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分为注册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法制建设两个主题。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就IPO审核、退市改革、综合注册制下股指期货做空市场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注册制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完善的过程。证监会将密切跟踪分析注册制实施效果,认真倾听各方声音。市场。” 中国证监会综合业务部主要负责人周小舟在发布会上表示。
登记制度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确定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将IPO审核从证监会转移到交易所。” 周小舟在发布会上详细解释了注册制的含义。
他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场全链条改革,涉及资本市场准入、二级市场、投融资、立法执法等各个领域。
周小舟表示,实行登记制意味着“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执法更加严格、精准”。 一方面,就是坚持“申报就是承担责任”的原则,严惩“带病闯关”等行为,决不放松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实行登记制度要严惩不贷,重点打击乱象。 完善证券期货行政执法中当事人承诺、先行赔偿、欺诈发行指令回购等制度,推动相关案件落实。 推动建立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并逐步常态化,形成示范效应。
总体来看,注册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确定,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已系统重塑。 在各种约束下,监管部门本身更加透明,市场对法治的敬畏更加强烈,市场生态不断改善。 净化,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多保护。
“公开透明是资本市场公信力的基础。” 周小舟表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始终坚持“审查开门”、“监管开门”,全面清理“口袋政策”和隐形门槛。 审查登记的标准、程序、结果等都要向社会公开,积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投融资端总体平衡
“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和交易所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角度不断向市场引入严格监管的理念,报告公司和中介机构也亲自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试点注册制五年来,已审查案件1000余起,其中撤回、驳回比例近40%。” 证监会发行部主任严伯金也表示,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管制,而是更严格的发行监管和对IPO企业更高的质量要求。
“市场可以看到,优化再融资安排实施以来,再融资公告计划和受理数量有所减少,表明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变得更加审慎、理性。” 严伯金还回应了再融资政策实施后的实施效果。
数据显示,去年9月至12月,证监会共发布审批文件95份,较前8个月月均减少40%; 此外,发行及再融资募集金额月均271亿元,也较前8个月月均增加。 环比下降43%。
严伯金表示,2023年8月底和11月初,证监会和交易所两次再融资优化的核心是“从严从紧,扶优限劣”,一方面保持一二级市场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上市公司合理融资需求。 当前逆周期调节、扶优限劣的效果正在显现。
“不存在只注重融资不注重投资的情况。” 证监会机构部主任沈冰补充了投融资两端的情况。 他列举了投融资双方的具体数据。 从融资端看,近五年A股IPO总额为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为3.8万亿元,融资总额约为6万亿元。 从投资角度来看,“分红金额超过当前融资金额”。 A股投资者回报持续提升,累计分红达8.4万亿元。
坚持“该退则退”,严防“尽快退”
证监会上市部主任郭瑞明表示,将继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该退就退”,严防“立即退市”。
郭瑞明具体表示,要严厉打击与退市相关的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保壳”行为。 如果公司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支持投资者运用《证券法》《赔偿和救济措施》规定的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我们也在关注市场上关于A股退市率不高的观点,退市改革一定要既退市又稳退市。” 郭瑞明进一步对比了境内外市场的退市情况。
他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退市主要以私有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自愿退市为主; 我国注册制改革后,共有104家A股公司被迫退市,是改革前10年数量的近三倍。 尽管被迫退市的公司不少,但重组退市、自愿退市的案例仍远少于海外市场。
郭瑞明表示,将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通过吸收合并有效整合资源,推动破产重整制度完善。
中国证监会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滕必炎补充道:“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处罚只是问责的起点。”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加大与公安、法制部门的联动和融合,运用行政监管措施、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追究、诚信惩戒和退市监管、自律监管等措施,通过管理等手段构建“立体问责”体系,不断增强广大投资者的执法工作获得感和投资安全感。
“严格监管”限制性股票借贷和融券
证监会机构部主任沈冰表示,提前借入限售股票的问题引起市场关注。 为维护市场公平,打击各类不当套利行为,证监会加大了对限售股票借贷的监管力度。
沈冰表示,2023年10月下发通知,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管计划出借证券,并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的出借方式和比例处于上市初期。 截至目前,融券余额较新规实施之初下降了23.4%,其中战略投资者融券余额降幅更大,达到35.7%。
此外,新规发布后,上市初期未借出执行战略投资者的新股。 总体来看,政策实施效果符合预期。
针对“部分机构涉嫌做空股指期货”的问题,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李志斌回应称,目前尚未出现客户集中做空股指期货的现象。
李志斌表示,今年以来,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股指期货日均成交量3791.8亿元,日均持仓金额9656.3亿元; 股指期权日均成交金额18.09亿元,日均持仓金额5249亿元; 股指期货期权日均交易持仓比例为0.48,处于正常合理范围内。
李志斌表示,经调查,目前股指期货空头头寸很大一部分是客户的套期保值头寸。 客户进行对冲将有助于稳定其股市头寸。 目前,股指期货整体持仓较为分散。 目前尚未发现客户大量加仓的现象,也未发现相关账户联合做空的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交易活动全过程监管,加大监测预警和排查力度,全力维护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他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