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间倒回6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捷途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作为“生不逢时”的典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勇在回忆捷途的发展历程时,几乎找不到任何“好词”。“不容易”、“手气不好”都是他对捷途发展的描述。就连年销20万辆的生存线,也一度对捷途形成压力。
但很显然,捷途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已经突破了所谓的“生存线”,一开始的烂牌,如今打得如鱼得水。值得注意的是,从近三年的销量来看,捷途汽车的销量增速呈爆发式增长,从2021年的17.9%到2023年的75%,再到今年上半年的98.9%。“捷途速度”越来越快,SUV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8个月同比增长。
而且,捷途汽车的增速甚至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处于风口浪尖的造车新势力。相比之下,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上半年的交付量增速分别为60.2%、26%、35.84%。凭借恐怖的增速,作为SUV市场的“后来者”,捷途汽车今年1月和6月的销量均突破4.2万辆。这一数字已经逼近SUV市场的老牌劲旅哈弗(6月销量4.7万辆)。有理由相信,捷途汽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
捷途为何能成为增速最快的新锐SUV品牌?为何能在车市严重内卷的2024年逆势崛起?为何它的增速能超越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销量也逐渐逼近老牌劲旅哈弗?在我看来,“旅行⁺”战略赋予了捷途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市场同质化的背景下走出了场景化、个性化的道路,而当延伸到“越野”领域时,更是绽放出了更强劲的生命力。捷途越野旅行系列月销突破2万台,就是最好的印证。
还有就是够快。在宣布发展混动之后,捷途汽车的混动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捷途汽车对于社会热点的响应也十分及时,接手了村超等一系列流量“发家”;同时,捷途汽车的门店建设速度也让人震惊。这些速度都体现了捷途汽车在效率和体系能力上的实力。
按照规划,捷途今年的目标是年销50万辆,现在看来,目标达成率接近45%,达成目标的概率很大。用李学勇的话来说,捷途汽车已经从一个跟随者,逐渐变成了一个超越者。
“⁺”让捷途跑出“捷途速度”,捷途逐渐成为领跑者
捷途诞生于2018年,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第一次下滑,随后疫情、芯片短缺、价格战等接踵而至。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市场环境对捷途就从未友好过。然而捷途却逆势增长,从上半年销量、月销4万余辆来看,已逐渐成为市场的“超越者”。
说到底,无非是捷途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符合市场需求的道路。在捷途高速成长的过程中,“⁺”战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基于人、车、场景相结合的产品策略体系的前瞻性布局,立足于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变化,迎合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这种场景化、个性化的造车方式,在同质化的汽车市场独树一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场景化造车方式在越野文化兴起的背景下,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23年9月,捷途旅行家作为轻型越野SUV上市,凭借“方盒子”造型和安全、动力、舒适等优势,在国内SUV市场一炮走红。今年6月,旅行家销量达16205辆,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捷途越野旅行系列总销量达20761辆,占比49.4%,成为“捷途速度”第一增长引擎。
这也体现了捷途“出行⁺”战略对市场的洞察和前瞻。当然,“出行⁺”战略不单指产品,还包括服务和生态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莫过于“捷途站”,捷途汽车已建成840+捷途站。这些站是捷途汽车“出行⁺”战略落地的重要触点,涵盖了吃、住、行、车检等全方位服务。其中,在旅行爱好者的圣地G318沿线,捷途汽车已建成151座捷途站,实现平均每50公里就有一座捷途站。
正是这种对出行场景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让捷途用户在出行中,仿佛就在转角处遇到“家”,轻松出行。于是你会发现,捷途同样拥有一大批不依赖“越野车”享受出行生活的家庭用户。截至目前,以大空间著称、定位家庭出行的捷途X70、X90系列累计销售13310台,连续26个月销量破万,成为20万元以下大七座SUV销量冠军。
此外,作为出行生态建立的忠实支持者,捷途目前已有145家生态联盟单位,覆盖酒店、服装品牌、改装品牌、餐饮等多个环节,让捷途用户在出行过程中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有趣的是,通过生态合作,捷途总能给用户带来惊喜,比如前不久与王老吉联名推出的哲尔根凉茶饮料,喝起来清凉醉人,给用户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专注于出行轨迹的捷途虽然生不逢时,但凭借符合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强大的实力,成为市场的领跑者。然而,“捷途速度”的背后,还有更多。
内向型抗击内卷化 “捷途速度”不仅仅体现在销量上
内卷化是当下汽车行业的高频话题,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避开。应对内卷化,捷途汽车的态度是“以内卷战内卷”,用学习+行动来对抗焦虑。捷途品牌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张春伟曾说,“我们的内部团队要求自己向内看。因为外部的竞争其实很难掌控,其他品牌降价、上新品、搞新营销策略,除了努力,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捷途一直在向内看,对抗内卷化。”
