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国家首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早在2004年,也就是文博会诞生的那一年,就确立了“文化立市”的战略,这两件事都是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大事。
20年后,年轻的深圳已成长为一座文化名城,文博会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业第一展”。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10年至2022年,深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512.6亿元增长至2462.03亿元,占GDP比重由5.35%提升至7.58%。2023年统计快报显示,深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369家,比上年增加226家;营收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营业收入11007.95亿元,占全省49.0%、全国8.5%。
深圳很年轻,但年轻的深圳已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中心。
(来源:)
据深圳市社科院、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深圳市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文化产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国约18.5%、全省约41%。
与国内其他城市不同,深圳对于此次文博会有自己的理解,是文化与科技、是文化与创意、是文化与新消费。
纵观参展的企业,阵容之豪华,着实让人羡慕。
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在本届文博会上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华策影视、歌华传媒、中影、华强方特、华侨城集团等顶级文化企业在文博会上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影视、中国IP的勃勃生机。
咪咕文化、京东、字节跳动、小红书等数字文化企业,以及茅台文旅、蔚来汽车等跨界融合项目齐聚文博会,展现出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在文化领域更是锐意进取。
本届文博会期间,举办了100多场创新项目和新产品发布会,创历史新高。
中影集团、安东投资、永盛动漫、华侨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澳创新中心等多家机构和企业在文博会上举办“首展”“首发”“首秀”,彰显文博会的文化产品首发秀地位。
广东人爱吃,粤菜博大精深,如此爱吃的广东人,自然也会让文博会上有吃的。
2024年,本届文博会将首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展区。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在12号厅,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美食恭候宾客:周村芝麻糕、德州扒鸡、五芳斋粽子、老万城酸梅汤、澳门牛肉饼、天水麻辣火锅、兰州拉面、霍州年糕、山西运城羊肉汤、二里烧鸡、牛庄馅饼、德氏冰淇淋、耒阳刮皮、樟树贡酒、平湖酒酿、狗不理馒头、糖饺、臭豆腐、淮江糖膏……“舌尖上的非遗”,没有吃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一座科技城,怎能不体现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本次文博会首次开辟“游戏电竞展区”,完美世界、三七互娱、中国手游、上海米哈游等平台均携最新力作亮相。
这些名字听起来很令人兴奋,年轻人可能会为之疯狂。
美丽中国让世界疯狂
细雨无声,相较于GDP、汽车、手机等硬科技产品,承载文化的服饰和物品往往更容易被世界接受,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也让世界看到和谐美好的中国形象。
美是世间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最容易理解,也最能令人耳目一新。
马面衣、马裙作为中国古代的“俗服”,随着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在21世纪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片来源:新京报)
不仅中国,全世界都为马面裙疯狂。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刊文《马面裙让曹县再次成为宇宙中心?》
2023年,曹县汉服年销售额突破70亿元,今年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饰销售额就达3亿元。今年初,曹县的汉服工艺和马面裙的网红效应,让这座山东小城再次脱颖而出。
本次文博会上,除了马面裙等热销文化产品外,我们还看到更多隐藏的珍品,代表了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首次设立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汇集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业局、北京市工艺美术局、景德玉庆、自在、雪谷等代表性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
见证大国外交的国礼,有《丝路神马》景泰蓝摆件、《春满园》景泰蓝赏瓶、《金兰绽放》花丝镶嵌手把盒……这些璀璨夺目的当代国礼艺术品,将在文博会上与你我一同见证中华文化的辉煌与荣耀。
2024年在央视春晚演出、海内外好评如潮、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及相关文创也亮相文博会“文创中国”展区。“文创中国”展区以时尚的展陈设计和互动体验讲述中国文创故事,构建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文化场景。
美丽中国,有那么多精彩的中华国粹,自然应该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让世界每个角落看到。
据悉,本届文博会将携手淘宝直播、抖音,联动线下线上、场内场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升级营销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流量支持和技术赋能,帮助参展企业精准对接线上线下大量采购商,拓展线上交易,打造持续赋能的云上展示交易平台。
淘宝直播烈儿宝贝、抖音云珠宝东哥及各直播平台百余位主播共同参与第二十届文博消费季活动,通过推荐、评选文博文创产品,并通过现场直播、美食播、玩法播等形式,营造浓厚线上线下交易氛围,为文博会造势,共同助力文化品牌开启“中国好生意”。
文化产业是文化,更是产业,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在产业背景下生根发芽。
深圳不愧是文化创意产业高地,针对此次文博会,深圳市专门安排了文博消费季直播活动。
淘宝直播烈儿宝贝、抖音云珠宝东哥等头部主播及百余位各直播平台主播共同参与第二十届文博消费季活动,通过推荐、评选文博文创产品,并通过现场直播、美食播、玩法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线上线下交易氛围,为文博会造势,共同助力文化品牌开启“中国好生意”。
近年来,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三大新出口”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典型,标志着中国经济实现了新的飞跃。
如前所述,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文化产业的比重会不断提高,文化输出无疑会成为中国商品走出去的最终形式。
承载东方神韵、以“中国风”席卷全球的“新三类”文化出口顶级资源齐聚文博会。全球领先的数字内容跨境发行运营服务商、中国大陆最早实现内容海外发行的市场化机构雅文传媒、中国新一代互动故事游戏及阅读潮流引领者枫叶互动、全球领先的H5游戏商业化服务商、H5游戏出海领军企业微语互动等“新三类”文化出口品牌企业参展。深受国际市场青睐的网络文学、网剧、网络游戏等文化出口“新势力”在文博会上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图片来源:阅文集团)
口红经济的巅峰,文化的兴起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
据北京时代菁蓉智库统计,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贸易额由2002年的32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2340.4亿美元,占全球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比重由15.3%提升至38.3%。
本届文博会上,全世界将看到中国文化产品的空前盛况,从图书、影视动漫作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衍生品,从机器人到人工智能产品。
以文化交朋友,放眼世界;以展览引商,开放合作。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第二十届文博会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
除文博会外,第二届文化强国论坛也于5月23日在深圳举办,这是该论坛连续第二年在深圳举办。
一年前,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时隔一年,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再次在深圳迸发出文化强国的“最强音”。本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使命”主题,为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建设献策献策,为强国兴邦、民族复兴大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国内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文化论坛,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不断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和深厚底蕴,与时俱进,延续历史脉络,谱写当代篇章。
文化强国论坛和文化博览会就像中国文化领域的双星,在深圳共同闪耀。一年来繁荣兴盛,双星共辉,谱写新篇章。这是文化界的大事、喜事。
顺便说一句,这次文博会还有一些大惊喜。
马伯庸,近年来国内最火的作家之一,正在《陇西起风了》新书签售会上等待大家。
有孩子的更是有福气,孩子们眼中的“顶级明星”、最会讲故事的凯叔叔也在文博会上进行了线下交流,与观众进行了亲密互动。
同时,本届文博会期间还举办了“2024网红看深圳”主题实地考察活动,活动主题为“相约深圳,走进文博会”,将邀请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微信公众号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的40余位网红及自媒体账号参与线下参观、打卡、直播等活动,40余位网红及自媒体账号将组成“云观察团”,在线上进行响应。参与活动的网红及自媒体账号粉丝数突破1.8亿。参与实地考察的网红及自媒体账号将结合各自优势和账号定位,推出新媒体作品,共同讲好文博会故事,提升文博会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第二十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还有更多精彩,快去看看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