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事件均引发了业内一定关注,距离交易所向上市银行发出“监管工作函”已过去两年,如果银行高管任职资格半年以上未获监管部门核准,会怎样?
贵阳银行获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披露3项数据
上市城商行收到交易所监管工作函并不常见,两年前南京银行收到上交所关于该行2022年半年报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函;2021年,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分别收到上交所关于2021年半年报、2020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函。
贵阳银行公告显示,上交所《关于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要求贵阳银行作出书面回复,并从经营业绩、信贷资产、存款结构三个方面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经营业绩方面,贵阳银行对于上交所关注的贵阳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动情况、贷款及垫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情况均给出了相应的明细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年相比,2023年贵阳银行“贷款及垫款”项目利息收入增加18.85亿元,但这几乎被“资管计划及信托计划”项下13亿多元利息收入的减少所抵消。
此外,2023年贵阳银行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较上年增加116.62亿元,位居各贷款行业分类净增额第一位。因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部分客户风险质量恶化,贵阳银行分别增加计提贷款减值准备7.52亿元、9.28亿元。
信贷资产方面,贵阳银行就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次级、可疑类贷款明显下移的原因向交易所进行了回应。据介绍,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部分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所致。2023年末,贵阳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65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18.7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07%。贵阳银行同时表示,部分建筑业大额贷款客户处置难度大、处置周期长,2023年无法完成处置,因此,按照分类方法对其分类等级进行了下调。未来,该行将继续推动此类客户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
存款结构方面,贵阳银行表示,公司存款增长较为乏力,对存款总额增长支撑不足,存款净增幅低于贷款及垫款净增幅,导致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为此,贵阳银行加大储蓄存款营销力度,调整资产结构,保持投资活动现金流与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动态平衡。
上述回复补充称,贵阳银行在2023年年度报告修改稿中也进行了披露。同时,北京青年报财经发现,年报中更正了几处“低级错误”。例如,原报告第48页的表格未注明计数单位,原报告第66页的计数单位被误写为“千元”而非“百万元”。
副总裁任职资格尚未获批,或与关联公司收到警告信有关
根据贵阳银行第六届董事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贵阳银行董事会同意聘任杨宣为公司副总裁、何欣为公司首席信息官、李洪庆为公司董事会秘书,但相关任职情况尚需监管部门核准。
此前,在今年1月13日发布的贵阳银行第五届董事会2024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中,上述3名负责人的任职建议已获审议通过。不过贵阳银行提到,任职相关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自监管部门核准之日起生效。
根据银监会《中国商业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修订)》第九十条规定,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由法人向银监会提出,银监会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会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为何时隔半年,更换董事会,贵阳银行三位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仍未获批准?贵阳银行相关任职资格何时报送监管部门审批?
此外,北京青年报财经注意到,在1月13日上述决议公告前一个月,中国证监会贵州监管局于2023年12月22日下发了《关于向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的决定》。此举因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存在登记备案信息不准确、未妥善保存相关档案材料、存在未登记的基金产品、承诺投资者收益、将基金财产用于借贷活动等五大问题。副总裁提名人杨宣曾任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查询显示杨宣现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高管任职资格审批迟迟未批复是否与此事件有关?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青年报财经向贵阳银行发出采访函,但尚未得到回复。
文/张子瑜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