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城真南
大时代的人与命运抗争,小时代的人认命,不同时代的人留下不同的印记。
2024年2月25日,中国大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宗庆后因病去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2002年《对话》专栏,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等伟大时代的先驱者相继去世。
在大时代人物相继离世之际,让我们盘点一下宗庆后先生的三个关键词,以示纪念。
朴实到让人害怕的布鞋老板
这是一个简单的可怕的人。
人们想象着首富的生活,却无法想象首富一年的个人开支不足5万元。
宗庆后2010年、2012年、2013年三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首富”,他经常身着黑衣,脚穿几十元的布鞋,被誉为“布鞋首富”。
2017年,有网友拍到宗庆后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独自拖着行李箱候机的照片。他称,“平时坐飞机,都是坐在经济舱,没有助理。”对于其年生活费不足5万元的传闻,娃哈哈一位人士表示,“基本属实”。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如此节俭的理由是什么?
节俭的第一个原因:害怕贫穷
第一,他“怕穷”。年轻时流浪、挨饿的记忆,加上15年农场训练的经历,让节俭刻进了他的基因里。宗庆后曾说,钱多是社会的,与个人无关。
宗庆后,1945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宿迁,他的名字很复古,有“国庆后”的意思。
人民日报财经等媒体均称,宗庆后的祖父曾任张作霖手下的财政部长,父亲宗其禄毕业于中国大学化学系,因祖父的关系,曾在汪伪政权下做过邮政工人。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人可以说是运气最差的了。
从出生到上学,宗庆后身上都背负着“阶级出身”两个字,父亲几乎找不到工作,母亲则要在私塾任教,一家人的生计几乎全靠宗庆后的母亲、王淑珍的赡养。
宗庆后的姐姐在生下两个男孩后,遭遇了骨肉分离,这在当时是很多经济困难家庭都会面临的。对于宗庆后来说,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应该是母亲的身影。
为了生存,十几岁的宗庆后流浪街头,贩卖生活用品,做零工。
1963年,宗庆后偶然听说舟山马牧农场正在向社会招募年轻人,无论什么背景都可以报名。
没有条件,就真的没有条件。
舟山马牧农场被誉为“舟山的西西伯利亚”,原是关押犯人的劳教所,与宗庆后理想中的热土相去甚远。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信心的人的。《舟山西伯利亚》是不是一个机会?对宗庆后来说,是的。
在《舟山西伯利亚》中,宗庆后勤奋好学,马牧农场的主任很感动,要给他安排上大学的机会,这让宗庆后每天都梦想着上大学。
现实又一次击碎了梦想,马牧农场很快倒闭了,上大学的梦想被绍兴茶场取代,另一个西伯利亚,绿色而遥远。
在绍兴茶场,宗庆后每天种茶、收稻、拉砖、烧窑,与大山丘为伴,一干就是15年。
我17岁就加入了农场,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15年。
宗庆后倒是挺开明的。他说:
那15年对我的一生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至少那15年的艰苦生活锻炼了我的斗志,让我能够吃苦,身体也更好了,42岁再创业,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这15年没有白费。
酸、甜、苦、辣、咸,你可以尝到苦与甜。
节俭的第二个原因:积累资本
节俭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积累资本。
宗庆后骑着三轮车卖产品,“别人一听你是小学生,就瞧不起你。”他创业的资本,都是当初靠牙齿一点一滴的积累,拼命创业,这更加深了饥饿的记忆。
作为一名中年草根,宗庆后深知,要想活下去,必须拼命。从创业之初,他就提出了“艰苦奋斗、拼搏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他说:“别人看不起我们,我们要自尊自爱,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别人看得起我们。”
有了资本之后,他就习惯不借钱,不欠钱。
他曾说:“我们现在没有银行贷款,也没有债务,我们银行账户里经常有几百亿的存款,而且这些都是每年分红后的,所以比较稳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节俭原因之三:不愿消费、无力消费
宗庆后是个企业家,但在感情需求上,他是个传统的老好人,节俭、能干,对子女也很体贴。
在接受杨澜采访时,他表示,“你身价百亿,两次成为中国首富,但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我既不高兴,也不痛苦。”
他并没有上升到奢侈的境界,只是说:我平时很节俭,只要够吃就够了,我没有什么名牌,没有什么飞机,也没有游艇。
只有在说心里话的时候我才说清楚,我这个年纪,女儿的婚事还没解决,我觉得还是找一个踏实、正派、有能力的人吧!
他工作到生命尽头,几乎什么事都自己做,没什么爱好,花钱很少,希望有孩子疼爱他。如果去掉“宗庆后”三个字,他就只是一个有普通情感诉求的老人。作为他的女儿,我想在这方面压力是巨大的。
生死边缘的冒险者
宗庆后得罪了很多人,吃了不少亏。
他和马云曾有一场“虚拟经济之争”。2016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就“2016年中国制造业遭遇寒冬的深层原因”和“如何重振实体经济”等话题展开讨论。当谈及马云提出的五大变革时,宗庆后被问及如何看待“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
宗庆后称,“除了新技术,其他都是扯淡。(马云)自己不(搞)实体经济,(什么都做不了。”新技术才是实体经济应该追求的,能够帮助制造业从低端走向高端。
两天后,浙江省召开重要会议,马云和宗庆后上午和下午均出席会议,但并未见面。
同日,阿里巴巴集团市场与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2016新电商峰会”上表示,一些企业家认为,“90后”满足于在家开网店、挣几千元,不懂上班打卡,这种行为对未来社会会造成极大危害。“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逻辑?”
