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李润兰:270 万粉丝背后的货车司机群体调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卡车司机李润兰在短视频平台上非常活跃,拥有270万粉丝。

河北张家口李润兰:270 万粉丝背后的货车司机群体调查插图

交通运输部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货车司机数量超过1700万,完成全社会73%的商业性货运量。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收入状况如何?近年来,数字货运平台带来了什么?新晋货车司机呈现出哪些变化和特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近日发布《数字货运平台司机就业与收入研究报告》,披露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报告团队通过微信渠道及运满满、盛盛平台发放问卷,并与平台、货主、货车司机进行面对面访谈,共获得5252份有效货车司机样本。报告显示,货车司机群体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存在明显的职业性别隔离。货车司机整体劳动强度较高,超过半数司机每天驾驶时间超过8小时,部分司机驾驶时间超过12小时,且很少主动休息。

货车司机在蓝领工作中收入水平较高,平均月净收入在8000元至12000元之间。此外,货车司机普遍更倾向于使用数字化货运平台,近半数司机90%以上的订单都是通过该平台获得的。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入行刚两年的卡车司机,发现女性、高学历人群占比在不断提升,其中不少从个体工商户、“白领”岗位以及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转行的新手司机中,超过半数选择驾驶新能源卡车。

数字货运平台正在改变传统货运物流行业的运作方式,推动行业向更加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报告建议优化平台技术资源配置机制,持续关注货车司机劳动收入和权益保障。建设司机社区,促进司机之间经验交流和互助

在拥有2年或以下驾驶经验的卡车司机中,女性占2.63%。

年龄结构方面,报告显示,货车司机以中青年为主,司机年龄主要集中在30至49岁这个区间,占比接近八成,占比为79.89%,这个年龄段的司机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驾驶经验,精力和体力也较为充沛。

从性别结构来看,报告指出,货车司机以男性为主,女性占比较低,性别差异明显,其中男性占比高达99.03%,长期以来,货运工作一直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工作领域,社会普遍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需要长时间在路上奔波、涉及一定劳动和技术操作的工作。这种职业性别观念的隔离,可能导致女性进入货运物流行业时遇到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分析显示,经验2年或以下的女性卡车司机占比大幅提升,从0.97%上升至2.63%。报告认为,这表明更多女性司机开始涉足货运物流行业。其中一个转变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数字货运平台的兴起,降低了女性从事卡车司机工作的准入门槛。

卡车司机职业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吸引力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货车司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报告显示,初中以上学历的司机占比最高,达51.07%,其次是高中、职高学历的司机,占比35.0%。司机这个职业看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以及对物流行业的了解,对学历的要求相对宽松。

但如果将样本限定在从事货运2年及以下人群,近年来货车司机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升,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司机占比由整体样本的10.14%上升至19.85%,指出这反映出货车司机职业对高学历人群的吸引力提升。

平均月净收入1.2万元,司机之间差异较大

收入方面,报告显示,扣除油(电、气)、高速公路费、保险、维修及平台信息技术服务费等成本后,货车司机平均月净收入为12063元,主要收入区间集中在8000至12000元,占比为37.17%;月净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司机数量相对较少(占比为8.37%)。

报告指出,司机之间的净收入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收入差距可能与个人的从业年限、经验技能、车辆类型长度、运输效率以及工作时间等因素有关。

按运输类型划分,省际长途运输司机月纯收入最高,平均纯收入为13555元,其次是城际中途运输司机和同城或短途运输司机,平均纯收入分别为11084元和9522元。

从数字货运平台使用程度来看,使用平台较多的司机平均每月实际收入略高于使用平台较少的司机,分别为12230元、11857元,报告认为,这进一步证明平台对司机收入具有较大的补充和拉动作用。

大多数司机认为使用货运平台可以增加收入

总体来看,报告分析指出,司机年龄、受教育程度、车辆购买方式、车辆类型、运输距离、运输里程、工作时间、平台使用程度等因素均对货车司机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贷款购买车辆的司机收入更高,由于每月还款负担较重,他们有更强的动力增加工作投入以赚取更多收入。中长途运输的司机由于车辆载重量大、运输距离长,通常货运收入更高。同时,行驶里程长、工作时间长的司机月收入也相对较高。

此外,拥有稳定的货源、在数字货运平台获得订单对司机收入有正向影响。报告指出,多数司机认为数字货运平台能显著提高收入,49.88%的司机认为,如果不使用数字货运平台,其收入将减少1000元以上。平台的介入减少了传统车货匹配的中间环节,司机无需依赖配送点或信息部门,可直接与货主对接,减少了交易的中间成本,提高了信息匹配的效率。尤其按运输距离分类,数字货运平台对中短途司机收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受此影响,报告数据显示,货车司机对平台的主观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同城或短途的货车司机。

职业背景多样,相当比例灵活就业人员转行

从入行前职业类型来看,报告显示,货车司机职业背景呈现多元化,从事货运前农民出身占比最高,达29.02%。此外,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代驾司机等新型灵活就业人员也纷纷选择转行做货车司机。

值得注意的是,当样本限定为2年及以下货车驾驶经验的司机时,货车司机在进入行业前职业背景存在一些变化。例如,新晋司机中,曾从事个体工商户工作者居多,占比19.85%。这一数据反映出,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阶段,他们迫于业务压力而选择跳槽。此外,农民、建筑工人、产业工人等职业背景的司机也占了相当比例,尤其是一些曾就职于企业的司机。例如,报告组采访了货车司机龙先生,他在2020年转行前,曾在广东从事健身教练、搏击教练工作7年,目前主要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运输货物,每月运输收入最高可达4万元左右。

报告指出,货运物流业吸纳就业的广泛性、包容性,有效缓解了疫情后社会就业压力。

撰文:南方都市报记者陈秋媛北京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