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捷途汽车在对自己要求效率。而这一点在捷途汽车过往的发展历史中也不难发现。以汽车品牌视为生命线的渠道为例,捷途体验中心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了600多家全新形象体验店。今年以来,捷途汽车在新能源渠道的速度更是惊人。自2023年11月14日发布新能源系列以来,捷途山海以每天1.8家的速度,在6个月内完成了317家形象店的布局,比友好品牌快了4倍多。彰显了捷途汽车的系统化运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尝试直播卖车的品牌,一个以“白+黑”模式卖车闻名的品牌,一个能稳稳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服务的品牌,捷途经销商也会不定期自发组织交流学习。所有经销商每年都会外出学习交流,平均每家门店约3次。比如深圳等地的很多优秀经销商都去南宁、鄂州、岳阳、台州等地学习,甚至多达5-8次/年;新疆的经销商带领管理团队到门店与捷途优秀经销商一起学习,去年的差旅学习费用就近100万;捷途的优秀经销商也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路径。可以说,捷途营销最大的底气就是学习和迭代的能力,不仅得到了经销商的认可和支持,也充分锻炼和提升了捷途的终端销售能力。 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捷途的运维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捷途的产品投放也雷厉风行。自去年11月捷途山海新能源系列发布以来,捷途在插电混动方面的规划迅速成型,可以看到捷途旅行家上市仅半年,捷途混动版就已上市。在山海T2上市的同时,捷途轻型越野电混SUV山海T1、全场景智能越野超级混动SUV山海T5、水陆两栖山海T7以及全地形旅行越野皮卡山海P5等均同期亮相,迅速形成了全面的新能源旅行越野产品矩阵。
不难看出,背靠奇瑞的捷途在技术和设计上有着扎实的基础,否则也不会如此高效地推出新车。而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和越野车类别的快速崛起,捷途的效率显然更容易受益于细分市场的变化。
作为行业生不逢时的典型,捷途成为“超越者”并非偶然,而是“⁺”战略的正确引领和捷途对战略的长期坚持,让捷途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总能直击更具活力的细分市场。当然,从其渠道铺设效率、新品上市效率来看,这种高效运营的能力也是捷途在市场上跑赢大盘的关键。以捷途目前的增速来看,很有可能很快就能成功超越哈弗这个老牌强队。同时,捷途今年50万辆的年销量和2026年百万销量的目标也在向它招手。
根据乘联会数据,上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984.1万辆,同比增长3.3%。在行业内卷、价格战激烈的背景下,车市增长仍然比较有限。不过,在这样的行业形势下,有一家汽车企业脱颖而出——捷途汽车。2024年上半年,捷途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达到1亿辆。同比增长近100%,远超行业整体增速。
如果把时间倒回6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捷途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作为“生不逢时”的典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勇在回忆捷途的发展历程时,几乎找不到任何“好词”。“不容易”、“手气不好”都是他对捷途发展的描述。就连年销20万辆的生存线,也一度对捷途形成压力。
但很显然,捷途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已经突破了所谓的“生存线”,一开始的烂牌,如今打得如鱼得水。值得注意的是,从近三年的销量来看,捷途汽车的销量增速呈爆发式增长,从2021年的17.9%到2023年的75%,再到今年上半年的98.9%。“捷途速度”越来越快,SUV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8个月同比增长。
而且,捷途汽车的增速甚至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处于风口浪尖的造车新势力。相比之下,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上半年的交付量增速分别为60.2%、26%、35.84%。凭借恐怖的增速,作为SUV市场的“后来者”,捷途汽车今年1月和6月的销量均突破4.2万辆。这一数字已经逼近SUV市场的老牌劲旅哈弗(6月销量4.7万辆)。有理由相信,捷途汽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
捷途为何能成为增速最快的新锐SUV品牌?为何能在车市严重内卷的2024年逆势崛起?为何它的增速能超越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销量也逐渐逼近老牌劲旅哈弗?在我看来,“旅行⁺”战略赋予了捷途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市场同质化的背景下走出了场景化、个性化的道路,而当延伸到“越野”领域时,更是绽放出了更强劲的生命力。捷途越野旅行系列月销突破2万台,就是最好的印证。
还有就是够快。在宣布发展混动之后,捷途汽车的混动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捷途汽车对于社会热点的响应也十分及时,接手了村超等一系列流量“发家”;同时,捷途汽车的门店建设速度也让人震惊。这些速度都体现了捷途汽车在效率和体系能力上的实力。
按照规划,捷途今年的目标是年销50万辆,现在看来,目标达成率接近45%,达成目标的概率很大。用李学勇的话来说,捷途汽车已经从一个跟随者,逐渐变成了一个超越者。
“⁺”让捷途跑出“捷途速度”,捷途逐渐成为领跑者
捷途诞生于2018年,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第一次下滑,随后疫情、芯片短缺、价格战等接踵而至。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市场环境对捷途就从未友好过。然而捷途却逆势增长,从上半年销量、月销4万余辆来看,已逐渐成为市场的“超越者”。
