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坛新星崛起,女网球员大赛表现亮眼,男网也迅速崛起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如今看来,这种担心显然是“杞人忧天”。近十几年来,中国网坛并不缺乏优秀的女网选手,除了为中国夺得首枚奥运女单金牌的郑琴文,近几年在国际大赛上,袁心玥、王曦雨、朱琳、王新宇等年轻球员也在赛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23年1月,10名中国网协选手参加澳网单打正赛,创下澳网历史新纪录;2023年9月,7名中国网协选手获得美网单打正赛资格并全部首轮晋级;2024年1月,郑琴文与王亚繁隔网对决,澳网中心球场迎来公开赛时代首次“中国德比”……中国网协选手以“集团军”形式征战大满贯赛事已成为常态,女子网球选手在重大赛事中走得越来越远,男子网球也在迅速崛起。

有趣的是,此次创造历史的郑琴文和中国顶级网球运动员李娜一样,都是湖北人。

如果回顾国内网球赛事的历史,从于立乔、马克钦、潘兵到朱本强、李婷、李娜,这些中国网球的标志性人物大多来自湖北省。

湖北有中国网球特色唯一城市、中国网球第一村,贵州有村超联赛,湖北有村网球。

湖北网球运动历史悠久

有人说湖北是中国网球的故乡,这并非没有道理。

武汉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百年网球传统的城市之一。1960年10月,湖北省网球队在当时条件十分简陋的新华路体育场正式成立。继60年代的闫大翠之后,70年代有于立桥、何东坡,80年代有马克勤,90年代有潘兵,新世纪又有朱本强、李婷、李娜。几乎每隔十年,湖北网球就会涌现出一位领军人物。

公开数据显示,湖北运动员多次作为国家队主力队员参加亚运会、大学生运动会、世界男团锦标赛(戴维斯杯)、世界女团锦标赛(联合会杯)等重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在李娜之前,湖北另一位网球名将李婷在2004年奥运会上夺得了女双金牌。“李婷开始打网球的时候才二年级,我对她一见倾心。”当时,九届全国女单冠军得主于丽乔在1983年退役后,主动要求执教湖北二线队。那批队员中,除了李婷,还有李娜。

三人被业内人士戏称为“三女霸天下”。 “在我看来,湖北网球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努力和勤奋。”前中国男网主教练何东坡多年前接受采访时曾称赞于丽乔,说她把网球当成自己的生命,把队员当成自己的孩子。 ”何东坡认为,“湖北的高水平教练从小就舍得教,教练从不每节课都坐着指挥,怎么会担心培养不出好苗子呢?!”

“中国网球协会积极倡导职业网球与奥运目标求同存异、共赢发展,地方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由单一的省市运动队培养转变为多元化的专业化训练。”湖北省体育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黄燕红说。

叫人流汗比叫人吃饭好

湖北省京山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被誉为“鄂中绿宝石”。然而,这座人口不足70万的鄂中小城,却是全国唯一一座“网球主题城”。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湖北省京山温泉新区为“中国网球特色小镇”试点,是全国96个体育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之一。

中国网坛新星崛起,女网球员大赛表现亮眼,男网也迅速崛起插图

景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网球运动。1983年,当时的景山市在文峰公园建成了全县第一座沙地网球场。在景山,网球逐渐摆脱了“贵族运动”的标签,回归到了健身的本质。“景山的网球氛围特别好,民众参与度很高,这里的网球不仅专业高端,而且‘接地气’。”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郑洁曾这样评价。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景山有7万余居民常年参与网球健身运动,2023年网球爱好者突破10万人,成为全国每万人场地设施配备率最高、网球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市民在市区任何地方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网球场。近年来,景山承办了国际网联青少年U18巡回赛、中国(景山)绿林网球英雄大会、中国(景山)网球节等一系列国内外赛事。

打开“景山网球”公众号,可以免费预约文峰公园网球赛。这里共有17块网球场,白天免费,晚上低价,满足市民就近运动的需求。从文峰公园出发,沿温泉路行驶10分钟,即可到达“中国网球第一村”文峰村。村里有80多块网球场,是景山网球小镇的核心区域之一。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景山的一句俗语。目前,景山拥有标准网球场346块,网球俱乐部23个,网球协会会员23万人,每年约有35万人到公园打网球锻炼身体,景山人对网球的热爱和情怀已经融入日常生活。

去年10月,一场风靡湖北的“乡村网球”大赛在京山拉开帷幕,比赛持续17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000余人参赛,京山本地球队有40支参赛。球员们赛场上拼搏,看台上气氛热烈,全国人民都沉迷于网球。

国际网球联合会(ITF)主席大卫·哈格蒂表示:“草根网球是一切的起点。”有人认为,近年来国际网坛掀起的“中国风暴”,与草根网球氛围浓厚密不可分。随着运动人群基数的扩大,发掘好苗子也更加容易。

赛事方面,中网、武汉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以及在郑州、广州、南昌、宁波、香港、成都、珠海等地举办的各级别赛事,不断提升了民众对网球运动的关注度,推动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此外,随着网球文化的不断积累和中国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家长们也愿意自掏腰包把孩子送到国外高水平俱乐部接受培训,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