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下一步农村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近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此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农业农村改革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推进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指出,农业农村改革在全会《决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决定》设专章,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安排,明确农村改革重点任务,为在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和依据。
韩俊表示,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三大方面推进农村改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农村改革的基石,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农业经营和社会服务体系,确保小农户也能融入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依法有偿流转原则,土地流转不得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改变土地用途,严禁以设定目标任务、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等纳入政绩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韩俊强调。
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干部优先、要素优先、资金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四个优先”原则,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优化农业补贴和投入机制,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建立粮食主产区脱贫攻坚防控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韩俊表示,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其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权利,同时保障其土地、宅基地和集体收益等权利。
韩俊强调,探索农民自愿、有偿退出“三权”要慎重,严禁违规占用农村宅基地,保护农民长远利益。“不能以任何形式开小差、改大局,严禁利用农村宅基地在农村建别墅、私人会所,严禁将宅基地分配给退休干部职工建房,必须守住政策底线。”
下一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既是民生工程,更是舆论工程。那么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进展如何?下一步如何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理机制?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排灌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大灾减产少、小灾稳产、无灾增产多,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他指出,今年国家大幅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复杂形势,张兴旺强调,要确保工程质量,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总负责、市县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他指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标准,强化任务落实,带刺带硬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建设质量,真正实现建设好每一亩田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张兴旺提出三个重点方向:一是加强全过程建设管理,科学设定区域、类型建设标准,优化项目布局,从选择到验收严控每一个环节;二是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回头看”、专项整改行动,聚焦问题,即刻改正,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建设后管养,推动在项目规划阶段明确管养主体和责任,实现高标准农田长效管理,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确保农田持续产出效益。
不少地区遭遇水旱灾害,粮食收成能有保障吗?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重要的问题。
好消息是,今年夏粮又获好收成。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夏粮产量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创历史新高。大豆自给率比两年前提高近4个百分点。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果蔬、茶叶等供给十分充足,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秋粮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4。近期,不少地方不同程度遭遇旱涝灾害,这对秋粮会不会造成影响?如何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回应:“当前,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成灾面积同比减少600多万亩。据我部农情调度,秋粮面积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增,农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对于如何确保粮食丰收,韩俊表示,现在正是7月底8月初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时刻警惕防灾减灾,充分估计困难,集中力量防大洪、抗大旱、救大灾,特别是要重点抓好主产区和重灾区。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针对受灾地区明确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加快排涝农田,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作物长时间浸泡受损,特别是玉米等敏感作物;二是对于受旱地块,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及时开辟水源、灌溉,缓解旱情;三是对于无收获地块,灵活调整种植计划,采用生长期短的种子补种或改种蔬菜等作物,确保土地有效利用,避免撂荒。
“为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我们正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一线,通过进村入户、驻地负责等方式,精准细致地进行指导和服务,全力以赴确保秋粮丰收、农业全年顺利。”韩俊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