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期货交易所修订工业硅期货业务规则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规则修改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交割产品指标更加齐全,品质特征更加清晰。基准交割产品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增加了磷、硼、碳三项微量元素指标,精准定位光伏行业使用的工业硅,方便下游行业客户更好地参与交割。替代交割产品在基准交割产品基础上增加了钛、镍、铅、钒四项微量元素指标,也有利于精准服务硅料等下游企业;二是品质升贴水调整为800元/吨,更加符合现货市场实际,也更加方便符合基准交割产品要求的产品参与期货市场交割,有效配置现货市场资源。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规则修改是广州期货交易所切实践行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初衷、保障我国硅能源产业行稳致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硅交割质量标准的优化,作为原材料采购方式之一,将为下游需求方提供更多优质稳定的交割产品,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加快公司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合盛硅业相关负责人认为,绿色能源转型是国家重点战略部署,光伏产业特别是以西部为主体的绿色能源发展将是未来的主攻方向。工业硅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影响着整个链条的价格传导,参与度高的交割体系将有效帮助工业硅生产企业和需求方规避极端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波动风险。交割产品的优化充分考虑到工业硅在光伏领域的高成长性,有效践行了期货服务实体的初衷。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航认为,工业硅规则优化后,基准交割品增加了下游多晶硅关注的硼、磷、碳等微量元素指标,使得基准产品更加精准锚定多晶硅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光伏产业发展。替代交割品则增加了下游有机硅关注的钛、镍、铅等微量元素指标,更加有效地服务有机硅产业。同时,张航强调,本次优化方案可帮助存量仓单进入现货市场合理流转,缓解相关企业资金压力。同时,优化方案将更加有利于晶体硅光伏产业参与期货市场,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新质量生产力提升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德期货分析师冯帆指出,“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的基础,替代交割品种升水调整后,更加贴合现货价格,能够更好地发挥期货价格发现作用。广州期货交易所对交割品种进行微量元素的设置,可以使仓单更加流动,让更多的下游企业参与到交割环节,从而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据悉,本次修订适用于工业硅期货合约及其后续合约,自工业硅期货合约上市之日起生效。
同时,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工业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称,工业硅期货合约上市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上市底价的20%,交易保证金标准为合约价值的12%。若合约当日成交,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停板幅度恢复为6%,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恢复为8%,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恢复为7%;若合约当日未成交,下一交易日继续执行上市首日的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标准。
工业硅基本面依然疲弱
本周工业硅期货延续震荡盘整走势,4月12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2205元/吨,涨0.12%。现货方面,工业硅现货价格保持稳定,数据显示,4月12日,通阳553#均价13250元/吨,通阳421#均价13950元/吨。
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指出,当前工业硅价格处于震荡偏弱走势,主要因为基本面依然疲软,市场目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工业硅两大下游需求目前均面临库存累积和产能损失,工业硅需求形势不容乐观。供给端,近期受价格下滑、企业亏损、停产企业增多等影响,工业硅行业产量下降明显,但期货、现货库存仍处于高位,短期供给压力不减。”李祥英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工业硅最大的下游需求环节,多晶硅价格近期持续下滑,带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周P型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8000元/吨至51000元/吨,成交均价为48700元/吨,较上期报价下跌近20%(下跌18.83%)。
长安期货分析师王楚浩指出,多晶硅的下跌直接给工业硅价格走势带来负反馈。从基本面来看,市场整体成交清淡,暂无利好因素支撑,整体去库存处于弱势。从供应端来看,产量维持南北高开格局,北方部分炼厂下调开工,但边际影响较小,北方整体维持高位运行。随着硅价持续下跌,四川、云南等高成本硅企亏损严重,减产幅度加大。需求端,多晶硅库存累积,目前已突破15万元/吨大关,库存累积压力之下,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但龙头企业仍有利润,暂无减产计划。加之4月份部分龙头企业新产线投产,多晶硅产量有望继续增加。
对于近期硅料下跌的原因,王楚浩解释称,一是库存不断积累所致;二是近期采购中,硅料企业逐渐开始签订新一轮订单,愿意降低硅料价格。由于前期工业硅价格下跌,即便降价,硅料厂家还能获利,因此有意降低出货价格,但即便如此,订单签订情况并不顺利,下游客户前期以长单改价拿货为主,拿货速度持续放缓。“目前硅料环节面临全面亏损,面对下游超低报价,硅料企业抗拒心理很强,上下游价差逐渐拉大。”王楚浩表示,从硅料企业来看,此次价格跌幅较大,下游涨价压力超预期,部分企业不愿亏损。 目前硅料价格处于下行区间,价格底部尚未出现,硅片企业备货意愿不强,仅对降价产品维持一定的采购量。
“此次多晶硅价格下跌,主要还是因为供给过剩的问题。”李祥英表示,目前光伏各环节产能释放速度快于下游需求增速,处于供需错配阶段。“目前N型棒硅价格已跌至5.8万元/吨左右,P型密料成交价格在4.8万元/吨左右,目前的价格对于多晶硅企业来说压力很大,二三线硅料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李祥英强调,多晶硅价格下跌对其上游原料工业硅也带来一定影响。短期来看,硅料企业短期开工率没有明显变化,新增产能也在攀升。但在多晶硅企业自身亏损的情况下,势必会抑制上游原料价格,多晶硅对工业硅的需求处于增量不涨价的阶段。 除多晶硅外,近期有机硅价格也持续下跌,单体企业重回亏损状态,后期检修数量或将增加。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期货分析师王彦庆认为,随着晶硅企业亏损压力不断加大,多晶硅对工业硅的采购也较为低迷,虽然多晶硅企业生产基本正常,但业内传出多晶硅粉招标量有所减少,不排除后续多晶硅减产的可能,对工业硅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虽然部分工业硅企业已经减产,但目前库存仍处于高位,未来工业硅价格或将承压。
李祥英也认为,工业硅基本面仍处于看跌格局,价格弱势震荡概率较大。
本文来自期货日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