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头部酒企加码年份酒赛道重建价值体系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日,五粮液(.SZ)、舍得酒业(.SH)等纷纷宣布在陈年酒方面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包括洋河股份(.SZ)、金沙酒业等知名酒企也将陈年酒作为重点企业战略推进。在业内人士看来,存量竞争下,白酒概念时代已经过去,酒企希望通过陈年酒重塑消费者信任与价值体系,但陈年酒规则的强制性仍有待完善。

葡萄酒公司正在大力开发陈年葡萄酒

近日,舍得酒业公布了陈酒战略2.0,并发布了行业首个《坛藏陈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为陈酒市场再添砝码。记者注意到,该团体标准明确了浓香型坛藏陈酒的概念,以及生产、检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环节,并规定了坛藏陈酒的最低基酒年份,要求不少于5年。

7月初,五粮液还宣布推出经典五粮液全系列产品,同样瞄准高端陈年酒市场。据悉,经典五粮液全系列产品包括经典10年、20年、30年、50年等产品,分别对应10年、20年、30年、50年的基酒。

此前,洋河股份、金沙酒业也将年份酒战略作为重点战略之一。今年4月,洋河股份公布醇香绵长年份酒战略,推出梦之兰手工10级、15级、20级产品,均为对应年份的原酒。华润酒业旗下金沙酒业、景芝酒业则加入中国酒业协会真年份酒计划,将相关产品列为核心销售产品。

陈年酒的概念在白酒行业并不陌生,陈年酒市场在2000年前后迅速升温。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年酒虽然属于白酒的高端产品线,但大多都是概念产品,酒瓶上标注的很多都是产品名称或者数字概念,并没有透露真正的基酒年份,这与老基酒成本较高有关。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头部酒企加码年份酒赛道重建价值体系插图

独立葡萄酒评论家肖竹青表示,老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熟,资金成本非常高,所以以前大部分酒庄不会大量出售老酒,比如15年的基酒大多作为调酒来勾兑。

但从今年各酒企推出的陈年葡萄酒产品来看,大多都比较“正经”,基酒年份体现得比较明显。

重塑高端白酒价值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俗话说“酒越陈越香”,国内消费者对“陈酒”情有独钟,酒企纷纷加大对陈酒的投入,希望以此重建消费者信任与高端白酒的价值体系。

以往白酒企业主要通过打造高端品牌、凸显名酒产品的稀缺性、设定相应的高价位来建立价值体系。但近年来,随着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消费者也回归“价格理性+消费理性”,白酒市场竞争逐渐进入品质、品牌时代。

近年来,白酒产量持续下滑,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449.2万千升,较2018年的871.2万千升减少近一半,市场呈现强分化、集中化的格局。

在此前的行业活动中,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中国白酒的稀缺时代已经过去,品牌时代已经到来,白酒行业需要解决的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信任矛盾,也就是产品与消费者的信任矛盾。

圣楚集团董事长王朝成也认为,当前高端白酒市场受经济和消费群体双重影响,少喝酒、喝好酒已成为行业共识,如何用更高品质的产品,尤其是以消费者简单直观的方式提供好酒,成为各家白酒企业的关键竞争策略。

另一方面,在白酒存量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老酒品类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白酒企业也看重其中的增量机会。

今年1月,京东超市与中国酒业协会联合发布《2024年陈年酒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国内陈年酒市场交易额近年来快速增长,10年来均保持20%左右的增速。目前,中国陈年酒市场交易规模已超1000亿元,未来5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

葡萄酒行业分析师蔡雪飞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国内葡萄酒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需要维持业绩增长,主要通过两大路径:国产化和产品结构升级。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年份酒,希望提升产品溢价率,从而提升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葡萄酒企业不断加大对陈年葡萄酒的投入,但陈年葡萄酒品类依然并未受到相关强制性规则的保护。

此前,中国酒业协会曾发布《陈年白酒团体标准》,包括此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窖藏陈年白酒(高档调味酒)》,均为团体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在欧美市场,陈年白酒的年份标注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

但在蔡学飞看来,虽然陈年白酒强制标准问题仍未解决,但在中心化的市场格局下,虽然头部白酒企业在推动建立团体标准,但也能建立差异化,对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