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在2021年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互助保险机制。
职工医疗保险门诊互助机制带来的变化。
当时我们设立了三年的过渡期,从2024年起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互助机制。职工医保门诊互助机制主要实行门诊就医报销,起始报销比例是50%,对于退休人员可以提高。
门诊医疗报销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取消职工个人医保账户,只是改变了个人医保账户的记账比例。国家医保局也专门发声明辟谣,主要内容包括:①以前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个人仍然可以使用;②在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还是会全额记入个人账户;③退休人员还是不用缴费,个人账户还是会每月有钱记入。
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历史。
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是1998年伴随职工医保的建立而建立的,主要是为了替代原来的公费医疗个人缴费报销。对于当时的门诊就诊,由于涉及金额较小,审核复杂,且当时还没有通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所以采取建立医保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首先建立了门诊重大疾病报销制度,现在已具备普通门诊报销的条件。国家规定的门诊报销起步率为50%,定点医疗机构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有的地方一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甚至实行零免赔额,报销比例甚至已经达到70%~80%。退休人员还可以额外提高报销比例5~10个百分点。
个人医疗保险账户积分比例变动。
初步建立医保个人账户记账机制,国家明确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也会划入个人账户。一般来说,记账比例是向老年人和退休人员倾斜的。比如之前的深圳医保,在职职工的记账比例是缴费基数的5%或者5.6%,45岁以上的记账比例为5.6%。青岛参保职工35岁以下、35至45岁、45岁以上的记账比例分别为2.0%、2.2%和3.0%。门诊互助机制实施后,记账比例统一为个人缴费基数的2%。说实话,一般年纪大了,生病的概率就大了,所以真正需要的时候,不一定吃亏。
对于退休职工,过去全国各地对个人医保账户的进账金额有不同的规定,如北京、上海是定额进账,北京每月进账固定金额,70岁以下100元,70岁以上110元;上海是每年进账固定金额,75岁以下1680元,75岁以上1890元。另外,广州、深圳等城市,一种是按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比例挂钩,一种是按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一定比例进账,深圳是按缴费基数的60%进账8.05%;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是按个人基本养老金一定比例增加,青岛是4.5%,但最低不低于80、90元。
医保门诊互助机制实施后,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缴存比例按照实施年度前一年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的2%左右确定,而且像北京、上海等一般不调整,这是全国统一的,比如山东省就统一70岁以下100元,70岁以上125元,很多退休人员的缴存额度都增加了。
总体来看,医保门诊互助机制的推行,能更好地体现医保制度集中资金救助大病的宗旨,完善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对全社会都是十分有利的。#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解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