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国有行联袂存款降息,利率下调幅度在 5—20 个基点之间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图片

六大银行联合降息

7月2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5至20个基点。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5个基点至0.15%,3个月、6个月、1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1.05%、1.25%、1.35%;2年、3年、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至1.45%、1.75%、1.8%;邮储银行6个月、1年期存款利率分别调整为1.26%、1.38%,其余期限利率与其他5家银行一致。

如果存10万元,存5年,按照挂牌利率计算,利息将从1万元降至9000元,减少1000元左右。

在存款利率同步下调之前,部分国有银行已率先行动。北京商报记者此前发现,7月23日,交通银行将部分地区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6%下调至2.5%。而当时,其他五大国有银行尚未做出调整。

市场普遍认为,此轮存款“降息”与LPR(贷款市场基准利率)下行密切相关。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组合“降息”,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同时,1年期、5年期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至3.35%、3.85%。随着LPR报价下行,市场对存款利率下调的预期再度升温。

“此次各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非常迅速,距离LPR下调还不到一周。从机制上看,存款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已经理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红燕表示,按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银行存款利率与1年期LPR报价、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挂钩。将存款利率与LPR挂钩,可以更好地稳定银行利差。从心态上看,各大银行一有机会就下调存款利率,而且是非对称降息,2年及以上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息幅度,表明银行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

对于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指出,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提高盈利水平;但需警惕未来吸存难的问题。下调存款利率可以为下调贷款利率创造空间,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融资,也可能促使部分资金从银行存款转向其他投资渠道,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他进一步表示,此次利率调整涉及范围更广,显示银行希望通过更全面的调整来影响市场,而非仅仅针对某几类存款。下调的考虑或许是为了避免存款大量流失,一定程度上也与此前暂停“手工补息”对银行存款的影响有关。

其他银行也将效仿

近年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经历多轮调整,仅2023年就已三次下调。国有银行率先下调,股份制银行迅速跟进,地方银行纷纷跟进,正在成为存款“降息”的常规节奏。

在此轮存款“降息”之前,最新一轮降息潮于2023年12月22日拉开帷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集体“出手”,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三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由2.2%降至1.95%,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由2.25%降至2%。一天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

此后,多数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等11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约10至25个基点。此后,地方性中小银行也在2024年跟进。

分析人士认为,下调存款利率是银行稳定息差的必然选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继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跌破1.7%、达到1.69%后,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54%。

中信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LPR反复下行、银行对实体经济降费让利力度加大,必然对商业银行利润和净息差构成压力。虽然前期金融管理部门对违规手工补息行为进行了整改,部分政策性利率也进行了下调,但如果利润和息差继续下滑,银行降费让利还会继续,稳健发展的压力会更大。在此情况下,降低存款利率、降低负债成本成为商业银行无奈但现实的选择。下一步,银行或将采取更多措施,包括下调存款利率、优化存款结构等,继续降低资金成本,努力保持息差基本稳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此轮存款“降息”之后,存款利率是否还有下调空间?薛红燕认为,利差压力是整个行业的两难选择,预计其他银行也会很快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从降息节奏来看,为了更好地稳增长、发挥货币政策的支持作用,此次降息之后,预计年内还会有更多次降息,相应地,存款利率还会继续走低。对于储户来说,如果坚决只买存款,最好在降息全面实施前,尽早锁定尚有利率优势的存款产品;长期来看,则应学会分散资产,在低息环境下获取更佳收益。

明明称,其他银行很可能也会效仿,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存款利率下调可能会促使部分居民将资金从银行存款转移到其他投资渠道,理财债券基金等低风险产品或将迎来增量资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