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深陷舆论漩涡,员工绩效降薪、变相裁员、违规被罚等问题频出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危机还在继续,7月初,又有消息称平安银行将把部分驻上海员工调往深圳,进行“变相裁员”。平安银行对此回应称,部分部门正对办公地点进行统筹管理,以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证券之星注意到,7月初,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因“营运资金贷款管理严重失当、员工行为管理不力”被罚款共计150万元,相关负责人还被处以10年行业禁入。7月22日,另一批罚单显示,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两名人员因经营不善、贷款业务失当被处罚。

这一切风波的背后,是近年来平安银行经营状况的恶化。2023年,该行近六年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净利润增速也从2022年的20%以上降至2%多一点。2024年一季度,平安银行营收再度萎缩,同比降幅超过10%,不良贷款率也有上升迹象。

01

员工调动被指为“变相裁员”

今年以来,平安银行多次发生与员工的纠纷。

5月份,“平安银行员工因绩效奖金被降薪”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经过多家媒体的跟进报道,更多信息被披露:平安员工反映,自己及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均被不同程度“打折”,除考核前绩效奖金保留10%外,其余按不同层级均被不同程度打折,从10%到零不等。

就在降薪风波还未完全平息之际,7月初,平安银行再度成为“搬迁式裁员”的焦点。

网上流传的信息显示,平安银行已决定将上海办公区域全部迁回深圳,涉及该行信用卡、消费金融、金融市场等部门,并根据2023年不同的考核标准设定了不同的补贴办法。

据一些媒体报道,平安银行对于员工搬迁的时间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员工在一个多月内完成搬迁手续,不搬迁的员工将获得遣散费。因此,平安银行被指有意实施“搬迁式裁员”。

随着传言四起,平安银行终于作出回应。该公司表示,平安银行变相裁员的消息并不属实。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平安银行近期正在协调总行办公地点管理工作,其中涉及少数员工工作地点变动。

证券之星注意到,平安银行并未对员工由上海调往深圳一事以及工作地点调整的具体细节作出明确回应。

02

上海分公司被罚款

几乎就在平安银行遭遇上述风波的同时,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营运资金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员工行为管理不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监管局对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共计150万元。

其中,冷培东(时任平安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对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中严重失职,负有直接责任,被禁止在银行业工作十年;杨华(时任平安银行行长助理、上海分行行长)对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中严重失职,负有直接责任,被禁止在银行业工作十年。

证券之星注意到,就在两位时任行长被处罚之后,不到半个月后的7月22日,监管部门又公布了一批涉及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新罚单。

行政处罚信息披露表显示,赵飞时任平安银行上海分行静安财务部客户经理,对平安银行上海分行营运资金贷款管理严重不慎负有直接责任,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监管局警告。

张敏时任平安银行上海分行静安金融部总经理,对平安银行上海分行营运资金贷款管理严重不慎负有直接责任,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监管局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收到今年银行业最大额罚单。5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披露罚单显示,平安银行因公司治理与内控违规、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被罚款6723.98万元。其中,总行被罚款6073.98万元,分行被罚款650万元。

此外,时任平安银行汽车金融本部总裁、时任平安银行零售运营与消费信贷本部总裁、时任平安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时任平安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时任平安银行武汉分行行长助理李辉等多名员工不同程度受到监管处罚。

03

收入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

平安银行诸多动荡的背后,是该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的压力不断增大。

数据显示,平安银行2023年实现营收1646.99亿元,同比下降8.4%;实现净利润464.55亿元,同比增长2.1%。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均有所下降,其中利息净收入1179.91亿元,同比下降9.3%。

平安银行在年报中解释净利息收入下降的原因称,“一方面,本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2023年贷款和垫款日均余额33877.14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6.2%;另一方面,本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动影响,净息差有所下降。”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平安银行净息差为2.38%,较2022年下降37个基点。2024年一季度,该行净息差为2.01%,较上年同期下降62个基点。公司表示,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动影响,净息差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也不容乐观,2023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67.08亿元,同比下降6.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4.30亿元,同比下降2.6%。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61.28亿元,同比下降13.1%,主要是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减少;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1.78亿元,同比下降10.2%,主要是理财业务、贸易融资等手续费收入减少。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72.78亿元,同比下降11.7%,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市场波动,外汇业务汇兑损益下降。

在经营指标表现不佳的同时,平安银行的风险指标也出现波动。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06%,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77.63%,较上年末下降12.65个百分点;拨贷比为2.94%,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其中,2023年末,该行企业贷款不良率为0.63%,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37%,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02个和0.05个百分点。

对于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平安银行表示:“2023年,国内经济整体企稳,但呈现结构性差异,部分个人客户还款能力仍处于恢复过程中,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证券之星指出,从贷款和垫款分行业结构分布和质量来看,平安银行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

截至2024年一季度,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再次上升至1.07%。虽然增幅不大,但这种趋势变化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其风险管理能力值得关注。(本文首发于证券之星,作者 | 赵子翔)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深陷舆论漩涡,员工绩效降薪、变相裁员、违规被罚等问题频出插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