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通名单再次扩大。
7月1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新纳入标准公布了最新的ETF通名单,共有85只ETF转入北向沪港通和深港通,其中上交所上市ETF 59只,深交所上市ETF 26只,南向深港通ETF 6只。
扩容后,北向沪港通、深港通ETF将共计225只,来自29家ETF管理机构。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扩容后北向ETF通资产规模达1.7万亿元,较扩容前的1.61万亿元增加近千亿元。
ETF通自2022年7月4日上线以来,纳入产品不断丰富,交易热度和成交金额逐步提升,截至7月12日,北向ETF通累计交易量达2118亿元,南向ETF通累计交易量达4957亿元。
此次扩容将于7月22日起生效。ETF通的扩容,不仅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工具,也有利于提高两地ETF产品的流动性,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
ETF 互联互通再次扩大
7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分别按照新纳入标准公布最新ETF名单。
共有85只ETF转入沪港通、深港通北向流通,其中,上交所上市ETF 59只,深交所上市ETF 26只。
华夏基金、国泰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分别有10只、7只、6只、6只产品入围。
平安基金宣布,旗下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行业ETF、平安中证医疗创新ETF、平安人工智能ETF、平安中证指数、平安中证深圳等5只产品纳入名单,可为看好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中盘股及核心资产的香港投资者提供投资标的。
鹏阳基金共有两只产品入围本次扩容名单,分别为数字经济ETF和500质量成长ETF。扩容生效后,加上去年入选的双创新50ETF基金,鹏阳基金将有3只ETF纳入ETF互联互通名单。
整体来看,本轮扩容的ETF标的规模均不高,如规模最大的ETF为国联安沪深300红利低波ETF,最新规模53亿元,仅有天弘中证红利低波ETF、嘉实中证300红利低波ETF、华夏创业板ETF、鹏华沪深300、国泰上证综指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富国中证价值ETF最新规模超过20亿元。
扩容后,北向沪港通、深港通ETF将共计225只,来自29家ETF管理机构,其中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国泰基金分别有22只、22只、20只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扩容后北向ETF通资产规模达1.7万亿元,较扩容前的1.61万亿元增加近千亿元。
共有6只ETF纳入港股通南向交易。
深交所、上交所同步宣布调整南向港股通ETF名单,新增中国(02801)、香港100(02825)、GX中国(03040)、华夏基金(03069)、平安香港高息(03070)、安硕恒生指数(03115)。
扩容后,南向港股通ETF将共计16只,来自7家ETF管理机构。
华夏基金(香港)宣布,华夏基金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数ETF是市场上首只、也是唯一一只纯香港生物科技ETF,这是华夏基金(香港)继恒生ESG ETF、恒生科技指数ETF之后,第三只加入深港通的ETF。
扩张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优化沪港通机制,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6月14日修订了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扩大ETF互联互通范围,沪深港交易所7月12日发布的最新扩容名单在上述修订办法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内地与香港通ETF范围扩大后,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利用ETF投资A股市场不同类型的大盘股、主要行业、热门细分领域以及风格策略产品,从而提高A股市场布局的精细度,提升市场活跃度。同时,预计内地与香港通纳入的部分ETF产品将涉及科技概念,增量资金的引入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新优质生产力发展。”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
华夏基金(香港)ETF投资主管兰国建表示,此次扩容将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选择,分散投资者在香港和内地市场的配置。香港市场上市制度的改革,使得香港成为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企业的主要上市地之一。
“此次ETF通纳入标准有所放宽,港股ETF方面,纳入了港股高股息ETF等主题性产品。新纳入的A股ETF大多为行业主题基金,符合中国长期发展主题(芯片、云计算、光伏、国企及红利等),有利于吸引海外投资者精细化布局A股细分行业和热门赛道。”南方基金表示,港股通ETF将在未来两年实现快速增长,规模有望新增5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
“ETF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境内ETF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的配置选择,有望提升资本市场的活跃度。”鹏阳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石红军分析称,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任务。近年来,国内市场与香港市场的联系和联动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为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互联互通机制在多重约束下开创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先河,用亮眼的数据彰显了投资者的欢迎和认可。”石红军表示,在ETF互联互通机制下,投资者可以获得比QDII、QFII更为便捷的ETF投资渠道,为跨境投资提供了窗口,产品供给与资金需求更加高效的匹配,为后续国内ETF产品走出去打开了突破口,为国内ETF市场更全面、更深入的高水平制度性开放奠定了基础。
国内ETF市场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6月底,ETF市场规模为2.47万亿元。石红军认为,与海外发达市场相比,ETF产品在总规模绝对水平、金融市场占比、境外投资者占比等方面还比较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望未来,施红军认为,随着市场的壮大和投资者认知的提升,跨境ETF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战略性、标准化的ETF产品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ETF 互联互通活动正在逐步增加
2022年7月,沪深港通ETF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为丰富两地市场投资产品、便利两地投资者在对方市场配置资产开辟了新渠道。
今年是ETF通推出两周年,在这期间,纳入产品数量稳步扩大,品种逐步丰富。
如今,ETF通已成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交易热度、交易金额等活跃度也在逐步提升。Wind数据显示,北向ETF通交易量已从上线首月的3.96亿元增至6月份的215.29亿元,增幅达数十倍。截至7月12日,北向ETF通总交易金额达2118亿元,南向ETF通总交易金额达4957亿元。
2024年4月,为不断优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互联互通标的,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进一步就扩大深港通ETF范围达成共识,修改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推动形成两地资本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新修改的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规降低了ETF的规模门槛和其跟踪的指数的权重要求,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