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大年”带火“财商”教育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炒基金_炒基金和炒股票的区别_炒基金能赚钱吗

新浪财经综合2021.02.0601:54

借钱利用短期基金炒作,新一代“90后”公民陷入投资误区

记者/易彦军/广州报道

国内资管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过去一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持续爆发,带着“光环”的优秀基金经理甚至成为90后的“追星族” ……种种迹象表明,公募基金正在成为最受欢迎的金融产品之一。

然而,一些盲目前来投资的新一代基督徒却缺乏常识。 比如,有的基督徒直接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在某平台借钱买基金”的经历。 这也造成了此前投资者非理性购买基金的现象,再次引发市场争议。

另一方面,《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公款“跨年”也让“财商”教育走红。 近一年来,抖音、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短视频教会了人们如何购买基金。 数量猛增,但内容质量却参差不齐。 值得注意的是,非专业人士提供的快速教学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基督徒投资,仍然存在疑问。

“借钱投资”有风险

2019年以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均收益率连续两年超过35%。 2020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48.52%。 如此引人注目的“赚钱”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基民党的行列,其中90后成为重要的参与力量。 支付宝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新增公民中,30岁以下的90后占比超过50%。

于是,知名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90后、00后聚集地开始充斥着各种与“基金”投资相关的话题。 在基金市场上,基金经理以“追星”的方式受到青睐,让90后的“身影”非常有辨识度。 然而,以追星态度​​入市往往被市场解读为极度盲目,部分基金“新手”的投资操作也确实陷入了“非理性”行为。

“借1万元一天只需要3.5元(利息),但把1万元放在基金里,一天至少能赚几十块钱,可行吗?” 2020年2月,有网友在豆瓣发帖问了这个问题。

这篇帖子下有20多条评论,几乎没有人同意这种做法。 有网友称自己尝试过,但风险很大,也有网友提醒“千万不要借钱买基金”。

同期,有网友在天天基金网基金栏发帖询问是否有人尝试过利用借背贷购买基金。 从该帖子下的评论来看,有些人尝试过这种做法,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骗局。 这个操作类似于赌博。

2020年,在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愈发凸显的情况下,以“空狼”心态购买基金的投资者近期又“再现”。

有网友在豆瓣发帖称,2020年7月,他向界北借了1万元,买入多只基金,持有不到10天就卖出,扣除手续费后收入近200多元。

此外,不少网友还在知乎、知乎等社交平台上讨论“借钱买基金”的话题。 2021年1月上旬,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你用过借贝的钱买过股票或者基金吗?” 这个问题收到了100多个回复,大多数人对“借钱买基金”感兴趣。 保持消极。

一位新入市的投资者告诉记者,2020年,他从微信理财贷借资金炒股,也通过闪电贷等贷款方式买入股票,但最终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事实上,利用借贷平台获得的资金作为投资本金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得用于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资。 借呗还会在借款页面提示:该贷款不能用于购房、偿还住房抵押贷款、投资、理财等。同时,借呗已将资金用途纳入芝麻信用系统。 也就是说,贷款资金的使用会影响借款人的芝麻信用和人民银行的信用记录。

从投资心态来看,英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元春表示,之所以出现“借钱买基金”,是因为人们更关心短期赚快钱,而不是从投资角度出发。长期投资。 想想问题所在。 “很多人看到市场上涨,开始加大投资,想着短期赚快钱,长期投资短钱,甚至利用杠杆冲进市场。这些都是押注短期的。”市场会大幅上涨,短期市场最差,很难估计,一旦短期市场下跌,这部分资金就很难长期坚持,最终浮亏将转化为实际损失。” 因此,她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利用杠杆投资公募基金。

天翔投资咨询高级研究员杨家兴也向记者指出,通过消费贷、信用卡套现购买资金,风险非常高。 除了法律风险之外,短期表现也难以预测。 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计划,此类资金来源往往具有较高的利率。 利用这种“杠杆”形式购买资金,在市场反弹时更有可能造成巨额损失。 尤其是对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投资者来说,在市场复苏之前可能很难支撑市场。 市场底部赎回,将“浮亏”变成“实亏”。

杨元春指出,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 短期行情涨跌幅度较大,难免面临浮亏。 此类产品非常适合长期投资。 通过长期持有可以平滑短期波动,分享长期经济增长的红利。 收入。 她认为,购买股票型基金之前,一定要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考虑资金投入、预期收益等,用至少三年没有使用的闲钱进行投资。

“短线炒作”盈利体验不佳

事实上,不仅有从借贷平台套现、购买基金的“投机者”习惯于短线投机,也有一些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人通过“短线投机”、“波段交易”赚钱。 ”

“我是短线(买基金),不停地买、卖。买或卖的依据主要是基金净值的涨跌。有时我也会看大盘,什么时候涨,我卖掉一部分,跌了我就加进去,这样2020年的回报就会超过20%。” 一位基督徒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关注该基金的涨跌。 在他的理解中,频繁的操作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杨家兴还提到,现在市场上存在一个现象,基金投资按照股票投资方式进行,“炒短线”的投资者不少。 近两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让不少投资者盲目跟风,参与基金投资。 但不少投资者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追求短期利润,希望通过购买基金致富。 这种心态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事实上,采用这种短期持有策略,即使在基金增速较高的年份,投资者也未必能获得满意的盈利体验。 天天基金网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涨幅达到42.15%,但在天天基金网用户中,股票持仓平均收益率仅为19.19%。

此前,中欧基金还公布了一组数据(基于自有产品和客户数据):2019年,市场主动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5.76%,而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5.76%。中欧基金旗下基金占比为45.76%。 回报率为52.01%。 但对比客户收入和基金收入,我们可以看到,客户收入远低于基金收入。 其中,虽然盈利客户占比近90%,但约一半客户的收入不足10%。

原因是基督徒在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 例如,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基金持有期限越长,平均收益越高,胜率越大。

2020年12月,我们计算了2005年以来任意时间点持有的股票和股票的收益率,并计算了不同持有期间的平均收益率和获得正收益的概率。 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持有期间,基金指数都取得了稳定的正收益,并且随着持有期限的延长,获得正收益的价值和概率都在逐渐增加,远高于股票指数。 当持有期限超过8年时,几乎100%实现高额正回报。

当然,基础投资者盈利体验不佳,部分是由市场环境变化、基金业绩不稳定、甚至被中介误导“赎旧买新”等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 在最近兴起的金融和商业教育中,从业者鱼龙混杂,他们对基金投资的解释并不完全准确。 更何况,无论投资股票还是基金,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短视频式的“速成”教学未必能提供指导。 如果投资者接受了错误或有偏见的投资理念,那么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就可能会犯错误。 所得大于损失。

记者以“基金”为关键词搜索抖音时发现,该平台包含“基金买卖时机技巧、基本基金入门知识、近期基金市场行情分析、基金投资技巧”等话题; B站网上也出现不少“UP主”(上传视频的人),以“资金”为话题吸引粉丝。 仔细一看,很多博主只是简单介绍了基金的基础知识或者所谓的基金投资技巧,并不能帮助投资者形成系统的投资理念。

杨家兴分析说,财经商科教育的兴起,体现了投资者对基金知识的迫切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不过,“速成”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风险揭示方面。 这类速成教育往往没有全面的介绍,但这是基金投资者最需要了解的事情之一。 “冲刺式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普及基金作用,应该引导投资者继续深入学习基金知识。但不宜在这种‘冲刺式’中直接引导投资者投资基金或推荐基金。”风格教育。” 他强调。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