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暴涨背后的推手:亳州市中药材协会发布禁止哄抬中药通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康美中药网/图片来源:周静瑜/绘图

证券时报记者 吴顺 陈昱康

7月下旬的亳州连绵大雨,街道上行人稀少,但作为亳州产业地标的康美中药城却人头攒动,忙碌着一天的中药材交易。

涨价无疑是近期市场最热的话题之一。近一两年中药材价格的暴涨,让整个市场都处于一种躁动的状态,一些热门品种的价格甚至涨了好几倍,很多早早备货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中药材种植户也迎来了“大丰收”。

中国药材网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0余种中药材(包括同一品种不同规格)年价格涨幅超过100%,更有甚者,年价格涨幅仅为百分之几十。

此轮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背后还有另一股推手。7月24日,亳州市中药材协会发布《关于严禁哄抬中药材价格的倡议书》称:“目前,在社会资本影响下,部分中药材从业人员结成联盟,‘偷货赚奇货’,导致部分中药材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已严重超过历史价格。”

这场涨价狂欢背后隐藏着隐忧:在无序化、金融化的热钱炒作下,中药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部分药企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减产甚至停产,导致患者缺药;中药材农盲目跟风,扩大热门品种种植,为未来下行周期埋下伏笔……

“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收到货。”

安徽亳州被誉为“中药之都”,自从华佗在这里开辟第一个药园以来,中医药就融入了亳州人的生活,并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全球最大中药交易中心康美中药城交易大厅,一眼望去,一排排装满各种中药材的麻袋让人眼花缭乱,不少摊位前挤满了人。其中,不仅有拎着塑料袋的散户,还有用笔记本记录市场行情的专业交易员。

交易大厅露台边的长椅上,年逾六旬的采购员老徐正在清点推车上的货物。他告诉记者,这两年中药材价格“涨得离谱”,尤其是“三白一黑”(白术、白芍、白芷、牡丹皮)涨得特别厉害。其中,常年每公斤20至40元的牡丹皮市场价现在已经叫到每公斤120多元,芯提取率高的优质品甚至能达到每公斤200元。常年每公斤20至30元的药材白术,从去年开始一路走高,目前价格已经达到每公斤150元。 以前白芍尾5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商家基本直接扔掉,现在这些货也能卖到四五十块钱。

“白术三七,白芍二四……”走到老刘的店门口,看到门上贴着价目表。“这是去年的价格。”老刘摇头说道,“两周前,白术还卖一百五六十块钱一公斤,现在才涨到一百八九十块钱。你现在要白术,我给你一百八十块钱,不过得等一个星期才有货。”

老刘介绍,目前白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引发的涝灾。今年7月份,中原地区遭遇强降雨,安徽亳州、安徽泰和、河南沈丘等地的白术种植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涝灾,部分地块被严重淹水,白术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一些种植户已经提前采收,减少损失。

一位接近当地中药协会的人士也告诉记者,前几年,牡丹皮(黑牡丹皮)的价格大多在一二十多元,品质较好的也在三十元以下,导致农户减少了种植面积。如今,牡丹皮的价格已经突破百元大关,也说明市场货源吃紧,短期内补货困难。“因为大家都知道它(黑牡丹皮)的货源跟不上,甚至有人预计未来两三年地里货源也不会太多,所以肯定有人不着急卖,想等价格再高点再卖。”

中药材价格暴涨背后的推手:亳州市中药材协会发布禁止哄抬中药通知插图

白术、牡丹皮价格暴涨的神话在整个中药材市场屡见不鲜。以之前极其火爆的酸枣仁为例,2020年前后,该品种价格在200元/公斤左右,但到了2023年已接近1000元/公斤,涨幅近5倍。今年价格再次快速下跌,目前已跌至520元/公斤。

热钱涌入

加速“供需失衡”

一些热钱的涌入,正加速中药材“供需失衡”的现象。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周宗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正常的涨价,目前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大,中药材整体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则是资本炒作,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从房地产等领域撤离,选择中药材作为新的炒作标的。这主要是因为中药材的生长需要时间,需要“靠天吃饭”,所以供应量总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需要多年生长的中药材,更不可能短时间内大量供应,所以囤积中药材确实是有利可图的。

“比如黄连,生长周期需要5到7年,早在2019年,我们就了解到有资本囤积黄连,当时黄连的价格很低,在50到70元之间,到去年,黄连最高价格已经涨到400多元。”周宗胜说。

重庆一位从事中药材收购的小商户也表示,近几年中药材价格确实涨得很高,波动也较大。“据我了解,确实有很多以前搞房地产的大资金,现在也不少在炒中药材,他们基本上都是从我们这里大量收购药材,然后存放在冷库里,等价格涨上去再放出。像我们这种资金实力不多的小收购商,一般都不敢囤货,怕囤得太久亏本,他们倒是不怕,一般我们从种植户手里收购之后,只要每公斤有1元、2元,甚至5毛钱的利润,我们就会立刻卖出去。”

