到30元不等。

公研产业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高端矿泉水产业链全景研发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高端矿泉水行业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3%,预计2024年中国高端矿泉水行业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7%。

芙丝中国市场负责人钟浩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高端饮用水赛道和主流价格段赛道的逻辑和思维不一样,芙丝不会盲目跟随市场变化,可能不会加入价格战。而且芙丝对原材料成本上涨不太敏感,主要任务是拓展市场而不是控制成本。

在陈小龙看来,虽然价格战可能对整个市场造成影响,但高端饮用水品牌由于其附加社会价值和身份价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它们的目标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更倾向于购买含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矿泉水,这说明高端品牌还是有其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的。此外,高端品牌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来维持市场地位,比如开发功能性水或提供环保包装等附加服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高端饮用水除了不易受价格战影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舍得花大价钱做营销,形式也不限于简单的广告营销,与黑珍珠餐厅指南、酒店、高端夜店、影院等合作是它们的惯用策略。

张树乐认为,高端饮用水过于标榜“社交货币”,陷入了类似“冰淇淋杀手”的网红陷阱。这类品牌在价格战中难以立足的关键原因在于附加值太不切实际,无论从健康还是口味角度,都缺乏真正的体验。不管是否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只卖概念、做高端都不是长远之计。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IBM ThinkPad 电脑开机步骤及方法详解

thinkpad怎么开机?1、右手向右拨动正对你的那个棱面上的锁扣,左手轻轻翻动电脑面板,打开电脑。在键盘右上角找到一个带有白点的园形按键,按下这个圆形按键。屏幕轻松点亮,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