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路演中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焦点问题。
以下为投资功课班代表的讲解要点:
1、要看到这个周期的长期性,因为它不是一个短周期,也不是中周期,而是一个长周期。
2、现在低风险资产短缺,高风险资产过剩……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3、中国不会出现负利率,但利率下行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
4、至于未来的配置,我认为还是以收益稳定、分红率比较高的低风险资产为主。
5、对于高风险资产...不要以为市场跌了就马上见底,也不要太短视地看待这一轮长期调整。
6. 在酒类行业,对于高档酒类确实需要谨慎。
7.现在不是出国的最佳时机。
李迅雷指出,中国庞大的资产规模,存在低风险、高收益或高分红资产供不应求的现象,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性更加谨慎。李迅雷强调,未来应主要配置国债、央企大盘高分红公司、黄金等低风险资产。他认为,房地产产能过剩不可避免,金融资产是重要配置方向。
以下是投资功课班班长(微信ID:)整理出来的精华,分享给大家:
进入下行周期,拐点在2021年
主持人:大家非常关注资产的问题,不管是机构端还是居民端,大家普遍感觉找不到合适的高息资产,相比之下,30年期国债、50年期超长期国债却持续受到追捧。很多人把当前低风险资产受追捧的现象称之为资产荒。我想听听您的看法,您觉得目前中国真的存在资产荒吗?
李迅雷:确实,资产荒本身就体现了大家风险偏好的下降。比如说从2000年到2020年,根据麦肯锡统计,中国的资产规模增长了16倍,所以中国的资产规模非常大,不存在资产荒的问题。现在所谓的资产荒,是指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或者低风险高分红的资产的短缺。
我们并不缺少高风险资产,比如权益类资产、成长类资产,也包括楼市,但是我们的房子、商铺的空置率也很高,说明我们现在缺少低风险资产,而高风险资产过多。
主持人:您在最近的文章《资产荒与资产恐慌》中提到,除了资产荒,其实还有更大规模、高风险的资产“恐慌”,您怎么理解这个现象?
李迅雷:因为我们现在处于房地产的下行周期,每个经济体都是长周期的,短周期可以用逆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冲,但是一旦长周期到了拐点,再用逆周期的政策或者像美国QE那样的宽松政策,就没有效果了。
所以,中国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上涨,现在进入了下跌阶段,下跌阶段的拐点会在2021年。
如果现在回过头来看,2021年不仅是房地产的一个关键拐点,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一个节点,同时,我国出口占比由升转降的拐点也发生在这一年。2021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也决定了资产荒和资产“恐慌”同时出现——低风险资产短缺、高风险资产过剩的局面。
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周期的长期性
主持人:您觉得这种资产短缺、资产过剩的现象还会持续多久?
李迅雷:我觉得这个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期低风险市场之所以供不应求,是因为人们的风险偏好下降,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下降,这种情况在日本最为典型。
1991年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的利率水平不断下降,最终出现了负利率。我不认为中国会出现负利率,但是利率下降趋势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因为经济增长的潜在动能肯定会下降。我们要看到这个周期的长期性,因为这不是一个短周期,也不是中周期,而是一个长周期。
回顾2019年,其实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各类消费、投资的拉动作用都比较弱,我们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过去20年没有改变,这些问题在一定阶段是难以持续的。
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的问题,一方面是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周期性问题,当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叠加的时候,这轮经济下行的压力就会很大。
房地产整体下行带来长期调整压力,目前房价估值水平仍较高,2021年A股市场也呈现下行趋势,这种下行对投资者的财富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风险偏好下降,因此大家对资本市场越来越谨慎。
未来该投资什么?低风险资产
主持人:在我们人生的这个阶段,您觉得我们应该买什么东西呢?