据了解,这类游资还会和中药材市场的信息数据商、仓单商、经销商等进行合作,在业内人士的推动下,炒作成功的概率很大。

亳州一位商家表示,有传言称,所谓的“大佬们”会组建类似“冷链商会”的组织,到产地通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仓位锁定货源,将大量现货从农户手中转移到冷库储存,炒作药材价格。尤其是在极端天气等叙事逻辑的加持下,炒作就更加合乎逻辑了。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行业短视频的火爆传播,也成为中药材市场价格上涨的催化剂。

记者了解到,入夏以来亳州中药材行业最受瞩目的新闻,莫过于7月初亳州一冷库发生火灾。该新闻主要通过短视频曝光,火灾图片配上“数万药材被浪费”、“白芍、赤芍损失惨重”等字幕,极大调动了业内商家的情绪。

这起“冷库起火”信息的持续传播,且并非通过权威渠道发布,间接导致这起独立的火灾应急事件演变为影响市场的价格动因。

据中草药世界网报道,今年6月份调味品价格上涨,多是人为因素所致。股市、楼市降温,贷款政策放松,多数资金在寻找投资机会。一些调味品具有金融属性,因此吸引了大量热钱。这段时间,调味品市场出现不少新面孔,大肆抢购,刺激市场涨势迅猛,价格一天涨十几八块钱。在疯狂上涨的日子里,市场几乎丧失理性,商家也迷失了方向。

前述亳州商家进一步表示,目前包括白术在内的几种中药材价格明显虚高,存在价格泡沫,但泡沫破裂只需要一瞬间。“如果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或者这些事件被广泛曝光,行业内就会形成共识,价格可能很快下跌。”

不过也有人不认同投机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从事中药材行业30余年的侯涛,亲身经历了中药材市场的数次周期和波动。对于近两年以白术、牡丹皮为代表的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他认为,其本质还是行业运行周期的体现。不管是哪种中药材,“少就是宝,多就是野草”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以白术为例,他介绍,2008年白术价格在18元/公斤左右,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此后白术价格一直在15元至17元之间波动。2019年,白术价格一度跌至7元/公斤,当时普通农户虽然略有盈利,但规模化种植白术户损失严重。2020年,受雨涝影响,白术产量减少,成为抢手货,消耗了部分市场库存白术。 2021年至2022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玉屏风等药品需求增加,其原料之一为白术,从而带动药企对白术的使用规模迅速扩大。

侯涛表示,不容忽视的是,数字经济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兴起,降低了非行业人士进入中药材行业的门槛。近两年新入行的从业人员日益增多,类似“鲶鱼效应”,进一步刺激了中药材市场的活跃度。在侯涛看来,这一现象必然导致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

行业炒作

破坏力极大

跟风炒股的资金不仅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且对于中药材乃至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中药材价格无序上涨首先威胁到中药企业的发展,很多药品比如一些中成药或者中药饮片等成本上涨,但医保却不能随时涨价,导致药企甚至因为成本太高而停产一些中成药。多生产就意味着多亏钱。”周宗胜说,“这对老百姓显然不利,因为药品最终还是要用在正常的医疗健康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在周宗胜看来,中药材炒作甚至有可能导致中药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中药材分等级,价格暴涨之后,我为什么要用最好等级的中药材?这也导致普通百姓在医保体系内用不到最好的中药。”

中药材价格暴涨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众多中药材种植户蜂拥而至,盲目跟风扩大一些热门品种的种植,这很容易导致抗风险能力不强的药农未来遭受重大损失。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农户都在跟风,但对具体的市场行情和判断似乎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重庆一位农户告诉记者:“以前我都是在外打工挣钱,现在身边的朋友都靠种药材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今年我也开垦了十几亩地,从甘肃买了一批党参苗来种植。”

事实上,“谷贱伤农”的困境在药材种植领域同样普遍。当某种药材出现商机时,农户往往会扩大种植规模。但这种盲目跟风往往会导致后续几年药材供应过剩,市场价格随之下跌。农户看到收益不佳便选择“弃种”,从而为后续几年药材供应量大幅下降埋下伏笔。

牡丹皮是“粮价低伤农”大环境下实现价格暴涨的药材之一。专营牡丹皮等药材的商户梁建军(化名)告诉记者,三四年前,牡丹皮价格极低,最低时曾达十几块钱一斤。种植六年左右,农户每亩能产出干牡丹皮约三四百斤,总能卖到四五千元。成本里还要扣除挖土机成本,以及修剪、剥皮、去核、烘干等加工工序工人的工资。“把所有成本算上,其实赚不了多少钱。”

周宗胜认为,监管部门特别是一些重要中药材种植区的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不跟风,更不能参与投机,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中药材的长期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可以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对于资本日益进入中医药领域,周宗胜坦言,资本不能“一击毙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有了资本,中医药产业才能快速、高质量发展;但资本进入后,一定要规范有序,不能无序介入炒作、赚快钱,对产业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很大伤害。”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