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狂买军工股,军工主题基金回血加速,或贡献超额收益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全市场基金产品严重缺口配置军工股后,军工主题基金复苏加速向上,部分产品甚至完全抹平了今年以来高达20%的跌幅。军工增持热潮也从美股蔓延至A股。不仅部分明星美股QDII基金经理管理的A股产品大幅加仓军工股,一些偏好白酒、新能源基金、甚至低风险债券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也开始在核心重仓中突出军工仓位。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军工订单的逐步恢复以及目前军工股的估值切换空间,该赛道的核心品种有望为基金贡献超额收益。

机构投资者正在购买军事主题基金

过去一周是全球军工股呈现独立走势的一周,尽管美股和A股市场科技股、高分红板块等板块纷纷下跌,但军工股成为为数不多为基金经理带来正收益的板块之一。

虽然A股基金经理青睐的高股息股、公众QDII青睐的英伟达等科技股在A股和美股开始大幅回调,但军工赛道在市场抛售中却大幅上涨。以洛克希德马丁为代表的美国军工股自2022年3月首次触及450美元/股以来,在美股市场震荡盘整了两年。如今洛克希德马丁突然活跃起来,上周出现大面积跳空上涨,连续四天上涨后,周股价涨幅超过10%,以每股520多美元的股价突破2022年高点,创下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个微妙的联系,一些管理美股主题QDII基金产品的明星基金经理,已经开始在其A股基金产品中加大军工股的配置。当上周美股军工股赛道突然爆发,突破两年前的历史高点时,A股军工主题基金也成为市场调整中为数不多的抵御跌势的幸运儿。重仓投资军工股的永盈高端装备、摩根士丹利大众创新、东方阿尔法精选、前海开元大洋、红土创新科技、嘉实主题新动力等基金,位列上周净值涨幅榜前列。

军工股给基金经理带来的业绩复苏速度也超出预期。仓位近70%集中在军工赛道的华夏产业升级基金今年以来累计亏损19.5%。不过,得益于军工股的复苏,这款产品近半年净值已恢复近16%,近一个月的回升幅度更是高达8.82%。自今年7月以来,华夏产业升级基金完全依靠军工赛道弥补了全年的净值损失。

机构投资者狂买军工股,军工主题基金回血加速,或贡献超额收益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出于对军工股底部反弹的长期判断,某机构投资者在今年二季度曾调集不低于4亿元资金买入2.35亿股华夏产业升级基金。截至今年6月底,相关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华夏产业升级基金份额占比已超过16%,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基金产品选择上已逐渐从热门基金主题转向超跌的军工主题基金。

从明星QDII基金到低风险债券基金

基金合同中非军工主题基金可选的多个赛道中,坚持全仓军工股更能凸显公募基金管理人对军工股潜力的高度关注,即便是对股票风险高度敏感的债券型基金也不例外。

明星基金经理李小星管理的多只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均大幅加码军工股配置。比如其管理的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配置的军工股由前期的2只增至目前的5只。嘉实创新增长基金披露的持股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基金前十大持股均为军工股,其中与航空发动机合金材料相关的图南股份和西部超导分别为该基金第一和第二大持股。

或许是受惠于美股市场军工赛道的信息传递,2023年公募市场、QDII双料业绩冠军李耀柱在其管理的A股基金产品二季度操作中,做出了最大的赛道选择,在前十大重仓股中首次加入了军工赛道,包括中航光电、团安控股、中航西飞等多只军工龙头股进入了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重仓持股名单。

此外,军工股的潜在吸引力甚至能改变不少赛道型基金经理的持仓偏好。以新能源为主要投资赛道的明星基金经理崔晨龙,其旗下著名的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二季度的持仓变化最大,之前从未涉足的军工股被纳入前十大核心池。尤其是这只以新能源赛道为特色的基金产品,第一大持仓被军工龙头航空发动机公司取代。这只主打新能源赛道的基金,在军工股占据的前三大持仓中,已经有两个席位。

机构投资者狂买军工股,军工主题基金回血加速,或贡献超额收益插图1

在选股上对风险控制敏感度较高的债券基金在今年二季度频繁加仓军工股,也凸显出当前军工赛道中的机会远大于投资风险。嘉实双利债券基金二季度末披露的持仓信息显示,其在股票仓位上大幅加码军工股布局,图南股份、菲利华等航材供应商均进入前十大股票榜单。此外,华安天利债、鹏华长翔债、华夏鼎利债、长江收益增强债等多只债券基金产品均在股票策略中加码军工股仓位。

军工基金长期跑赢大盘概率增大

对于军工行业的发展潜力,不少基金经理预计,军事装备的长期增长潜力有望推动估值转换。

南方军改灵活基金经理郑晓曦认为,板块近两年的回调或将接近尾声。从合同负债情况来看,按预付款比例计算的在手订单不足以支撑部分企业一年的营收,订单有望回升。即便随着产业链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优质低成本成为趋势,但数量的增长和业绩的回暖仍然值得期待。龙头企业经过调整后,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能力、新品生产率、维修保障响应速度等均有所提升。同时,随着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高端制造等被纳入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向民品拓展的政策空间也已打开。

全市场资金对非军工板块的低配现象也成为布局军工行业的关键因素。上述基金经理郑晓曦强调,考虑到前期全市场资金已经对军工行业进行了低配,2024年的盈利预测显示,一些支撑地位相对较高的核心军工产业链估值已经回归到制造业的正常水平,且增速与估值匹配度较高。

长城九元灵活配置基金经理翁宇平认为,虽然军工行业赛道波动较大,但经过持续审慎研究跟踪,判断军工行业仍处于景气上行阶段,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在此过程中有机会涌现出一批继续做大做强的公司,这些优质标的值得重点挖掘和投资,尤其是军工板块的主流投资标的。短期内,受业绩增速放缓、订单真空期影响,部分主流公司业绩不及市场预期,股价出现较大回调,主流公司估值已跌破合理估值区间下限,导致板块整体表现不佳。随着军工订单逐渐形成,预计市场对军工行业的预期将明显改善,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估值切换的浪潮。

易方达主动增长基金经理何崇凯表示,近两年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变化,增加了中国军事装备建设的紧迫性。军事实力是大国在全球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4年国防预算增速仍将维持在7.2%,仍是一个比较稳定乐观的增速,预示着军事装备的长期增长潜力。此次装备建设思路的调整,有利于股权集中于经营效率相对较高的龙头企业。目前,大部分优质军工蓝筹股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行业市净率PB也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我们看好军工行业在十四五后期的超额收益表现,包括受益于信息化加速和自主可控要求的军工电子板块、受益于军机产能转移的发动机产业链等。 同时关注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导弹产业链,以及钛合金、碳纤维、高温合金、隐身材料等先进军用材料领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