李迅雷:我觉得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总资产是过剩的,不但商品过剩,而且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
一方面体现在估值水平高,比如房地产,目前核心城市的租售比大概在1.5%到2%,而全球核心城市的租售比大概在4%,这说明我们的租金回报率很低,而且还会继续下降。
资产过剩使得我们更加追求那些被低估、高分红的资产,这是风险偏好的下降,我觉得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大家可能更加注重避险,尤其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大家避险需求明显增加,对确定性的追求也增加了。
当风险偏好高的时候,大家都充满想象力,都想追逐这些高增长的行业,哪个赛道跑得快,资金就会投向哪个赛道。
现在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所以未来的配置,我觉得还是要重点关注那些风险低、收益稳定、股息率比较高的资产,无论是国债也好,权益资产里的大盘央企高股息股也好,黄金也好。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成不变,过去高风险资产跌到一定水平时,也会有配置价值,所以需要等待。不能以为跌了就马上见底,更不能以短视的心态去看这一轮长期调整。
周期下行,高端白酒需谨慎
主持人:是不是说比如说房地产或者像茅台这样的酒类未来还是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我觉得白酒行业,特别是高端白酒,确实需要谨慎。
在经济上行周期,这些高端白酒与周期紧密相关,但在下行周期,商业活动减少,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下降,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高性价比的消费。
比如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优衣库等品牌的消费量大幅增加。我注意到2021年之后,高端白酒的市场价格开始下降,几乎与房地产周期同步。所以我们过去讲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
过去人口红利巨大,资产紧缺,那个时候可以配置一些高风险、高成长的资产,因为这代表了大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现阶段恐怕还是应该配置更多低风险、避险的资产。
银发经济、与90后、00后消费偏好相关的主题资产值得关注
从主题投资角度,不一定要买高分红的稳定资产,可以投资一些主题性的,比如人口老龄化加速,与银发经济相关的行业值得关注。90后、00后现在是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偏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也值得研究。
我们来看看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都有哪些行业繁荣起来了,应该说,近期无论是上涨阶段还是下跌阶段,都是非常正常的,没必要过于悲观或者恐慌。
因为这轮调整是强势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结构性机会的,比如如何找到适合当前配置的核心资产,还要看整体的经济周期,以及对结构性变化的判断。
问题是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压力和问题是产能过剩。我们的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31%,但消费只占世界的13%。不是我们没有需求,而是有效需求不足。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投资拉动,而其他经济体是消费拉动,消费贡献更大。所以我们要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消费降级,近两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明显下降,中国奢侈品消费高峰是在2020年,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现在不光茅台酒跌了,瑞士手表也跌了,我是说二级市场,包括手表市场、古董、艺术品、字画等等,它们的价格都在跌,这是典型的房地产周期见顶的标志。
主持人:年初,您在预测2024年的整体经济形势时,认为2024年的机遇大于风险。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多,您认为有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李迅雷:虽然现在投资者的预期比较弱,但是如果大家的预期一致弱的话,这个机会也可能会出现。
比如现在大家都在抛弃核心资产、抛弃成长股,是不是意味着还会继续大跌?跌到一定程度,可能还会反弹。
毕竟中国的基本面比当年的日本要好,我们的国家制度、政府的财力决定了我们有很强的应对周期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多维度去思考,不要看到下滑就悲观,要看到其中有一些结构性的因素。
A股市场国企股占比较高,如果国企经营效率能提高,对市场也是利好,未来并购机会会比较多,整体来看,经过多年的调整,市场应该也在酝酿机会。
现在不是出海的最佳时机
主持人:今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正在兴起,这对解决现在一些经济困难会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迅雷:出海反映出国内竞争比较激烈,所以选择出海。现在出海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两年人民币汇率有小幅下跌。
出海最好的时机是当地货币升值,企业有一定优势的时候。过去讲中国经济、讲第二产业,讲得最多的就是人口红利,但现在这个优势已经不如日本大企业出海时,有制造业领先、日元升值的优势了。
三大风险
主持人:除了机遇,我们也面临一些风险,您觉得主要的风险集中在哪里,国际风险还是国内风险?
李迅雷: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都和市场有直接联系。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已经埋下了隐患,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很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所以房地产市场还会继续调整。
地方债务压力犹存,为了满足一些KPI考核,地方政府加大了各方面财政压力,中小金融机构问题也比较突出,未来几年银行可能面临一个加速收缩的过程。
这是三个主要风险,还有次要风险。经济上行的时候,可能掩盖了很多问题,经济下行的时候,风险就会显现出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还会出现其他风险。
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以宽松为主基调,要努力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更加宽松,两者结合起来。
A股3000点有很大价值
主持人:近两年股市的投资收益并不是特别理想,您觉得比较合理的预期是什么?
李迅雷:上证指数3000点具有最大的价值,对提振人气和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
不能因为金融出了问题就忽视金融,毕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资产配置,就应该配置金融资产。
房地产虽然看得见、摸得着,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供大于求是必然趋势,房子可能越来越难卖,而金融资产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房地产存在一定结构性机会 资产配置随人而动
主持人: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也非常明显,最近上海的豪宅市场非常火爆。
李迅雷:房地产其实还有一定的结构性机会,虽然房价整体下跌趋势不可避免,但房地产跟人口迁移有关,如果抚养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速,就会带动楼市下行,结构性机会在于人口的区域流动。
所以,我们在配置资产的时候,应该从众,要从主流出发,而不是觉得房市一跌,一切希望就都破灭了。
李迅雷职业资格证号码:S07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