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打赢SK-II品牌的“翻身仗”成为宝洁大中华区近一年来的重心。5月,SK-II在上海南京西路新世界城商场开设全新升级专柜,平息了撤柜传闻;7月,SK-II正式宣布莫文蔚为品牌代言人。那么,这些举措能否挽回中国市场的信心呢?
安德烈表示:“我们预计与 SK-II 相关的市场趋势和动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但我们估计可能还需要一两个季度才能恢复增长。”
事实上,宝洁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不能完全归咎于SK-II的“黑天鹅”,中国市场一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Andre提到,今年宝洁在中国618大促期间的业绩较去年有明显下降,这与双11、春节、情人节等关键购物节点的表现一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产护肤品牌不断崛起,纷纷从营销、功效、性价比等方面向进口高端美妆产品发起挑战,而宝洁旗下的SK-II、OLAY等品牌则难以讲出“新故事”。从近几年双11电商平台的美妆排名来看,珀莱雅、汉素颜等国产美妆品牌的排名逐渐提升,而宝洁、欧莱雅、雅诗兰黛等进口美妆品牌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则不断受到挤压。
对于在中国市场环境下的应对策略,安德烈认为:“我们的工作不再只是在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而是在能够吸引消费者关注某一产品品类的层面上创造优势。所以我们创造新的消费,吸引消费者关注新的品类,增加他们的使用频率和购买行为。我对今年的创新非常有信心。”记者注意到,此言印证了宝洁去年在中国提出的“领先品类增长”战略。
对于中国市场未来表现的预期,安德烈表示:“在经历了两位数的高增长之后,中国市场业务出现了明显下滑,我们并不预计其能重回两位数(增长),未来可能会进入中个位数的增长,这与我们在其他发达市场看到的情况比较一致。”
“挑战确实存在,但我们不会被挑战所主宰”
SK-II销售低迷是宝洁全球美妆业务表现不佳的一个缩影,宝洁美妆部门涵盖OLAY、SK-II、舒肤佳、海飞丝、潘婷、飘柔等护肤、护发和个人护理品牌。
如上文所述,美妆部门是宝洁2024财年唯一一个利润出现下滑的部门。近年来,市场上逐渐浮现出一种声音:作为日化全品类巨头,宝洁能做好美妆业务吗?
电话会议中,有投资者问及美妆业务未来是否还有增长潜力。Jon回应道:“美妆在宝洁的业务中占据着根本性的地位……美妆业务本财年在中国市场确实受到了SK-II的影响,但我们也看到,通过创新,海飞丝增长了7%,潘婷增长了10%,个人护理业务也增长得很好。”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不包括SK-II的美妆部门业绩在2024财年第四季度增长了6%,本财年增长了7%。“这些发展在整个美妆部门整体上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未来会产生影响,”Jon说。
目前,作为巴黎奥运会的赞助商,宝洁已在奥运村开设了美容院、托儿所、牙科诊所和洗衣房,提供日常护理产品和服务,也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更大的曝光度。7月30日,乔恩还在财报电话会议结束后前往法国巴黎,与当地零售商和团队见面。
“我确实希望借助奥运会激活欧洲市场……奥运会是打造品牌的机会,也是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他说。“我将花几天时间与当地零售商和宝洁的欧洲团队一起制定未来的建设计划,包括如何在奥运会期间和之后激活我们的资源。”
对于下一财年的业绩展望,宝洁在财报中预计,2025财年总销售额将增长2%至4%。预计外汇将对整体销售额增长产生约1个百分点的不利影响。该公司预计有机销售额增长将在3%至5%之间。
Jon进一步表示,宝洁将通过五项全面的战略选择实现增长与价值创造,包括:扩大生活必需品产品组合,并通过产品性能推动品牌差异化;在产品、包装、品牌传播、零售执行和价值创造方面打造卓越品质;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整个价值链的建设性颠覆;创建更高效的组织架构。
他提到:“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战,包括新冠疫情、通货膨胀、地缘政治冲突等。业务的发展不会是一条直线,会有很多因素影响业务的发展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战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成果。挑战是真实存在的,但从中长期来看,我不认为它会主宰我们。”他认为,宝洁近年来克服了客观环境的挑战,实现了销售额、利润和市值的增长,证明了宝洁战略的成功。
目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改变,或转向更便宜的商品,包括宝洁在内的消费品巨头正在集体“渡劫”。不过,作为一家成立已有187年的消费品公司,宝洁或许已经看透了周期。乔恩表示,他依然愿意相信创新的力量。
“如果消费不景气会怎么样?人们在家吃饭的次数增多,外出的次数减少,旅行的次数也减少。因此,像洗手液、洗碗液、纸制品等产品类别就变得重要。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尤为重要。”乔恩举例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