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很多跨资产投资者来说,在过去半个月里这几大资产类别的走势变化中,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两个:
一是“七大”为代表的科技股暴跌;
另一个则是今年以来长期引领G10货币下跌的日元突然走强。
这两者近期一直是投行专家和交易员们热议的话题,在不少市场分析评论和报告中,几乎都是分别阐述这两者波动的原因。
不过,虽然二者看上去“毫无关联”,但你是否相信,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呢?
其实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两类市场状况的出现,都起源于同一天:7月11日。
经常关注我们文章的投资者可能还记得,我们上周在介绍美股轮动时其实就提到过这一天,德意志银行全球经济和主题研究主管 Jim Reid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将其描述为“令人着迷的一天”……
如下图所示,无论是纳指还是美元/日元,这一天其实都是它们各自的市场行情终于出现重大转折的转折日。
自那天起,“七大”的市值已蒸发近亚马逊的市值,美元兑日元暴跌近800点!
如果未来这种势头持续下去,当人们在年底回顾今年的市场行情时,或许会发现7月11日或将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7月11日发生了什么?
那么,回顾一下,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将一切串联起来的主线,是当天公布的疲软的美国CPI数据。如果说前美联储三号人物杜德利将本周在降息问题上的最新“鸽派”分析视为一个信号,那么近半个月前的意外低通胀数据,实际上已经点燃了人们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甚至有人猜测美联储可能最早在下周就采取行动。
当然,我们以前也遇到过经济数据引发降息预期的情况,但这一次投资者显然相信,故事不再是“狼来了”。
这导致当今货币市场最极端的不平衡——美元与日元之间的利率不平衡(美联储利率仍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而日元仍在接近零的水平缓慢波动)出现重大逆转。
7月11日以来,美元兑日元已累计下跌逾5%,打破了多年来让投机投资者轻松获利的长期强劲上涨势头。就连日本当局似乎也刻意利用这一势头,于7月11日、12日进行了两轮疑似干预。
与此同时,疲软的通胀数据也刺激了美国股市的轮动:小盘股开始一段持续的强势表现,而大盘股则开始承受抛售压力。
相比“七大”为代表的大盘股甚至超大盘股,美国小盘股往往更容易成为低利率环境的受益者,加之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相关言论打压芯片股等人工智能概念股,美股也出现数十年来最快的轮动。
股票和外汇走势背后是否存在联系?
以上就是7月中旬上述两类市场初期走势的各自原因。但你真的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吗?
事实上,做空日元和做多科技股在对冲基金中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当一种策略变坏时,其他策略也会面临退出的压力——这种情况很容易自我强化。
看似在外汇市场上曝光率不高的瑞士法郎,却曾有过一个典型的例子。2015年,当瑞士央行放弃贬值瑞士法郎的努力(取消瑞士法郎兑欧元的汇率上限)时,瑞士法郎飙升。可悲的是,当时许多对冲基金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对冲基金集团 Man 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回忆道,当他们对瑞士法郎的押注出现严重错误时,他们不得不放弃其他押注。例如,一家对冲基金看好的股票押注指数在随后几天下跌了 5%。
回到今天,日元的升值速度或许不如近十年前瑞士法郎的升值速度快。但即便如此,日元与科技股之间的联系如今看来也并非巧合。更何况,两者本身就是“天然对立”的——科技股是风险资产配置的代表,而日元一直被视为避险货币。
事实上,在外汇市场上,低息的日元经常被用作融资货币,兑换美元、澳元、墨西哥比索等高息货币,以寻求利差,甚至有人将其投资于一些高风险配置。日元目前的强势无疑可能给全球资产带来额外的波动,尤其是在这些资产已经因人工智能热潮的消退而动荡不安的情况下。
ING 策略师克里斯及其团队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日元空头仓位的平仓无疑加剧了全球避险环境。”他们补充道:“肯定会有更多的平仓,未来几天的数据/事件可能会给美元/日元带来进一步的下行风险。”
Blue Edge 基金经理 Yeoh 也指出,“夏季流动性通常较低。如果美元/日元不停止下跌,平仓将导致跨资产清算。这将导致波动性上升,并迫使基金通过波动性驱动的抛售来出售其过度的风险敞口。”
即使是重量级的“投机者”也未必完全有责任——可能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指出,一些日本投资者可能已经放弃了对美国科技股的押注,并将美元兑换回日元,这似乎也是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之一。
显然,股市和汇市这两大投机热潮同时跳水,这样的情况自然会波及到一些“旁观者”。如果你对近期人民币、黄金等的走势感到困惑,或许也能从中找到答案。
最后我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果说7月11日(美国CPI公布日)是这一轮跨资产变动的终极大日子,那么今晚即将到来通胀公布日(6月PCE物价指数即将公布)会不会引发市场新的波澜?
当然,考虑到PCE数据发布日期的滞后性,如果数据与市场预期相差不是太大,按照以往的规律,市场波动不太可能像CPI发布日那么大。但在数据最终公布之前,谁又能说得准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