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全球多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亚太市场,日韩股市暴跌触发熔断机制;欧洲股市也出现大跌,主要股指大幅低开;纽约证券交易所,标普500指数创下2022年新高,纳斯达克100指数遭遇2016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9070亿美元。
亚太股市6日开盘后出现反弹,但投资者仍对前一天暴跌感到担忧。日元持续升值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将如何影响投资者信心?全球股市暴跌是否会在短时间内重现?
各国衰败得有多严重?
继上周五大跌之后,东京股市5日再度暴跌,截至收盘,日经指数下跌12.40%,东证指数下跌12.23%,抹去了2024年以来的所有涨幅。由于投资者恐慌抛售,大阪交易所日经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交易一度触发熔断机制,被迫暂停交易。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和指数当天开盘后均跌逾8%,触发熔断保护机制,这是自2020年3月19日以来韩国股市首次触发熔断机制,当日三星电子股价跌逾10%,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
此外,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澳大利亚指数、印尼综合指数、新西兰NZX50指数、印度指数等也全线下跌。
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德国DAX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土耳其股市开盘后两次触发市场熔断机制。
美国股市,三大股指收盘大幅下跌,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开盘跌幅超过6%,收盘跌幅收窄至3.43%。同日,科技股继续下跌,苹果收跌4.82%。
此前,因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8月前两个交易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K综合指数分别下跌2.71%、3.18%和4.68%。
为什么全球衰退
分析人士指出,从表面看,日本股市“黑色星期一”是由于近期日元快速升值,冲击日本股市,导致与实际经济增长脱节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表现差于预期,以及担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是导致全球市场震荡的重要原因。
此前,由于日本政策利率极低,日元成为套利交易最适合的融资货币之一,自去年底以来,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但7月中旬以来,受日本央行外汇干预、美国降息预期升温以及日本央行意外加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日元兑美元强势反弹。
从基本面角度看,日元汇率走强对日本股市不利,不利于日本出口和国内企业融资,也不利于消费融资;从资金面角度看,日元走强对日本股市同样不利,造成套利交易损失,导致资本抛售股票以偿还债务。
多国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根本上看,全球市场暴跌的深层次原因是,尽管很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却在不断增强。
美国最新官方数据显示,7月非农就业岗位新增数量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当月失业率高于市场预期;美国7月制造业指数为46.8,低于6月的48.5,进一步远离50的荣枯线。
目前,市场对于美国通胀的极度担忧已经转变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极度担忧,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7月31日议息会议后的讲话并未带来任何新思路,反而暗示仍将在9月降息。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崔相模5日表示,受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剧;《韩民族日报》2日报道称,美国经济指标远低于市场预期,放大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警惕。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扬·哈修斯领导的团队4日发布报告,将未来一年美国陷入衰退的概率从15%上调至25%。
“黑色星期一”还会再来吗?
展望后市,除日本外,其他市场套利交易逆转风险较低,一旦全球股市跌势趋缓、部分恐慌情绪得到释放,市场有望企稳,短期内再出现“黑色星期一”的概率不大。
中长期来看,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多国央行也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增加全球资本流动性,但这并不能确保“黑色星期一”不会重演。
美联储7月31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不变,美联储表示,若抗击通胀继续取得进展,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通胀对经济的抑制效应不断显现,部分经济学家担心美联储行动迟缓可能对美国经济构成风险。
摩根大通投资组合经理 Priya Misra 在谈到“黑色星期一”时表示:“这是一场市场恐慌。我认为,除非美联储表现出行动迹象,否则市场将继续恐慌。”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多国央行选择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超低利率环境在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带来高通胀、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等副作用。
美联储在2020年3月将利率区间降至接近零,进行史无前例的货币“大水漫灌”之后,2022年3月却急转直下,开始大举加息以对抗通胀,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溢出效应,导致多种非美货币经历多轮大幅贬值。
在美联储降息、加息所形成的“美元潮”中,美国不断收割全球财富,转嫁自身危机,并不断引发国际市场动荡。
此外,“黑色星期一”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近期国际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担忧加剧以及预期明显转变。
《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直到最近,“坏消息就是好消息”仍是市场的口头禅。但当美国2日公布就业数据时,人们的情绪已经发生转变:坏消息现在就是坏消息。文章称,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又称“恐慌指数”)已飙升至去年美国地区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一直被视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也大幅下跌。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