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高管层频频离职2023年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离职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8月7日,诺亚基金发布公告称,副总经理杨文因工作需要辞职。 公开资料显示,杨文拥有企业管理博士学位,曾担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中融基金管理公司营销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杨文于2003年8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市场部总监、发展战略部总监; 2006年9月29日,出任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至8月5日离任时,杨文已在诺安工作了近17年。

高级管理人员频繁辞职

2023年8月22日,诺亚基金公告称,不再担任敖成文担任的总经理职务,由秦维洲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履职期限为90天。

《每日财经报道》注意到,一周后的8月28日,诺亚基金再次宣布,免去曹原副总经理职务。 曹原早年就职于国泰基金。 2010年5月加入诺亚基金,历任华北营销中心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 其后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

此后,公司陆续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临时会议决定,公司总经理敖成文、副总经理曹原分别停职、免职,并公告称:秦卫洲将被任命为他们的替代者。 公司总经理。

今年5月,诺亚基金再次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副总经理陈勇因“个人原因”辞职。 据相关报道,在诺亚基金工作超过16年的陈勇在离职前还曾担任诺亚基金固定收益事业部总经理。 他的离开可能会对诺亚基金的固定收益投资产生影响。 。

陈勇担任诺亚基金固定收益业务部总经理期间,诺亚基金的基金规模在2023年出现了大幅增长。随着机构资金的退出,其基金规模在2023年下降了46%,净值下降了46%。诺亚基金的利润也下降了近40%。

收入持续下降

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1.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诺亚基金公司目前共有26名基金管理人,管理着80余只开放式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

《每日财报》指出,与2023年基金规模大幅萎缩相比,诺亚基金权益类产品表现相对较好,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较2023年底增加约80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旗下基金Noon ()2023年实现了95%的年化回报,在净值增长和净认购份额的推动下,为公司贡献了超过63亿元的新增规模。 不过,诺亚基金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仍出现下滑。

Wind数据显示,诺亚基金2023年营业收入总额将达到9.08亿元,同比下降5.8%。 2023年,正当诺亚资金规模达到巅峰1123.81亿元时,公司年营收却跌至7.21亿元,同比持续下滑20.62%; 净利润达到1.89亿元,同比下降近40%。

究其原因,我们注意到,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加,诺亚基金支付的托管费、客户维护费、销售服务费等同比有所增加。 2023年,诺亚基金托管费1.33亿元,占比24.06%; 客户维护费2.39亿元,占比43.25%; 销售服务费1.72亿元,占比31.1%。

此外,由于中午基金的仓位和交易风格,每年的股票交易佣金也有1亿元以上的波动,这也加剧了成本的增加。 2023年,诺亚基金佣金总额为1.36亿元。 2023年,诺亚基金佣金总额为1.17亿元。

个股高度集中

据《每日财报》统计,投资者讨论最多的是诺亚基金旗下明星基金之一——诺亚成长混合基金(.OF)。 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自2009年3月10日成立以来,累计上涨187.13%,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4.22%。

但近三个月来,随着A股的强劲复苏,该基金的业绩表现仅为15.49%,跑输混合型基金20.70%的平均业绩,跑输沪深300指数22.68%。

仔细看产品持有情况,该基金偏爱信息技术和材料板块,重仓盛邦、北方华创、卓盛微、兆易创新、威尔、上海硅业、三安光电,以及长电科技、中微、闻泰科技技术。

据该基金二季报显示,前十大个股占比为81.43%。 基本上,高仓位都是押注芯片、半导体行业的股票,这和基金经理的风格有关。

诺安生长混合负责人蔡松松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技术研究所,专业为芯片设计。 2023年进入诺亚基金后,蔡松松对诺亚成长的混合持股做出重大改变,重点关注科技股。

这也是近三个月表现平平的原因。 诺亚基金旗下不少混合型基金风格较为单一,个股集中度较高。

这也导致了大起大落。 今年4月30日,该基金单日涨幅达到8.38%,5月6日,该基金单日涨幅达到7.67%。 这两个交易日,筹码、筹码均出现涨停。 半导体相关股票。 这些股票的估值,大部分PE都超过100倍! 有起有落。 7月14日、15日两天回撤超过20%,并登上微博热搜。

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中以来,随着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00亿,诺亚拥有的基金数量也超过60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诺亚基金最大持股前十大个股合计占比15.1%,远高于市场同类基金平均持股集中度。

