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跨境ETF集体出现回调,其中亚太精选ETF()下跌6.49%,三日内暴跌14.67%,最新溢折价率已收敛至1.61%。
亚太精选ETF是市场上唯一追踪亚太精选指数的ETF,覆盖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印度等11个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其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丰田汽车、腾讯、阿里巴巴等,均为投资者熟悉的上市公司。
从7月4日开始,这只ETF就被游资炒作得如火如荼,甚至有“连板股”之势,溢价率一度超过18%,7月8日成交量突破13亿!
好景不长,自7月10日以来,前期投机资金疯狂撤离,这只ETF已暴跌14.67%,溢价率跌至1.62%。
太惨了!又是一个鬼故事。埋了多少散户、多少资金?
不过,几只同类ETF的涨幅不及它,也有所下跌,其他热门跨境ETF如纳斯达克科技ETF、日经指数ETF、纳斯达克ETF分别下跌5.26%、5.08%、5.05%。
突然暴跌。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影响ETF价格的两大因素,即基础资产价格也就是跟踪指数的变动,以及市场供求关系也就是二级市场的投机行为。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基础资产的价格。
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群聚”走弱,多项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在降温,因此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强。
因此,7月12日开盘前,科技股遭大举抛售,美股指数高位调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95%,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3.47%,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2.24%。日本东京两大股指12日低开大跌,日经225指数收跌2.45%。因此,追踪上述指数的众多跨境ETF随即回调。
指出,由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尚未到来,高利率环境容易对美国经济及金融体系造成潜在压力,且美股估值水平较高,预计未来美股市场仍易出现回调。由于估值水平较高、交投过热,预计未来美股行业部分大型巨头公司易出现调整压力。
我们来看看市场的供需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是,溢价率过高的本质是流动性夺走了基本面的定价权,流动性定价的一个问题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也就是说,一波大涨必然伴随着一波大跌。
截至7月9日,亚太精选ETF罕见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逾22%,溢价率飙升至22%以上。其他同类跨境ETF也不同程度呈现高溢价。紧随其后的基金公司纷纷发布风险溢价预警,但仍难掩市场对它的热情。
普通投资者不应追逐高溢价的ETF,这是常识。
有券商专门做过统计,2020年以来,国内上市ETF溢价率超过15%的案例有47只,平均维持在15%以上的天数仅有1.7天,投资者若买入“高溢价”ETF,回撤风险会很大,容易造成较大损失。
正如预期,本周四美国股市回落,随着市场情绪降温,跨境ETF溢价情况有望在短期内缓解,截至7月12日,跨境ETF基金溢价率超过5%的仅有1只。
那么,这些跨境ETF我们还应该持有吗?以下是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美国科技股继续下跌的概率有多大?
华西证券认为,美国科技股持续下跌的概率不大。一般逻辑上,利率下行对整体股市有利,科技股作为长期资产,应该会有不俗表现。从历史经验看,降息交易环境下,科技股的韧性可能不如小盘股,但收益率也不低。例如,2023年10月19日至2023年12月27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下跌120bp,期间“神奇七星”/纳指/罗素2000分别上涨11.9/14.5/21.3%。隔夜“大盘下跌+小盘上涨”或许更多是科技股崩盘+空头回补->短期资金再平衡的结果。
跨境ETF还有多少增长空间?
跨境ETF能走多远,取决于溢价率能扩大到多远。现在龙头股溢价率很高,其他股票把溢价率补上去。其次,取决于海外ETF能从A股海绵里榨出多少水。T+0股票的成交量比普通股票要快得多,因此可持续性要差一些。一旦成交量萎缩,流动性溢价就会很快消失。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