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除了食用的石油之外,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还受到更“有毒”的东西的困扰。
无处不在的“串串房”,成为年轻人步入社会最大的陷阱。
“串串房”源于川渝方言,指房东买下房产用于投资,自己不住,然后卖给租房平台作为“伪精装修”房屋出租。
串串屋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却暗藏大坑:甲醛、苯、TVOC等致癌物质超标。
网络上,不少人透露搬进新家后,出现了嗜睡、咳嗽、乏力等症状,不少人甚至出现严重脱发、全身起疹子等症状。
2024年3月,一名来杭州打工的00后女孩,工作多日后被确诊罹患白血病,怀疑因租住“串房”所致。
一位专业甲醛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网上透露,市场上流传的房间甲醛含量比想象中的要高很多。
据新华网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有2.6亿人租房,预计到2027年,我国租赁住房规模有望达到2.8万亿。
租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串串房”提供了良好的滋生土壤。
在外打工不易,频发的“跳房”事故让无数租客的打工生活蒙上阴影。
“不知疲倦”的川川芳背后是谁在发财?
由于弦乐空间,
2.6亿人彻夜难眠
租房的人越多,“跳槽”的焦虑就越普遍。
其实,出租屋的甲醛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地下室清理、隔断房间改造之后,相通房间的危害才逐渐凸显出来。
人们对于“串串坊”担忧的最大原因,在于它无害的外表。
网上曝光的串串房,一眼望去都是干净整洁、装修精致、设计时尚的出租屋。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不仅你收藏夹里的“梦想房间”有串房的嫌疑,就连你自己的家也未必能逃脱串房的怀疑。
为了避免被甲醛腌制、“带癌上班”,租客们又发展出一门新学科:“鉴别学”。
识别的第一步,是确定房屋装修风格的关键词:
INS风、北欧风、禁欲风、工业风……基本都是高危雷区,因为装修够简约,便宜的家装也有可乘之机。
家居装潢的细节也充满线索。
单色图案的落地窗帘、崭新的雪白衣柜、亮到能反射光线的地砖、与宜家同款风格的桌椅……它们十有八九都与房间流媒体生活方式有关。
还有落入陷阱的租客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租房前最好先和小区物业、保安搞好关系,或许能从他们口中套出一些情况,确认一下这套房子是不是骗局。
随着对“侦探科学”的了解越深入,房客们的焦虑感也越发强烈。
很多租客会发现,看了太多的指南之后,自己租房的意愿越来越小,甚至自己的家也变得越来越像烤肉串。
租客们患上集体PTSD,疯狂上传自己家的照片到网上验证是否被“刷房”,似乎只要出租屋稍微干净一点,就逃不过“刷房”的魔爪。
网友无奈表示“我根本就不记得正常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了”。
尽管年轻人绞尽脑汁寻找“跳房”的借口,但黑房东总能找到办法。
有租客发现,新家虽然装修简单,但家具家电都显得比较老旧,空调上甚至都贴满了浆糊,即便是拜访其他租客,估计也已经经过了不少以前租客肺里的过滤。
但住进之后,租客对房间进行检测,发现房间内的甲醛含量仍然超标。
最后,我在网上一搜,发现很多房东为了假装自己不是误租房子,会故意购买一些二手旧电器,营造出“老房子”的假象。
有租客还总结了自己租房绝对不会遇到的三件事:地暖、中央空调、无主灯。
原因很简单,这三个装修项目每一个都很有价值,出租屋里有这些配置,那一定是房东有意住的房间,肯定不会在装修上偷工减料。
但有了这些硬件,租金自然也不便宜,资金有限的租客也只能望洋兴叹。
无奈之下,很多租客为了“避免被上门”,只好搬进租金便宜的破旧老旧房屋,每天要与潮湿的下水道、蟑螂、白蚁做朋友。
生活在令人厌恶的地方至少比生活在有生命危险的地方要好。
年轻人的“尊重”,
为了支撑这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灰色产业
房间甲醛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据数据分析,夏季中国家庭甲醛超标率高达52.2%,出租屋是重灾区。
即使甲醛危害已被大家熟知,但串串房依然有生存的空间,主要就是精准击中了几个点。
第一点是租客追求的“尊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厌倦了白天辛苦工作的劳累,也不甘于晚上在几平米的小家里受苦。
据《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调查显示,如今租房者对于租赁房屋“品质”的要求提升了34%。
一套装修精致、位置合理、价格适中、可拎包入住的串串房,不仅足够便捷,还能为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串串房”住房骗局不仅攻击租客的尊严,也打击房东的“懒惰”。
租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房东需要亲自完成联系租客、装修、采购、签合同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
据《蓝皮书》统计,70%的房东会将自己的房屋委托给中介机构进行管理。
但将房子交给大型中介机构,会存在长期空置、中介费过高等风险。