在行业轮动加速的市场条件下,这种“梭哈”风格将导致基金业绩大幅波动。

深度解读:新华社为何公开“点名”诺亚基金的风险?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当然有资格报道股市和基金的新闻。 它公开并专门点名诺亚基金风险较大。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中国股市一直是国家政策性市场,新华社的命名一般都表明问题严重、风险确实很大,投资者应格外谨慎。

本文指出,部分投资者追求热门基金,对基金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达两层意思:

首先,投资者缺乏基金风险意识,认为买基金就赚钱。 许多新的投资者将在2023年进入市场。2023年是资金年。 买任何基金,只要7月15日以后不买诺亚基金,就赚钱。 以诺安合信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为例,近六个月回报率为-9.86%,与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基金34.65%的半年回报率相差44%以上。

其次,投资者对基金持有走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基金的本质是股票投资组合。 当然,这里所说的基金是大多数人购买的股票基金。 基金本质上就是你交1.5%的管理费,要求基金经理给你买一个股票投资组合。 那么不幸的是,那些在2023年7月15日之后要求蔡经理购买诺亚基金的投资者,上半年亏损了9.86%。

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赚钱了就叫蔡经理,赔了钱就叫蔡狗。 过去一周A股暴跌。 蔡经理旗下两只诺亚基金分别下跌8.38%和7.59%,在同类业绩中排名垫底:3082/3140、3011/3140。 他的头衔可能在基督徒中再次改变。 一个失败者。

这位蔡经理就是新华社点名的蔡松松。 目前管理两只诺亚基金:诺亚成长混合基金和诺亚欣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最新数据显示,两只基金规模分别为327.76亿元和82.17亿元,合计约410亿元。

那么,新华社为何将蔡经理这两只诺亚基金定性为存在较大风险呢? 仅仅是因为过去六个月表现不佳吗? 当然不是。 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业绩远比蔡经理差。

新华社点名“蔡经理”的原因非常明确。 原文称:“短短一年时间,热搜诺亚基金蔡松松管理的两只基金总管理规模大幅增长330亿元。然而,这两只基金一直以来都大力投资半导体领域。”集中配置该类行业的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大,蕴含较大风险,投资者应极为谨慎。

翻译白话来说,这意味着蔡经理在过去的一年里吸引了330亿元的黄金,但只大量投资于半导体板块的股票,因此“蕴藏着较大的风险”。

风险在哪里? 只要研究一下蔡经理的两只基金重仓股票的走势:诺亚成长混合基金,规模为327.76亿元。 蔡经理的任期为2023年2月20日至今。 重仓前十个股分别为:威尔科技、北方华创、中芯国际、三安光电、兆易创新、卓盛微、长电科技、中国微电子、盛邦科技、上海硅业。

另一只诺安合信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规模为82.17亿元。 蔡经理任期为2023年3月14日。前十大重仓分别为:长电科技、威尔控股、北方华创、卓盛微、中芯国际、上海硅业、兆易创新、美光、胜邦、北京君正。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两只基金的前10大持仓中,有9个是重叠的,所以走势基本一致:其实,蔡经理从2023年初开始,就花掉了济民重仓的400亿元9。半导体股。 这就是新华社文章中提到的“极端风格”。 这句话说得好听,说得不好就是“极端风格”,类似于很多投资者的“穿梭机”。

这种投资将多元​​化投资的风险集中在基金上。 当基金重仓呈上升趋势时,此类基金的业绩表现非常好。 一旦基金重仓趋势发生变化,风险就非常大。

所以蔡经理从2023年3月到2023年7月15日过得非常好,当时的他就有“芯片设计博士”的光环,诺亚基金的业绩也非常好。 他是明星经纪人,人气堪比现在的张坤。 他和顾兰都被基督徒亲切地称为“蔡经理”。

然而,股市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蔡经理的诺亚基金在2023年7月15日之后开始暴跌:从7月14日最高收益率55.87%下降到10月23日的7.23%,短短三个月内每月暴跌48%。 如果这三个月你不明白股市里人的指导,加仓或者定投,你会损失更多。 因此,很多去年购买诺亚基金的人都是欲哭无泪。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蔡经理重仓投资的半导体股泡沫开始破裂,我们来回顾一下他重仓股票期间的表现: 韦尔股份:从253元跌至167元,跌幅近40%; 卓胜伟:从最高718元降至330元,减半; 重仓的9只个股走势相似。 结果,诺亚两只基金业绩暴跌44%,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现在,新华社为何出面警示风险? 因为蔡经理很有勇气。 经过几个月的动荡,他开始重仓增持,比如韦尔股份:发行价仅为7.02元,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日前创下了328元的新高。近3000亿元的市值,令人瞠目结舌:要知道,中芯国际目前的市值只有4435亿元。

