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制造业持续衰退,能源价格、高利率等因素动摇工业基础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年来欧洲制造业的持续衰退和恢复竞争力的前景引发了欧盟内部的极大焦虑。能源价格飙升、利率创历史新高以及全球需求放缓等因素正在动摇欧洲的工业基础,导致欧洲部分地区工业产出下降、工厂关闭和制造业岗位消失。

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衰退论。标普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再度下滑,由45.8降至45.6,为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其中,德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2.6,为3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法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4.1,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任何低于50的指数都处于萎缩区间。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法两国制造业陷入进一步衰退,反映出整个欧洲竞争力疲弱。

欧洲制造业的持续衰退并非一日之寒。以德国为例,今年以来德国经济再度陷入滞胀,增速出现萎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曾经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产出持续大幅下滑,严重拖累经济复苏。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给整个欧洲产业带来重创,德国首当其冲。处境艰难的德国产业苦苦寻找突破口。而法国则对内刺激工业需求,对外提高进口关税打击不正当竞争,并成立规模更大的泛欧公司参与竞争。

欧洲制造业持续衰退,能源价格、高利率等因素动摇工业基础插图

虽然欧盟通过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扩大储气量等措施,比预期更好地度过了能源危机,欧元区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欧洲工业复苏的希望却很渺茫。欧洲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仍低于2021年水平,且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经济恢复增长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将同步复苏。

有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服务业,所谓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相当高。相比金融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而且没有复苏的迹象。为此,也有人怀疑欧洲制造业目前的低迷是否只是暂时的或周期性的。尤其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欧洲在恢复和提升竞争力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欧洲议会选举尘埃落定,此前斗得不可开交的欧洲政界人士和各成员国政府似乎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把恢复欧洲竞争力作为欧盟未来几年的核心目标。同时,连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承诺将把恢复欧洲竞争力作为她下一任期的首要任务。

欧洲制造业持续衰退,能源价格、高利率等因素动摇工业基础插图1

但总体来看,欧洲恢复竞争力任重道远。欧洲始终难以形成统一的产业政策,这需要跨越各种国界和政治壁垒。问题的根源在于欧洲经济正以两种不同的速度前进。德国、法国等经济强国在巩固传统工业基础的同时,投资新兴绿色产业,而经济较弱地区的成员国仍在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差异,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欧盟层面的产业政策诉求也大不相同。例如在产业支持方面,德国和法国凭借雄厚的国家财力,上财年对新兴绿色产业的国家援助占欧盟总援助的四分之三,这也造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企业集中在条件已经相当完善的地区,而不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这导致产业地理布局严重低效。

可以看出,欧盟内部一些地区的独特优势仍未得到充分发挥。鉴于产业规模在全球竞争中极其重要,欧盟任何成员国都不可能指望独自取得成功。欧盟确实需要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例如通过协调的方式,识别和利用区域在可再生能源产能、劳动力可用性和技能以及其他成本因素方面的优势,使转型所需的产业更具竞争力。

或许,进一步强化欧洲单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自律的魔力,才是欧洲制造重拾竞争力的根本之道。(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翁东晖)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