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以来,国内外数十家新老搜索玩家纷纷布局AI搜索。近日,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业务集团旗下Quark也升级了“超级搜索框”。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AI搜索被业界视为第一个可以大规模落地的大规模模型应用方向。这家美国AI搜索引擎的明星创业公司估值高达30亿美元,不仅获得软银愿景基金青睐,就连 CEO黄仁勋都表示“几乎每天都在用它”;国内数十家厂商也加速进入AI搜索赛道,不少玩家优势明显。但AI搜索的商业化路径还有待跑通,普及率有待提升,还面临用户使用习惯改变等挑战。
新老搜索企业纷纷向超级应用迈进
“AI搜索是大家看到的第一个可以大规模落地的方向,因为搜索引擎之前商业化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再加上它已经出来了,基本上是硅谷拿到资金最多、估值最高的AI应用,相当于AI搜索在美国已经有了对应的东西。”海螺AI前产品经理、AI科技自媒体“橘子汽水店”老板冯磊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财联社记者查阅,去年8月,昆仑万维(.SZ)推出了国内首个融入大语言模型的搜索引擎天工AI搜索。目前,百度、腾讯、夸克、知乎、360(.SH)、米塔等均已推出AI搜索产品,部分产品取得明显进展;甚至硬件厂商也将AI搜索能力作为主打卖点之一,如魅族新版Flyme AIOS、荣耀首款AI PC Pro 16均支持AI搜索功能。
财联社记者近日从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部获悉,Quark 7.0 AI搜索框集成了智能答题、智能创作、智能总结三大能力。仅6月份,高考季,Quark AI高考搜索使用量就超过1亿次。此外,号称中国版的秘塔AI搜索也备受关注,上线不到两个月,访问量就突破百万。
IDC中国研究总监陆艳霞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大模型能力确实可以很好支撑一些搜索场景需求,如果布局得当,有望成为超级APP。”
陆艳霞预计,相比于传统引擎,AI搜索应该是一站式、全方位解决某个场景的搜索问题,并且能够直接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不少厂商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夸克以AI搜索为核心,推出了一站式AI服务,旨在提供从检索、创作、汇总,到编辑、存储、分享的信息服务。天工AI的做法,也是在AI搜索能力的基础上,向着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应用迈进。
在冯磊看来,最终的市场格局可能并不是一家独大,而是每个产品都会有自己的AI搜索。
此外,他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大型模型厂商在AI搜索上可能不具备那么绝对的优势,因为AI搜索一部分是模型能力,一部分是网页。”
他认为,百度、360等传统搜索引擎,微信、小红书等私域,比大型模型厂商更有优势。以夸克为例,在数据方面,其在知识、体验、健康、问题等领域积累了数据;在应用场景方面,其在通用搜索和健康、教育、文档等垂直领域场景积累了经验。
商业化路径尚未走完,渗透率有待提升
“目前可以说商业化是可能的,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非常明确的情况。”冯磊这样描述目前AI搜索商业化的现状。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AI搜索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订阅制和广告制,米塔AI搜索以“无广告、直接结果”作为口号。
卢艳霞称,“如果AI搜索免费,这些公司就很难生存了,毕竟大模型推理的算力层成本也很高,不收费就得找其他模型,再去做广告营销就又回到之前的搜索引擎应用了,如何收费合适现在还不清楚。”
不过,冯磊告诉记者,“大模型推理算力的成本比去年已经下降了几十倍,而且还会继续下降,所以大模型的成本其实不是问题。”
除了商业模式之外,AI搜索还面临诸多挑战:在使用习惯上,用户仍然习惯于使用现有的搜索引擎;大模型搜索的渗透率也有待提高。
“大模型搜索应用都有自己的用户画像,一般以高学历群体为主。目前整体AI应用APP的月活跃用户可能不到5000万,而真正的搜索引擎数量肯定在几亿。从目前的普及率来看,在推广到大多数人之前,还有很多认知工作要做。”陆艳霞说。
此外,据冯磊介绍,AI搜索基本已经接入互联网,但用户在聊天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AI搜索”。例如,其AI搜索主要针对有复杂档案需求的知识型工作者,而这一群体仅占总搜索需求的1%-2%。
值得注意的是,有用户认为,当前不少AI搜索产品在形式上更接近传统搜索,网上也有“AI搜索是传统搜索的壳”的质疑声。
冯磊告诉记者,目前唯一比较接近的部分就是输入框,“其实最好的交互就是简单的问答,只是我们需要一些来源或者网址,给用户一些过渡。(因为)模型也会有错觉,用户对新产品的信任度比较低,所以需要一个过程。”
在用户需求方面,夸克产品经理郑思寿表示,信息检索、创作、摘要一直是核心需求,他透露,在多模态交互、内容生态构建、多终端融合等方面,产品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