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截至国债期货收盘,主力30年期合约上涨0.22%,主力10年期合约上涨0.07%,主力5年期合约上涨0.04%,主力2年期合约上涨0.01%。
央行简报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末,央行旗下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向市场发出呼吁,在其《业内人士:疯狂抢购国债也是对经济的‘做空’》一文中,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央行宣布借贷售卖国债是保汇率、稳预期的体现,国债购售是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更好发挥利率调控机制作用。业内人士从保汇率、稳预期的角度解释,机构疯狂抢购国债,相当于预期未来利率会越来越低,可能像日本一样进入长期低利率时代,从根本上讲就是在做空人民币,做空中国经济,加大资本外流压力。
债券市场逐渐呈现牛市迹象
今年以来,国内资产荒、央行降准等因素导致国债收益率快速下降,债券价格不断上涨。上半年债市呈现牛市走势,目前正逐步出现牛市迹象。近期,国债期货市场多头资金与央行的博弈愈演愈烈。
6月28日,国债期货全线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8%,报109.49元,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盘中均创下历史新高;5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7月1日盘中,30年期主力合约继续上涨,创下历史新高,一度涨至110.10元,10年期主力合约也创下历史新高。
7月1日盘中,主力30年期合约持续上涨,一度创下110.10元的历史新高,1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也创下历史新高。7月1日下午开盘后不久,央行盘中罕见出手,打出“多头”牌。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保持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基于对当前市场形势的审慎观察和研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对部分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央行从部分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借入国债后,可以在二级市场卖出这些国债,从而压低相关国债价格,推高相关国债收益率。
当日,原本单边上涨的国债期货合约全部全线暴跌,其中1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3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均大幅下跌。
央行多次呼吁
此前,面对国债期货市场的牛市,央行已多次作出表态。
4月3日,央行官网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文章,明确提到“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也明确提到“防止利率过低”。
4月2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将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运行。随后,4月24日债市大幅回落,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其中主力30年期合约下跌1.17%至107.1元;主力10年期合约下跌0.36%至104.48元;主力5年期合约下跌0.17%至103.43元;主力2年期合约下跌0.07%至101.674元。
英国《金融时报》5月30日的报道提到了存款迁移背景下债市隐藏的风险,即债券价格上涨预期依然强烈,大量银行存款进入债市,而过度投机也会让“安全”资产变得“不安全”。
6月19日,央行行长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央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和研判金融市场形势,及时纠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积累。当前要特别关注部分非银主体持有大量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的上倾收益率曲线,维护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效应。
为回收流动性,央行7月8日推出新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合理流动性水平,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精准性和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将从即日起适时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至16:20,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比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低20个基点和高50个基点。
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此举相当于新增了日内流动性管理工具,更好地稳定市场流动性,同时释放政策性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如今多头资金又开始试图上攻,央行何时才能收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