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Blackwel 架构 GPU 即将量产,或成地表最强 AI 芯片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据供应链透露,台积电准备在近期开始生产英伟达最新平台架构图形处理器(GPU)。为应对客户强劲需求,英伟达已将对台积电的晶圆产量增加了25%,这不仅意味着AI市场空前火爆,也为台积电下半年的业绩增添了强劲动能。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业内人士透露,亚马逊、戴尔、Meta、微软等国际巨头将导入架构GPU打造AI服务器,且量能超乎预期,架构GPU被誉为“地球上最强AI芯片”。

著名投资者詹姆斯·安德森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英伟达全球市值可能达到50万亿美元,超过目前标普500指数所有公司的总市值。这一可能性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应用,以及英伟达在市场上的持续领先地位之上。不过,此时一些巨头也纷纷大幅减仓。而有研究员指出,英伟达面临四大变数。

做点大事

业内人士透露,亚马逊、戴尔、Meta、微软等国际巨头都将导入架构GPU打造AI服务器,且量能超预期,为此已将对台积电的订单量提升约25%。

随着扩大GPU架构产出,包括GB200 NVL72、GB200 NVL36在内的终端服务器机柜出货量大幅提升,由原先预期合计出货4万台增至6万台,增幅达50%。其中GB200 NVL36合计出货量达5万台,为出货量最大。

业界估计,GB200 NVL36服务器机柜的平均价格为180万美元,GB200 NVL72服务器机柜的价格则高达300万美元。GB200 NVL36拥有36个超级芯片GB200、18个Grace CPU、36个增强型B200 GPU;GB200 NVL72拥有72个超级芯片GB200、36个Grace CPU、72个B200 GPU。

架构GPU被誉为“地球上最强大的AI芯片”,搭载2080亿个晶体管,采用台积电定制的4nm工艺制造,将光罩尺寸增加一倍的GPU裸晶通过每秒10TB的芯片间互联,连接成单一、统一的GPU,支持AI训练和实时大规模语言模型推理,模型可扩展至10万亿个参数。

分析师预计,基于该架构打造的B100 GPU平均售价(ASP)将在3万至3.5万美元之间,而将Grace CPU与B200 GPU串联起来的超级芯片GB200售价将在6万至7万美元之间,甚至更高。

台积电将于本周四(18日)召开发布会,目前处于会前静默期,因此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台积电的证实。不过,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表示,AI应用需求较一年前乐观,今年又将是一个大增长的一年。

巨人队裁员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著名投资者詹姆斯·安德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英伟达的市值可能达到5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所有公司的总市值。安德森指出,这种可能性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应用和英伟达在市场上的持续领先地位之上。

因早期押注特斯拉和亚马逊等公司而闻名的詹姆斯·安德森表示:“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英伟达的潜在规模将远超我之前所见的任何规模,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的市值。这不是预测,而是一种可能性,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服务于客户,并且英伟达的领先地位不变。”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挪威最大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DNB)刚刚对其在美国上市的大型科技公司的持股进行了重大调整。DNB Asset 削减了对英伟达的持股,在第二季度当该股跑赢大盘时,它买入了苹果和特斯拉这两只市场落后的股票,并将英特尔的持股增加了一倍以上。DNB 披露了股票交易,包括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表格。截至目前,DNB 管理的资产规模为 880 亿美元。

数据显示,该公司出售了90.8万股英伟达股票,截至二季度末持有930万股。今年上半年英伟达股价飙升150%,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4%。DNB在第二季度买入60.59万股苹果股票,持股量增至420万股。同时,它买入14.9万股特斯拉股票,截至二季度末该公司持有特斯拉股票74.89万股。DNB还买入330万股英特尔股票,截至二季度末持有570万股。

四大变量

英伟达 Blackwel 架构 GPU 即将量产,或成地表最强 AI 芯片插图

有分析人士认为,的变数其实不小。

首先, 将面临来自多个方向的更激烈的竞争。 已经证明,为 AI 行业提供芯片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其他公司也想加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MD。 的长期竞争对手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抢占市场份额。AMD 首席执行官 Lisa Su 在最近发布 AMD 最新芯片时毫不含糊地表示:“AI 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此外, 的大部分收入都集中在 Meta、微软和亚马逊等公司。如果这些业务枯竭, 的盈利将面临麻烦。

为什么会枯竭?因为人工智能芯片的成本太高,以至于其中一些公司正在内部设计自己的芯片。对于这些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来说,用自己的芯片取代 芯片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其次,使用 芯片的 AI 模型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需求下降。

AI 算法(尤其是像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的运行方式似乎非常适合 设计的芯片类型,而且它们的需求量很大。这导致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 的收入。然而,技术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非常快。不同的 AI 模型可能会变得流行,更适合不同类型的芯片,或者效率更高,需要的芯片更少。

最近的一篇科学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所需的芯片数量仅为当前模型的 10%。这可能会大幅减少对 芯片的需求,并严重影响该公司的利润。

第三,地缘政治变化可能会影响英伟达的运营能力。

第四,人工智能的承诺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如果人工智能最终失败,这可能是该公司面临的最大威胁。人工智能彻底改变经济多个领域的前景被大肆宣传,大多数投资者预计这将是定局。大量资金涌入该领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未来丰厚回报的承诺。英伟达过去两年的营收是真实的。然而,对其芯片的需求最终只会与终端用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一样强劲。之前围绕元宇宙的炒作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