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车企纷纷公布智能驾驶系统相关的新布局和新信息。奔驰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继今年推出高速NOA后,2025年奔驰部分新车将开始搭载城市NOA系统。同时,该公司正在研发端到端的驾驶辅助和自动泊车系统,旗下L4级自动驾驶车辆也已获得北京高速及城市道路测试资质。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AITO第40万辆新车下线暨第7万辆M9交付仪式上表示,华为将于8月份正式发布华为高级智能驾驶3.0版本(即ADS 3.0版本)。
而国产车企方面,与华为深化合作的长安深蓝汽车近期也加大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和推广力度。近日,深蓝汽车宣布,首6000台S07华为乾坤智能驾驶ADS SE版锁单用户(含已提车用户)均可获赠价值5000元的华为乾坤智能驾驶ADS SE高级套餐服务。8月3日前已提车的用户,华为乾坤智能驾驶ADS SE高级套餐六个月免费使用将自动升级为高级套餐终身免费使用。
据悉,华为乾坤智能驾驶ADS SE基于华为乾坤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保留了高端智能驾驶包场景扩展的可能性,部分功能可通过OTA持续更新增强。深蓝S07也是首款20万元以下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产品。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厂商及供应商对智能驾驶的布局和推动呈现加速趋势,除了领先的华为、小鹏汽车外,蔚来、理想等车企也纷纷公布端到端的智能驾驶计划,岚图、大众等车企也通过深化与华为、大疆等科技公司的合作,弥补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
《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2024》(以下简称“洞察”)指出,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选择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而非国外传统高端品牌的首要原因是前者拥有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
根据太博网发布的《智能汽车及城市NOA市场研究报告(2024)》显示,至2025年,预计市场上搭载NOA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400万辆,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随着市场前期用户教育习惯培养、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城市NOA有望在2026年迎来量产增长拐点,至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7%。
另一方面,目前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大多出现在高价位的产品中,较高的进入门槛成为智能驾驶系统普及的一大制约。
国内一家自动驾驶公司高管崔晔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提供给车企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大多处于“赔钱炒作”的阶段,虽然驾驶辅助系统的软硬件成本已经下降了很大程度,但依然是整车成本的“大头”。
崔晔告诉记者,目前主流的 Orin X智能驾驶芯片,单颗芯片批量采购价格近万元,单个激光雷达成本也在几千元。采用两颗Orin X芯片+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的智能驾驶系统硬件成本将超过2万元,这还不包括车企或供应商的研发投入。
“华为售价30万元以下的高端智能驾驶汽车,其实都是亏本卖的。”余承东称,目前华为部分新款智能驾驶汽车的销售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尽管用户对智能驾驶的兴趣和接受度不断提升,但他们为智能驾驶系统额外付费的意愿却在下降。报告提到,受价格战影响,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度虽然不断提升,但付费意愿却在下降。
目前,中国大部分车企尚未采取类似特斯拉的订阅服务模式,部分智能驾驶订阅费用最终折算成终端折扣,变相赠送给用户。以蔚来汽车为例,其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采用订阅模式,但针对新老车主,蔚来汽车提供时长不等的免费试用,目前首批车主仍处于免费试用期。
以采用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S7和M7 Ultra为例,两款车型预装的高级智能驾驶套餐ADS 2.0一次性购买价格为3.6万元,长期订阅年费为7200元、月费为720元。同样采用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深蓝汽车则直接推出了终身免费订阅服务。
崔晔认为,采用端到端大模型的特斯拉FSD即将进入中国,车企需要加强科普和用户教育,树立用户认知,抓住用户心智,才能应对“鲶鱼”FSD带来的冲击。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