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不简单!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搞定造车资质,告别北汽代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7月12日,据工信部官网披露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新产品公告显示,4款“小米”纯电动汽车亮相。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去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小米牌纯电动汽车名列其中。申请人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产品车尾标上也有“北京小米”字样。

雷军不简单!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搞定造车资质,告别北汽代工插图

这意味着小米获得了自主造车资质,告别了被外包给北汽的过去。

此前,造车资质问题难倒了多家造车巨头,小米汽车的造车资质也一直备受关注。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需要“双资质”,一是国家发改委的许可资质,批准后需在2年内建厂、3年内销售车辆;二是汽车制造企业还需要获得工信部的认可,并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据了解,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便向符合条件的新兴造车企业颁发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昌河铃木等16家企业也相继获得生产资质。不过,在2017年5月江淮大众获批后,生产资质的发放便戛然而止。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关部门一直在提高对企业的审核标准,这或许是资质发放放缓的重要原因。直到2018年1月,昌河铃木才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成为第16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立项的企业。

而后来崛起的造车新势力,则不得不另辟蹊径。蔚来、小鹏汽车最初通过代工模式实现汽车产销,威马、理想、零跑汽车则通过收购获得资质;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这一新能源汽车品牌……

不过,OEM模式目前已被封杀,在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生产准入许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此前允许OEM模式的说法已经不再出现。

此前,2023年6月,小米汽车“传闻合作伙伴”北京宝沃汽车被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在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1批)》中,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出现在“被撤销的企业及产品”栏目中,并自行申请取消汽车生产资质。这意味着,小米的汽车制造资质需要“攀上新枝”,另谋出路。

2023年8月14日,雷军以“成长”为主题完成了周年演讲,原本是借势推介造车的好时机,但雷军对小米造车的进展却三缄其口。十天后,“小米已获得中国国家规划部门批准生产电动汽车(EV)”的消息不胫而走。

虽然受到造车资质困扰,但小米的汽车工厂早已开工建设。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生产基地一期破土动工,2023年6月竣工,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基地包括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等六大车间。

亦庄新城方新店村、小张湾村二期建设即将开工,规划年产能15万辆。方新店村已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当地居民透露,今年5月或将完成拆迁。为了扶持小米,方新店村南侧的联东重工公司也在拆迁范围内。

7月1日,小米汽车公布了小米SU7首发量突破1万台的“战报”,但近日又有消息称,受高温等原因,小米汽车工厂将停工1-2周。

“前几天有朋友一直问我工厂是不是要停产,我一直回复说不知道,因为一些简单的口口相传总是会带来各种歧义。”7月2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华在个人微博上回应小米汽车工厂停产传闻称,“近期我们会进行新一轮的产线优化维护,为进一步提升产能做准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