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连续涨停、大幅溢价之后,“疯狂”的沙特ETF终于暂时平静下来。
7月18日,南方基金旗下南方华夏沙特ETF(QDII)和华泰柏瑞南方华夏沙特ETF(QDII)结束连续两天涨停,跌幅分别为-6.66%和-7.08%。
但今年跨境ETF高溢价的炒作似乎从未停止,从美国、日本股市到欧洲的法国市场,这种高溢价炒作风如今已经蔓延到了中东地区。
是谁在炒作高溢价?在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季哥得到了答案:高频私募和团购散户。
事实上,就在沙特ETF暴涨的两天前,市场上就流传着“私募公司依靠硬件提高订单提交速度,从而垄断沙特ETF认购”的谣言。
据流传的版本:ETF认购是先到先得,看谁的申请最先到达交易所。据说有些私募公司用硬件加速提交订单的速度……从而垄断了沙特ETF的认购。
对此,一位ETF基金经理表示:“不太可能。因为申购单是券商向交易所提交的,券商的申购单也是同时随机分配的。”不过跨境ETF的申购门槛很高,很多都是50万、100万起步,所以不是硬件问题,而是钱的问题。
虽然上述传言并不属实,但部分量化私募基金依托高频交易策略,确实在沙特ETF的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点也得到了上述ETF基金经理的证实:沙特ETF中私募交易占比确实不低。
据了解,部分量化私募基金近年来加大了对ETF基金等工具性产品的投资,并衍生出多种策略。特别是在跨境ETF的炒作上,量化私募基金的操作更加灵活。这是因为跨境ETF支持T+0日内交易,且成本较低,与高频交易的需求相符。
高频交易可以通过快速进入和退出大量买卖订单,在短时间内增加市场交易量,从而表面上增强市场流动性。
但这种流动性通常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一旦市场出现波动,高频交易的快速清算可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市场流动性快速枯竭,从而进一步加大市场波动性。
以7月18日为例,沙特ETF振幅接近20%。
除了量化私募,联合起来的散户投资者是参与沙特ETF炒作的另一股力量。
从沙特ETF投资者结构全景看,吉格看到,散户投资者占比超过70%。
散户的热情从一些投资者交流平台可见一斑,大量散户对沙特ETF发表了各种看法,一些ETF玩家甚至创建了微信群,一些“大V”经常在群里秀自己对沙特ETF的操作,引发群内跟风炒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股炒作风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行业秘密。
业内人士表示,跨境ETF的炒作存在系统性。
第一,造成溢价过高。一般来说,造成溢价的最直接原因是其跟踪的指数在过去一段时间表现非常出色,激发了投资者强烈的配置热情。短期内,资金迅速涌入跨境ETF,从而形成溢价现象。跨境ETF的T+0交易机制和额度限制,进一步增加了高频交易的可能性,因此这种溢价空间不断被拉高,从而形成高溢价。
二是煽动情绪。高溢价产生后,可以解读为对这个机会的乐观预期,以及投资者继续追捧的理由,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比如上文提到的“大V”在群里发自己的操作,引发散户成群入市。这时候,一些提前埋伏的资金就可以高价派发,获利了结。
最后就是资金的博弈。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你会发现,当这些跨境ETF的日交易量和换手率达到或者超过一定数量和比例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快速扩容的阶段。这时候一些大资金就会入驻这一类型的产品,通过交易,把原有的投资者和具备一二级套利能力的投资者“淘汰”掉。之后就变成了以高溢价率水平获取筹码的投资者之间的交易。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