在南京出席政商活动时,马云也谈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争。他认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不对立,企业家切勿活在过去、抱怨未来。“不是技术让你落伍,而是经济的落后让你落伍。是你的思想让你落伍,是你不愿意学习、你的自以为是让你落伍……不是中国实体经济落伍了,而是你们的实体经济落伍了。”
一个月后,这场现实之争以宗庆后与马云公开握手合影而告终。
2017年3月,在出席《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企业家“两会”沙龙时,宗庆后公开回应与马云的“争论”,称“我最讨厌别人老是拿新名词说三道四,都是骗人的,所以我脱口而出这是胡说八道”。“我不反对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我跟马云关系很好”。
与当地政府以及达能公司也不断进行着高能量的交流。
商业竞争是近身搏斗,明争暗斗屡见不鲜。
1992年,南京一家报纸报道,娃哈哈果奶不符合1989年国家标准中关于含奶量30%以上的饮料的规定,被当地食品卫生行政监督部门列为不合格产品,并因此被勒令停止销售,违者将被没收产品,并处以高额罚款。
1996年,有媒体报道“安徽三名儿童饮用娃哈哈果奶中毒死亡”,报道一出,安徽省工商局随即禁止娃哈哈在安徽销售。
为了生存,宗庆后作出了强硬回应。
在南京,娃哈哈称娃哈哈果奶除了是乳化物外,还含有酸性果汁成分,且1989年版标准为旧标准,不适用于娃哈哈果奶。公开表示南京不欢迎娃哈哈,娃哈哈选择离开。
如此强硬的姿态,在中国商业史上也是少见的。后来,在浙江、杭州两地政府的介入下,南化与娃哈哈达成和解。
对于安徽事件,娃哈哈最初等待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公安部门的结论是,三名儿童的死亡与娃哈哈果奶无关,而是因投毒导致的。
宗庆后认为,某报在公安部门尚未立案调查的情况下,贸然报道娃哈哈与女童死亡有关,是不可原谅的。他通过新华社向领导层传递了内参,指责该报虚假报道,企业前途尽毁。随后,该报相关人员受到了处分。
达能
如今,娃哈哈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不上市、不募资。
娃哈哈其实也曾努力尝试上市,但是没有成功。
1991年,尽管娃哈哈没有未偿债务、库存为零、回款率不足一周、银行存款过千万,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改变体制遗留问题造成的股权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上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公开露面的机会来了。
在《宗庆后为何成功》中,作者写道,1992年,娃哈哈筹划设立杭州娃哈哈食品城有限公司,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交了公开发行食品城股票的申请。
此次上市融资的目的是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食品城综合商业大厦,并在下沙获取300亩土地,为娃哈哈建立新的食品生产基地。
很快,相关部门批准食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非公开发行记名普通股”,食品城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从内部员工和社会公众募集资金2.36亿元。
钱是筹到了,但工程进展并不顺利,原计划2年建成的美食城大厦,却又耗时5年。
募资拖延了五年,几乎没有任何回报,投资者要求分红,三年共分红1.2亿。
这导致娃哈哈的资金压力迅速增大。
1995年,急需用钱的娃哈哈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寻求上市指标,另一方面寻求外部机构融资。
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1995年,宗庆后获得国家教委的上市额度,但因企业产权问题,上市方案尚未审核上报。
1996年,国家教委批准申请,食品城获得3850万元的上市额度,但在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后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申请材料存在诸多问题,最终被证监会驳回,食品城不得再次申请。
上市之路已不通畅,唯有引入外部机构才能获得新鲜血液。
1995年,娃哈哈与达能通过现任今日资本集团总裁徐新的介绍建立联系。
1996年,双方签署协议,共同组建五家合资公司,达能控股的King Plus一次性向这五家公司投资4500万美元,取得51%的股份。
宗庆后曾说: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合作时,不要把自己当成羊,而要当成弱小的“狼”。因为如果你以羊的心态去迎合狼,狼的心态就会变成吃你,而不是如何合作。
宗庆后的底气确实很狼性,他明确了两个不妥协的原则:第一,娃哈哈品牌不变;第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权都归娃哈哈所有。
这些差异,导致曾经是竞争对手的乐百氏和娃哈哈的命运大相径庭。2000年,乐百氏和达能成立了合资公司,但达能一次性收购了92%的股份,并放弃了人员和管理权,一些人被赶了出去。
2006年,达能集团显露出对娃哈哈的野心,试图以40亿元人民币收购当时总资产56亿元的杭州娃哈哈集团。
这让权势显赫的宗庆后无法容忍。
中国商业史上最激烈的内外资本舆论战正式打响。
2007年4月2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宗庆后后悔不已》的文章,揭露宗庆后对11年前签订的合资合同深感后悔。
宗庆后指责达能集团企图垄断中国饮料行业,并呼吁公众“维护民族产业安全”。
接受新浪网采访时,90%的网友支持宗庆后,这让他备受鼓舞,他开始在博客上以国家立场为矛头,与达能展开舆论战。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宗庆后非常成熟地运用了毛泽东的应对策略。
达能方面则不断反击,批评宗庆后搞引渡活动,侵犯达能权益,违反合作协议。达能中国区总裁范一谋动情表示,要让宗庆后在诉讼中度过余生。
4月10日,娃哈哈经销商发表声明:
“没有娃哈哈,没有宗庆后,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经销商。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想继续和宗庆后和他的团队一起战斗,一定要让宗庆后知道我们的用心,我们随时愿意和宗庆后以及娃哈哈团队一起开创一番新事业。不管是把娃哈哈事业延续下去,还是‘自己创业’,再造其他品牌,我们都愿意和你们一起开创一番新事业!”