新华社所说的“遏制更大风险”说得很明白:蔡经理重仓的泡沫太大了,总有一天会破灭。

就连国家半导体产业基金也开始不断减持兆易创新等泡沫较大的公司股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将不再支持半导体产业。 国家仍会大力支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支持半导体企业的股价泡沫。 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的泡沫已经不能用业绩驱动来解释。

这个泡沫有多大? 基金的风险有多大? 因为泡沫是由投资者、游资、资金造成的,泡沫破灭后,就会乱成一团:比如去年7月,被疯狂炒作的上海硅业,股价为原来是69元,现在是31元。

股市没有什么新鲜事,基础市场也没有什么新鲜事。 当股市见顶、泡沫破灭时,买单的总是迟来的、迟到的民主党人。 去年,所有的老投资者都睁大眼睛看着这些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公司,想看看他们的产品是怎么出货的。 今年1月,他们看到基金大妈和新投资者涌入市场。 经历过2023年股灾的老股民瞬间会心一笑、释怀。

事实上,现在基金市场上的蔡经理不止一只,合力炒股的诺安基金也不止一只。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酒庄,罗曼尼康帝、拉菲、伊丰达。 全球有三大芯片基地:美国硅谷、宝岛、Noon ,以及三大电池基地、三大调味品制造商等。

如今国家升级对热门基金的限购,正是控制金融风险的“引爆炸弹”; 央行也注意到了基金团投机的风险,绝对不会让这个泡沫在2023年继续下去,所以看懂我这篇文章的人,看看新华社这篇意味深长的声明:“它包含了风险较大,投资者应格外谨慎。”

半导体、Noon霸占热搜,基金界又发生什么大事?

半导体板块开始上涨,诺亚基金重仓半导体涨幅超9%。 近期,由于半导体政策调整,A股市场半导体相关产品开始飙升。 此前大举投资半导体领域的诺亚基金也恢复增长,增速超过9%,再次成为网络热搜。 有分析师表示,由于国内市场国产替代程度加速,部分半导体企业业绩开始回升,景气回升也带动股价回升,从而带动半导体板块上涨。 知名券商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内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营收总计539亿元,同比增长40%,利润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140%。 发展前景广阔。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师表示,虽然公司业绩和股价都在增长,但目前国内半导体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不高。 至少与目前股价的涨幅相比,这些公司的业绩不足以支撑股价的持续上涨。 虽然半导体行业长期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确实存在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但在这个时间点上,股价的上涨更多是情绪上的反弹,而非实际表现。 尤其是利润,不足以支撑股价的上涨。

事实上,由于这几年国家政策偏向半导体,A股半导体板块的市盈率一直很高。 卓胜微、胜邦科技等一些半导体公司,尽管实际业务并未大幅增长,但股价却出现上涨。 1000%,10倍增长,泡沫风险不得不提防。

因此,不少基金分析师表示,目前半导体行业估值过高,这显然是政策驱动下的情绪反应。 虽然半导体市场依然巨大,但可以等行业龙头涨跌后再抄底。

诺安成长混合基金是黑店吗?

诺亚成长混合基金是一家黑店。 诺亚成长混合基金暴涨时,对净值的估值缩水一半,小幅上涨时,对净值的估值几乎为零。 属于黑店系列。

Noon Mix属于什么板块?

Noon Mix属于半导体板块。

午成长混合持股中,持股前十的股票包括兆易创新、韦尔科技、北方华创、卓胜微、北京君正、中科曙光、晶方科技和闻泰科技,均为芯片概念板块个股。

诺安成长混合_诺安混合成长320007_诺安成长混合场内代码

诺安成长混合发行主体为诺安基金。 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股东由外贸信托、界龙投资、大恒新时代科技组成。 在基金投资方面,是一家管理体系较为完善、专业水平较高的基金管理公司。

扩展信息:

诺安 Mix介绍如下:

Noon 成立于2009年3月,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 稳定性强,属于中高风险混合型基金。 与其他同类基金相比,其近期收益水平较高,长期收益水平也较好。 投资目标是在适当控制风险、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同时,争取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在投资范围方面,正午成长混合基金的投资范围定义为股票、权证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投资品种。 股票投资范围包括境内依法发行的所有股票。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础型

相关推荐

最厉害的前十位基金经理,你知道吗?

全国级别的50人 象陈光明 林园 但斌 赵丹阳 杨东 傅鹏博 丘栋荣 冯柳 邱国鹭 朱少醒 有运作几百亿的能力 独当一面的大将决断 走正道的智慧不把自己送进监狱 流派领军人 大资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