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渤海银行(9668.HK)宣布拟通过公开上市程序转让依法享有的债券资产,并与最终受让方签署资产转让协议。
渤海银行表示,考虑到转让债权的借款人在偿债能力上存在一定问题,即使履行了保函或必要的法律程序,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或本息仍无法收回,在这种情况下,债权转让的完成将有利于进一步调整资产质量结构。 减少资产减值准备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可以进一步优化本行相关财务指标,提高盈利能力。债权转让收回的资金将用于偿还本行的贷款及相应的附属权利,本行将差额予以核销。
计划转移290亿资产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拟转让资产本金金额约256.05亿元,利息总额约20.35亿元,罚息总额约13亿元。代渤海银行垫付的司法费用总额约2500万元,债权总额约289.65亿元,资产减值准备约74.15亿元,已纳入渤海银行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2023年,因此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对转让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债权净额约为215.5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涉及债权53项,按债权类型划分:涉及贷款52项,本金金额251.85亿元,1个保理账户,本金金额4.2亿元,按账龄分:1年内(不含1年)债权13项,本金5.76亿元, 1-3年(不含)本金19.34亿元债权15项,3-5年(不含5年)本金198.37亿元债权,7项本金32.59亿元债权,其中1户涉及3-5年(不含)年和5年以上(含5年)。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转让资产的税前亏损及税后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5.83亿元及11.88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转让资产的税前亏损及税后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8.28亿元及21.21亿元。
这
本次转让的潜在受让方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述潜在受让方均为天津市境内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收购资格的公司。
价格方面,公告披露,本次资产转让的最终对价将取决于最终公开上市竞标价格。本次资产转让的初步最低对价总额不得低于约176.72亿元,折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拟转让资产债权总额的6%左右,即289.65亿元。初步最低对价受每批转让资产公开上市评估价值及设立基准日、2024年清算处置、业务调整等因素影响。整体资产转让的最终对价预计不低于上述初步最低对价总额。
渤海银行还表示,由于拟出售涉及的资产规模较大,难以通过单次转让完成资产出售,且每批资产出售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实施条件尚不确定,拟向股东大会申请取得拟出售授权,并在有效期内分批完成资产转让授权期限。根据《上市规则》,如果一系列交易均在12个月内完成或相互关联,则该等交易将按累计计算,并被视为一项交易。
你能摆脱“低价股”的帽子吗?
据官网介绍,渤海银行是自2003年《中国商业银行法》修订以来唯一新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2000年以来首家在起步和设立阶段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渤海银行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集团有限公司(现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现称“中国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现称“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Ltd.)、天津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现简称“天津信托有限公司”)和天津尚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7位股东发起设立。成立于2005年12月30日,200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于2020年7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渤海银行总资产17327.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2.74亿元,增幅4.42%。其中,贷款和垫款余额9203.9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3.28亿元,减少2.37%。负债分,上年末全行负债总额为16183.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8.22亿元,增幅为4.44%。其中,吸收存款9345.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6.60亿元,增幅8.18%。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9.97亿元,同比下降5.55%;归母公司净利润50.81亿元,同比下降16.81%。截至2023年末,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8%,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6.94%,较上年末上升5.99个百分点。
截至7月25日中午收盘,渤海银行报价0.94港元/股,总市值167亿港元,已连续多日缩减为“低价股”。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