患有“懒惰”的房东会把所有事情委托给大量小代理商和二房东。
不少亟待拯救的老旧、残破、烂尾的房子,成了二房东施展房屋链接魔法的地方。
这些经营串房的职业“从业者”主要看中的就是串房带来的巨额利润。
据统计,经过“精装修”的房屋租金往往比原有租金高出30%至50%,租金5000元的破旧老旧房,装修后甚至可以租到8000元。
一位住共享住房的网友发现,在前一位租客搬走后,中介对隔壁的房子做了快速装修,租金立刻上涨了800多元。
经过二次装修出租的房屋约占租赁市场的50%。
装修价格越便宜,出租房屋的利润率就越高。
有的分房东会和专门的装修公司合作,为连栋房提供装修、配置服务。
对于装饰行业来说,制作一套串房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墙壁刷着廉价的油漆或只是简单地贴上墙纸;家居陈设使用仅经过轻微拼接的廉价面板;有的装修甚至使用了低质量的电线,无法为大功率电器供电。
墙上的油漆、贴壁纸用的胶水、廉价的板材等都是公认的“甲醛炸弹”,甲醛释放量甚至可以维持数年。
据业内人士介绍,改造一套破旧小户型至少需要4万多元,如果按照租金溢价率计算,出租不到两年就能收回投资。
一般一套连栋房的租约期限为5年左右,按照上述计算方式,5年下来二房东就能净赚十几万元。
串串房的陷阱不止一个,由于装修比较廉价,房间经常需要维修。
有些装修公司会主动跟二房东达成协议,为租客提供维修服务,由于租客大多比较年轻,容易沟通,维修工作既轻松又有利可图,因此可以赚到不少钱。
很多刚刚租房的年轻人以为自己遇到了好心人,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跳房的泥潭无法自拔。
久而久之,围绕串串坊就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
一些机构在宣传时,会详细列出串串房从收购到出租每一个环节能够榨取的“利润”。
按照某机构的说法,从收购房子到出租,一套房子“串起来”之后,每年盈利几万不是梦,有的老手入行6、7年,收入就几千万了。
租客和房东共同追求的“尊严”,让二房东、房贩的钱包鼓了起来。
串房的隐患远不止甲醛
对于“房骗”的受害者来说,维权比除甲醛更难。
很多维权人士以民法典第731条作为维权的理论基础。
法律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即使承租人在签订合同时知道租赁物不符合质量标准。”
很多租客在网上得知自己租的是多居室公寓后,立即冲上去与房东争辩,但往往陷入第一个陷阱:难以察觉。
如果要证明自己租的房子是“串川房”,单靠网友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数据来证明。
很多人都说自己买的甲醛测试纸好,但是测试纸的准确性比较有争议,房东肯定不会认可。
曾经有一位租客在第一轮诉讼中就被房东反驳说“检测无效”,最后不得不花钱请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报告,让房东无话可说。
但专业检测机构不是可以随意聘请的。
甲醛检测机构必须取得CMA资质,甲醛鉴定需要在房间内多个位置取样,检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且费用昂贵,单次检测费用在500至1000元之间。
很多上班族在这个阶段选择放弃,只能在家里贴满绿色的常春藤、整夜开着窗户,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甲醛的危害。
拿到检测报告仅仅是检测,接下来你还会面临第二大陷阱:起诉难度。
当租客陷入陷阱并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他们发现自己面临着房东、二房东、装修工、中介甚至物业管理公司之间无休止的推卸责任。
二房东、中介和装修工的身份往往不明确,所以租户无法找到起诉的对象。
当租客向二房东维权时,二房东只是大言不惭地说:“从起诉、调解到立案、上法庭,中间有的是时间,我有时间陪你。”
有的房东甚至会因为房客的投诉和维权而反目成仇,以房客扰乱日常生活为由起诉房客。
一位成功维权的租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发现落入陷阱到成功维权,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经过两次法庭听证,但最终只拿回了应得的租金、押金、检测费等基本开支。
不是所有人都固执己见,大部分租客都会忍气吞声,不仅索赔困难,也无法阻止串房的持续流转。
加强监管是租赁行业亟待采取的严厉措施。
只有明确责任,简化起诉程序,才能让住户更有信心向“川川屋”寻求赔偿,才能斩断“川川屋”的循环。
事实上,这并非第一次发生与换房有关的事故。
2018年,针对年轻人的住房租赁平台自如就发生过与此次如出一辙的“挂房事件”。
某互联网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在自如租住期间,因甲醛中毒罹患白血病去世,此事引起轩然大波,网上对自如的批评一片。
最终,事件以自如CEO亲自道歉而告终。为了维护租客权益,自如更新了免费空气质量检测、无条件退租等政策。
自如是一家大公司,租户维权相对容易,但在二房东混杂的市场中,更多租户无力维权,只能在房转房中挣扎。
就因为“安居乐业”这一句话,无数打工者被无良房东背叛,面对租房行业这只“吸血鬼”,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才能除掉这只毒瘤。
您的健康和您的钱包,两者都不应被忽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