娃哈哈的联合销售模式成为成功的法宝,没有一个经销商叛逃,这也成为宗庆后晚年的得意谈资。
事实证明,宗庆后拒绝放弃合资公司的商标、人员等权利,是击垮达能的有力武器,再加上联合销售体制,达能就算得到公司,也只是杯水车薪。
2007年6月7日,宗庆后发表5000字文章进一步激发舆论,并辞去董事长职务。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宗庆后在信中写道:
你们的董事永远都是对的,随时都可以把刀架在你头上;和你们这些不懂中国市场和文化的董事合作非常困难;既不愿承担风险,又不尽职尽责,总想攫取别人的利益,没有给合资公司提供任何帮助;并购失败后,他们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要置我于死地;他们不守信用,使用不诚实的手段等等。
回信最后,他以一位伟人的诗句作为结尾:
从今以后,我不跟你们说话,不跟你们一起工作,也不跟你们玩。我要鼓起勇气,去斯德哥尔摩跟你们讲道理。中国伟人毛泽东有句诗:“任凭风吹浪打,不如游园惊心”,很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
直到2007年12月,双方才在两国政府协调下举行“和谈”。
此时达能提出以200亿的价格出售51%的股份,谈判再次破裂。
经过29轮诉讼,2009年2月,宗庆后使出杀手锏,如果达能继续开价过高,所有合资公司将被解散,达能无法承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最终以30亿的价格彻底退出。
再没有比宗庆后拆散达能更精彩的商战题材了,他的做法充满了毛泽东的智慧和韧性。
他在娃哈哈手握大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人说我在娃哈哈手握大权,这是事实。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都是这样,不集中,内耗太大,根本行不通,这是时代造成的。”正如宗庆后所说:“我觉得在中国现在的经济市场下,要想发展一个企业,必须专制。”
娃哈哈创立二十余年来,宗庆后从未设立副总经理一职,一切权力绝对掌握在宗庆后手中。
宗庆后读过的书、说过的话,以及对邓小平、对伟大时代的感恩之情的表达,都表明他是一个典型的转型时期的企业家,他感恩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并利用了以前市场的文化积累。
沃尔特·本杰明曾经说过,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
在成为榜单上的人之前,或许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自己会成为所谓的赢家。
宗庆后也不例外,他曾说,自己是一个从底层爬起来的普通人,幸运的是,我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句话来概括宗庆后的一生。
不畏死亡、钢铁意志、英雄气概,是宗庆后熬过难关的精神食粮,他在熬过来的时候,向邓小平表达感谢,这是他清醒的理性。
既然不能走常路,那就别走常路。
后宗庆后时代
在中国,很多企业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往往难逃倒闭的命运。当创始人渐行渐远,第二代接手时,如何让企业活下去,成为一场生存考验。
对于娃哈哈来说,这个规定似乎不存在。
江南春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说,你们觉得娃哈哈不好,新消费很好,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娃哈哈什么都不干就赚钱,一年赚120个亿,过得很好。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是娃哈哈营收的巅峰,营收高达728亿元,2014年之后娃哈哈营收一直在下滑,不过2021年开始企稳,并维持在500亿元以上的水平。
2021年是宗馥莉正式出任娃哈哈集团总经理的第一年,上台之后,她和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电商、新业态的积极态度。
娃哈哈2022年的营收是512亿元,而2023年,根据官方数据,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从2022年开始,娃哈哈连续两年给员工发放6亿元年终奖,以提振团队士气。
2022年和2023年其实是消费品行业最艰难的两年,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稳定、过上舒适的生活,已经是一种成就了。
有意思的是,宗庆后不仅拥抱实体经济,还拥抱虚拟经济,他做了一场直播,让好奇他布鞋的人看看他的鞋长什么样子,还考取了基金业从业资格证。宗庆后不怕晚年,即使得了癌症,也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前行。
他曾在采访中说,他追求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让别人尊重他的财富。
宗先生,安息吧。谢谢你让后人知道我们可以做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