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香港上市公司国全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全”)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上海国全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国全实业”)以100%持股比例收购河南华鼎冷链仓储配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鼎冷链”)。
而不到一周前,7月17日,锅全旗下的锅全投资管理公司在一场火锅行业峰会上宣布,将打通锅全供应链,投资孵化“小板凳”等四家餐饮品牌。
此外,锅圈在过去两个月还完成了几件“大事”:调整了旗下一系列产品的价格,平均零售价降幅接近15%;推出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高性价比新品,包括精酿啤酒、儿童牛排等;在短视频平台上线的免费牛肚火锅套餐更是获得了现象级关注,不到两个月销量达300万份……
收购、价格调整、新品发布、短视频营销等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果圈来说,这可谓是一个忙碌的夏天,这一连串动作的背后,果圈正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夯实业务基础,稳固经营。
收购华鼎,不只是瞄准冷链
华鼎冷链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河南郑州。今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2023冷链物流企业”榜单,华鼎冷链位列第14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华鼎冷链在全国拥有25家分公司、18个省级仓配中心,仓储面积40万㎡,干支线网络2890条,运输车辆2.5万余台,日处理订单量可达80万件,业务覆盖除港澳台、青海外全国290个地级市、1749个县区。
对于国权来说,华鼎是其商业帝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国全在全国拥有超过1万家门店,根据其过往披露的数据,这1万家门店分布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超过70%位于地级市、县级市,处于传统城镇概念中的下沉市场。
此外,锅全的上游供应网络也十分复杂,对于食品类产品来说,食材的产地和新鲜度决定了它的品质和口感,因此锅全更愿意与优质食材产地的企业合作,或者干脆在食材产地投资建厂。作为一家拥有1000多种产品的公司,为其供应食材的工厂超过600家,遍布全国。
如何把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食材以最快速度运送到全国各地的门店,对果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几年,华鼎是果全非常重要的物流合作伙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果全可以实现乡镇级门店的次日达货,也就是加盟商今天在网上报货,第二天就能把货送到门店,并在几天之内上架。
这种能力让果全在商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位果全加盟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2020年至2021年,他在县城开设的果全门店面临着来自竞品的激烈竞争。它能在竞争中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销售旺季,竞争对手都缺货,只有果全的供货网络才能保证货源稳定、持续。
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全正准备开办农贸市场、乡镇店等新门店类型,这些门店具备再开1万家门店的潜力,但产品结构更为复杂,门店位置更为偏远,对冷链物流网络的要求必然会更加严格。国全实业此时收购华鼎冷链,无疑让国全对新业务的发展更有信心。
当然,国泉实业收购华鼎,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保证产品物流。
据公开资料显示,华鼎冷链在数字化层面布局十分深入。据媒体报道,华鼎冷链自主研发了华鼎云SaaS平台,整合了OMS订单管理系统和WMS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华鼎冷链科技可以精准预测客户需求,优化库存结构,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国全董事长杨明超在一次行业会议演讲中提到,如今的餐饮创业、连锁已经变得非常高科技、高智商,需要极其复杂的资源配置、N多个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华鼎现在的数字化布局无疑符合这样的理念。
冷链数字化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比如,过去食品企业在生产时,无论是口味还是生产规模,都是靠经验。但如今,消费者的喜好变化频繁,如果一款老产品被放弃,仍然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生产,库存和损耗就会增加。如果一款新产品突然爆红,产能无法及时反馈,就会出现缺货的情况,好的市场就会拱手让给竞争对手。这些情况无疑会导致效率降低,成本急剧上升。
在生产、物流、销售简化的业务体系中,物流可以发挥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具体来说,在果全的业务模式中,华鼎冷链通过对接果全的数据系统,可以分析门店的销售情况,结合大仓库存的综合数据,公司可以快速判断商品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进而利用数据指导上游工厂快速调整生产规模和新品研发,这样柔性的供应链体系,不仅让企业抓住商机,还可以大幅减少损耗、提高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具体来说,锅圈最近热销的牛肚免单,从上架到销量突破300万,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没有数字化系统的赋能,这样的产量很难实现。
走出“内卷化”,创造成本效益
国全在行业的布局不止华鼎冷链,2020年以来,国全在行业上游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其中包括打造多家食品生产公司,投资一批优秀食品品牌。
其中,虾滑品牌岱虾记就是典型案例。岱虾记于2020年开始投资建设,2021年10月竣工投产。这家公司依托单品单厂、生产场地的理念打造,依托广西北海丰富的虾类资源,岱虾记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优势、食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不到三年时间,岱虾记已成为国内虾酱销量第一的品牌。
通过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效率、层层压榨成本,国全能够大幅降低优质产品的成本,这也成为国全最坚实的竞争优势之一。
我们再回顾一下果全对产品定价体系的优化,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至6月果全共调整了近百款产品的C端零售价格,平均降幅在15%左右。
此外,锅全近期还推出了一系列主打性价比的新品,其中清油火锅底料、150g精致(小)叶牛肚、120g北海虾滑等产品售价仅为9.9元,一包四只烤鸡翅售价仅为17元。
价格是链接企业与消费者的价值焦点,既关系到战略制定,也关系到战术执行,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价格不仅决定着大众、加盟商的消费选择和供应链上众多合作伙伴的经营利润,更影响着企业的高质量长远发展。
从最终结果来看,消费者现在可以在锅全门店以更低的价格购买食材,而加盟商的毛利则较之前略有提升。作为上市公司,锅全仍需要在实现上述业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确保自己拥有稳定的经营业绩,无论是营收还是毛利。
如果没有产业方面的扎实布局,这将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次对小板凳、五学长等餐饮品牌的投入赋能,是锅圈产业能力的溢出,在完善到家场景商业环节,取得一系列成效后,通过赋能到店场景,进一步释放锅圈产业能力,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锅圈的品牌势能。
杨明朝日前在2024中国火锅峰会上表示,“大家都在讲性价比,但这其实是对市场的不充分了解。今天我们应该讲性价比,消费者首先会关注价格,同时我们也要保证它的质量提升。所以性价比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升级,低价高品质需要产业升级来实现。”
同时他也提到,低价不是策略,低成本低价才是策略。这也解释了果圈现在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本质逻辑,企业只有通过规模、效率、复购率、供应链等才能成功,通过算力模式实现总成本的领先优势,通过打造细分品类“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闭环,才能可持续实现“针扎天穹”的渗透力。只有降低成本,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
对于果全来说,这是通过品牌、产品、渠道三位一体的集聚效应释放出的发展新动力,也是规模之下“万店”果全真正的发展护城河。
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不少食品企业都绞尽脑汁通过挤压合作伙伴的利润空间来获取喘息空间,使整个行业环境愈发内向。
国全的完善布局、优化全行业效率、提升产品性价比的商业模式或许是行业摆脱内部竞争、向外拓展的最佳途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