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派第一书记驻村、积极配合村“两委”,到为当地居民提供团体综合意外险,再到投资建厂支持产业发展,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近年来帮助何岭村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为龙头,茶旅结合,兴边富民”的产业发展致富之路。
驻村更如驻心,扎实推进振兴
一个村庄强不强,关键在“领头人”;一个村庄要振兴,干部要冲在前线。2021年5月,刘胜伟作为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派出的首位村书记来到何岭村,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出实招、办实事、出实效。
为了方便进村工作,刘胜伟每天从昆明派摩托车到合岭村,骑到村民家中,这辆挂着滇A牌的摩托车载着刘胜伟穿梭在田间、村落,为村民探索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如今,来自河南的刘胜伟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的“佤山人”。从腌制酸萝卜、烹制当地特色“烂米饭”等生活技能,到骑着摩托车穿山越岭、帮助村民致富,刘胜伟已经融入了边境村落的生活。作为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的“拓荒者”,他成为了何岭村快速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在刘胜伟看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只有帮助农民因地制宜规划、培育特色农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群众的腰包才能“鼓起来”。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初,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在云南省设立86个定点帮扶联系点,派出人员74人,定点帮扶联系点数量位居中国人寿全国系统第二位,累计投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470.66万元。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风光秀丽 民生受益
近年来,在“村第一书记”刘胜伟的坚强领导下,在村“两委”的支持配合下,何岭村坚持把人居环境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持续推进村庄净化、亮化、美化工作,实现了村庄“面貌”和“气质”的双重提升。
注重精准规划,鹤岭村协助编制规划和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鹤岭村绿色建设与文旅融合的格局。目前,鹤岭村已探索出工博自然村“茶山+农耕文化+企业”、斗洞自然村“新米节+艺术团+‘老村长’家”、道里自然村“山窝鸡+边境公路+农家乐”等创新模式。
为抓精准治理,河岭村派出工作队,牵头印发《河岭村人居环境整治负面清单》《人居环境红黑名单》,在充分发动党员、妇女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的同时,积极发动全村392户农户齐心协力,对村内卫生盲区进行全覆盖、全清理,对违章建筑逐一拆除,根据季节特点进行绿化树苗养护,全面清理枯枝烂叶、杂草杂物,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全村坚持一对一动员、一对一督导,发动群众自觉对房前屋后环境进行彻底清扫。 此外,何岭村结合实际开展“最美大院”创建活动,大力营造“互相学习、争做榜样”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何岭村硬化路面1万平方米,整改提升工业道路20公里,埋设污水管道9860米;新建茶山观景台、农耕文化表演舞台、农耕文化体验场;整改提升“老村长”家园综合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全村新增3座公厕、1处文体健身设施,新建2个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柱,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在今后对何岭村的定点帮扶中,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将始终坚持以洁净为本、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依托自然、人文、产业等优势,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繁荣舒适、乡风文明的新时代绿色美丽乡村示范样板,让绿色美丽乡村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发挥保险优势服务农村发展
为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坚守保险本源,坚定不移把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真正担负起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责任。
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自2022年向诺良乡合岭村村民及辖区村委会、组干部、护林员、联防员等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来,注重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为脱贫攻坚成果保驾护航,推动保险标准提升、覆盖面扩大、产品增加,防范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事致贫。
2023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根据帮扶点实际情况,向糯良乡合岭村村民及另7个行政村的村委会、组干部、护林员、联防员、妇女干部等人员赠送了“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团体综合意外险”,共计1118人参保,累计风险保额4360万元,持续解决了群众生产发展的后顾之忧,以保险主业优势推动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正向发展。
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连续8年牵头向云南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捐赠保险保障项目,累计赔付141笔,金额合计437万元。2023年,云南省驻村工作队队员受益于该保障计划的人数已超过2.8万人,风险保障金额合计409.64亿元。此外,省系统直接投入产业帮扶资金92.13万元,涉及云南省乡村振兴项目10个,拨付乡村振兴工作资金47.5万元,累计完成消费帮扶采购任务76.54万元。
以产业为引领 共建美丽乡村
“工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只有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才能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鹤岭村种茶历史悠久,也是优质茶叶产地之一,鹤岭茶山出产的高山云雾茶曾荣获云南省颁发的“绿色无公害”产品标志,连片茶园规模优势明显,是鹤岭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2年,为积极推动何岭村茶叶产业升级,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将依托CTC茶厂,进一步强化“双绑定”机制,优化运行模式,投入30万元作为何岭村茶叶合作社启动资金,通过村茶叶合作社大力推行茶叶管理农业机械化、鲜叶机械采摘,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023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投资20万元扩建荷岭村茶叶加工厂,协助公司发挥优势,打造荷岭茶叶品牌,推动荷岭村“一村一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让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强村富民“共振”相生相长;2024年4月,荷岭村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启动仪式暨云明荷岭茶叶加工厂奠基仪式举行,荷岭村茶叶产业加快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步伐。
为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前不久,鹤岭村委会联合村里现有的4家茶叶加工厂,以合并股份制的形式重新组建村集体合作社,并着力打造全县唯一的村集体注册商标品牌“云明鹤岭”,大大提高了合作社发展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了鹤岭茶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茶香飘向远方,放眼望去,远山上的茶园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新亮丽,照亮了贺岭村的致富之路。
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从沧源佤山机场到何岭村约20公里,开车只需30分钟左右。作为沧源县佤族农耕文化保存传承最好的村落之一,何岭村依托4200余亩茶园,走出了集茶旅结合、农业旅游结合、文化旅游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其中,道里自然村为边境村,工布自然村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茶园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优势突出。
鹤岭村是佤族传统“拉木桥”习俗的发祥地之一,为宣传推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出资引进拍摄团队,并着力帮助鹤岭村壮大民族艺术团,传承和弘扬“拉木桥”民族艺术。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少游客、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体验佤族传统农耕文化,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工博村也因此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点。工博村是沧源佤族农耕文化的核心区之一,也是佤族“秧歌”的发源地。随着村里基础设施、交通的不断完善,工博村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如今,村里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来。
合岭村旅游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积极营造农家乐旅游文化氛围,“茶旅融合、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其中,永满村主要打造水果采摘、农耕文化旅游名片;工博村打造佤族文化、乡村庭院旅游旅游发展名片;豆洞、上寨、大寨村打造茶叶产业、茶文化旅游发展名片;道里村打造山窝鸡等养殖产业旅游发展名片。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持续向重点村派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干部队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企业有责任,发展有实力。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立75周年,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坚持以发展带动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公司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证券市场周刊广告 —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