说到底,无非是捷途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符合市场需求的道路。在捷途高速成长的过程中,“⁺”战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基于人、车、场景相结合的产品策略体系的前瞻性布局,立足于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变化,迎合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这种场景化、个性化的造车方式,在同质化的汽车市场独树一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场景化造车方式在越野文化兴起的背景下,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23年9月,捷途旅行家作为轻型越野SUV上市,凭借“方盒子”造型和安全、动力、舒适等优势,在国内SUV市场一炮走红。今年6月,旅行家销量达16205辆,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捷途越野旅行系列总销量达20761辆,占比49.4%,成为“捷途速度”第一增长引擎。
这也体现了捷途“出行⁺”战略对市场的洞察和前瞻。当然,“出行⁺”战略不单指产品,还包括服务和生态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莫过于“捷途站”,捷途汽车已建成840+捷途站。这些站是捷途汽车“出行⁺”战略落地的重要触点,涵盖了吃、住、行、车检等全方位服务。其中,在旅行爱好者的圣地G318沿线,捷途汽车已建成151座捷途站,实现平均每50公里就有一座捷途站。
正是这种对出行场景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让捷途用户在出行中,仿佛就在转角处遇到“家”,轻松出行。于是你会发现,捷途同样拥有一大批不依赖“越野车”享受出行生活的家庭用户。截至目前,以大空间著称、定位家庭出行的捷途X70、X90系列累计销售13310台,连续26个月销量破万,成为20万元以下大七座SUV销量冠军。
此外,作为出行生态建立的忠实支持者,捷途目前已有145家生态联盟单位,覆盖酒店、服装品牌、改装品牌、餐饮等多个环节,让捷途用户在出行过程中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有趣的是,通过生态合作,捷途总能给用户带来惊喜,比如前不久与王老吉联名推出的哲尔根凉茶饮料,喝起来清凉醉人,给用户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专注于出行轨迹的捷途虽然生不逢时,但凭借符合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强大的实力,成为市场的领跑者。然而,“捷途速度”的背后,还有更多。
内向型抗击内卷化 “捷途速度”不仅仅体现在销量上
内卷化是当下汽车行业的高频话题,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避开。应对内卷化,捷途汽车的态度是“以内卷战内卷”,用学习+行动来对抗焦虑。捷途品牌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张春伟曾说,“我们的内部团队要求自己向内看。因为外部的竞争其实很难掌控,其他品牌降价、上新品、搞新营销策略,除了努力,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捷途一直在向内看,对抗内卷化。”
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捷途汽车在对自己要求效率。而这一点在捷途汽车过往的发展历史中也不难发现。以汽车品牌视为生命线的渠道为例,捷途体验中心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了600多家全新形象体验店。今年以来,捷途汽车在新能源渠道的速度更是惊人。自2023年11月14日发布新能源系列以来,捷途山海以每天1.8家的速度,在6个月内完成了317家形象店的布局,比友好品牌快了4倍多。彰显了捷途汽车的系统化运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尝试直播卖车的品牌,一个以“白+黑”模式卖车闻名的品牌,一个能稳稳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服务的品牌,捷途经销商也会不定期自发组织交流学习。所有经销商每年都会外出学习交流,平均每家门店约3次。比如深圳等地的很多优秀经销商都去南宁、鄂州、岳阳、台州等地学习,甚至多达5-8次/年;新疆的经销商带领管理团队到门店与捷途优秀经销商一起学习,去年的差旅学习费用就近100万;捷途的优秀经销商也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路径。可以说,捷途营销最大的底气就是学习和迭代的能力,不仅得到了经销商的认可和支持,也充分锻炼和提升了捷途的终端销售能力。 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捷途的运维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捷途的产品投放也雷厉风行。自去年11月捷途山海新能源系列发布以来,捷途在插电混动方面的规划迅速成型,可以看到捷途旅行家上市仅半年,捷途混动版就已上市。在山海T2上市的同时,捷途轻型越野电混SUV山海T1、全场景智能越野超级混动SUV山海T5、水陆两栖山海T7以及全地形旅行越野皮卡山海P5等均同期亮相,迅速形成了全面的新能源旅行越野产品矩阵。
不难看出,背靠奇瑞的捷途在技术和设计上有着扎实的基础,否则也不会如此高效地推出新车。而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和越野车类别的快速崛起,捷途的效率显然更容易受益于细分市场的变化。
作为行业生不逢时的典型,捷途成为“超越者”并非偶然,而是“⁺”战略的正确引领和捷途对战略的长期坚持,让捷途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总能直击更具活力的细分市场。当然,从其渠道铺设效率、新品上市效率来看,这种高效运营的能力也是捷途在市场上跑赢大盘的关键。以捷途目前的增速来看,很有可能很快就能成功超越哈弗这个老牌强队。同时,捷途今年50万辆的年销量和2026年百万销量的目标也在向它招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