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休闲零食赛道内卷加剧,良品铺子降价,盐津铺子等股价下滑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去年底,定位“高端零食”的良品铺子(.SH)大规模降价,加入“低价”大军,业绩受到冲击,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主板零食第一股”来伊份(.SH)也深陷净利润下滑泥潭;而盐津铺子(.SZ)、金子食品(.SZ)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不过,截至7月12日收盘,盐金浦和金字食品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7月11日,盐金浦盘中跌幅逾6%,7月11日至12日,两日累计跌幅逾7%。今年5月,盐金浦公告称,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学文拟减持不超过1.5%的公司股份,截至7月10日,张学文已累计减持200万股。盐金浦称,剩余未完成的减持计划将不再实施。

对于股价下跌一事,金仔食品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司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股价下跌属市场正常波动。“公司目前的动作主要是品牌建设和新品打造。”截至发稿,盐金铺尚未对业绩预告后股价下跌一事做出回应。

零食行业洗牌

今年6月,大众零食品牌明明开出1万家门店,在零食渠道经历迭代的同时,传统零食企业也在经历一场洗牌。

作为老牌休闲食品上市公司,怡芬食品2023年门店数量达1万家的目标尚未实现,2016年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在休闲食品行业中逐渐落后。今年上半年,受直营店收入下降影响,其利润不及预期,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0-1600万元,同比下降70.58%-74.26%。

在大单品策略的带动下,过去处于中游梯队的盐金铺、金子食品等纷纷奋起直追。盐金铺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26.7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3亿元,同比增长26.18%-34.32%。不过,相较于一季度超过40%的增速,盐金铺上半年整体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二季度,净利润甚至可能环比出现负增长。这或许也是导致二级市场预期不足的因素之一。

2024 年休闲零食赛道内卷加剧,良品铺子降价,盐津铺子等股价下滑插图

另一家湖南本土休闲食品公司金仔食品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1.50亿元,同比增长60.00%-80.00%。金仔食品称,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营业收入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效率优化,另一方面是主要原材料凤尾鱼、鹌鹑蛋、大豆等价格同比均有所下降。

今年4月,金仔食品提出开启新一轮“三年再造一个金仔”的目标,即到2026年,实现营收和利润翻一番。在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继续保持高增长面临挑战。

专注红枣单品业务后,好尚你(.SZ)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左右,以去年同期7.01亿元计算,今年上半年营收约7.9亿元;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3000-40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1823.39万元,亏损面有所扩大。剥离百草味后,好尚你早已远离零食品牌第一梯队。

经过去年底换届降价,良品铺子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下降84.15%至88.91%。2023年11月,良品铺子对门店渠道300款产品实施降价策略,对毛利产生一定影响。接下来,良品铺子还将继续对500余款产品进行降价。

华信证券研报指出,上半年良品铺子处于经营策略调整阶段,降价对毛利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公司对供应链及各项业务的精益化管理,降本增效措施的稳步推进,预计调整效应将逐步释放。

从营收规模来看,目前良品铺子仅次于三只松鼠,二者均位居零食行业前列。虽然其他品牌短期内难以超越两大龙头品牌,但随着行业洗牌加速,大众零食行业崛起,零食行业格局仍不明朗。

谁控制了音量,谁就控制了世界?

对于零食企业来说,零售终端的转型也影响着品牌本身的发展,为此各公司都在调整渠道布局,发展零售渠道和内容电商。

作为主要依赖线下经销商渠道的品牌,金仔食品2023年加大短视频、社交平台、达人直播等新兴渠道的布局,建立从头部流量到自播的传播矩阵,2023年其新媒体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42.60%。

金仔食品也在逐步布局零食忙、赵一鸣、唐朝、好香来、老婆达人、零食有明等快速增长的新型零食加盟渠道,在4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公司零食加盟体系覆盖100余家客户、2万家门店,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

盐金铺子则主打大众零食渠道,早在2021年,盐金铺子就与同样位于长沙的零食店明明很芒达成合作,去年12月,盐金铺子控股还对明明很芒集团进行了3.5亿元的战略投资。

渠道的变化也体现在数据上,2017年盐金铺子来自沃尔玛、步步高、华润万家、大润发、家乐福等直营超市渠道的收入占比高达53.6%。但到了2023年,盐金铺子来自直营超市渠道的收入占比仅为8.1%左右。

此外,盐金铺来自电商渠道的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6.5%提升至2023年的20.1%。

“食品饮料整体的线下渠道相对较弱,而大卖场渠道还在不断扩张,门店数量和渠道影响力都在提升,这也意味着在大卖场渠道稳步扩张的品牌有更好的增长基础。”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余建对时代财经表示,相比其他渠道,大卖场渠道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或者有孩子的年轻家庭,品牌如果抓住大卖场增长的机会,会有不错的表现。从目前整体的渗透率来看,大卖场渠道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