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中国保险业发展,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十年来,中国保险业在大众化、精细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年保费规模从2006年的560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万亿元,年均增长20%,密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保险保额也从2006年的560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万亿元,从2006年的2.6%、430元/人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4.2%、2200元/人。助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和创新,恰逢其时。 其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保险科技:互联网保险的下一个竞争前沿

保险科技()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见下图)。 受行业竞争差异、监管开放程度、现有流程复杂程度等因素影响,不同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差异较大,但都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成熟分化三个阶段。 媒体、零售等行业处于数字化的前沿,媒体行业甚至已经进入分化的成熟阶段。 数字化浪潮下,不进则退。 保险业数字化虽然刚刚起步,但正在加速进入快速发展期。 预计类似的分化格局也会出现。 现在,“观风破浪”,未来一定会赢。

从全球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新的保险科技生态系统正在形成(见下图)。 传统保险公司、初创保险公司、非保险机构和监管机构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抓住保险科技的发展机遇。 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我国保险科技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数据采集、集成和应用路径规划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保险公司数据采集能力较弱,普遍缺乏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导致相当多的用户接触点信息丢失。 例如,电话咨询、订单修改信息未及时记录,线下纸质信息未录入等。 系统等

其次,保险公司用户数据需要整合。 从产品营销、日常用户信息维护到理赔处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都有用户接触点。 这些环节往往由不同的团队负责,相应的数据也掌握在不同的人手中。 但国内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专门的数据整合团队,没有统一的系统来整合同一客户在不同环节产生的数据。 数据分散,不利于后续客户洞察的识别、分析和应用。

第三,保险公司数据分析的应用路径尚不明确。 通过传统保险业务、互联网合作伙伴、移动可穿戴设备等增值服务,国内保险公司已经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用户数据。 但不少企业在数据应用和数字化战略规划方面尚未有成熟的思考,应进一步明确产品设计、精准定价和营销的数字化路径。 例如,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车险可以利用车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客户行为信息,但很少有财险公司有能力根据行驶距离和客户驾驶行为来定价和提供服务。

创新科技:推动保险“普惠”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保险产品的服务范围和形式进一步扩大。 一时间,行业变革日新月异,用户保险(User Based)、小额保险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健康管理、汽车安全监控等延伸服务开始流行,新型保险平台、科技初创企业等新玩家也想分一杯羹,积极探索创新,试图捕捉新机遇。 我们预计保险科技将渗透得更快、更深,这可能会带来保险行业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有八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虚拟现实(VR)和基因技术(见下图)。

1、保险科技塑造全球新业态

保险科技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刻改变行业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介绍全球八种主要技术的领先用例(见下图):

2、科技应用助力中国保险“普惠”

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普惠金融已是大势所趋。 2016年,国务院印发《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

从广度上看,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主要集中在较富裕的省份/地区。 例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含深圳)人口约占全国的17%,但寿险保费却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全民社会保障需要扩大。

从深度来看,我国整体人均保费约为2200元,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根据瑞士再保险(人民币)数据,2015年美国人均保费达到28000元,德国达到17000元,日本达到24000元。 可见,增加保险深度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实现保险“普惠惠民”,需要在广度上扩大覆盖人群、在深度上增加保障范围、在质量上提供更好的服务。 保险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讨论保险科技促进普惠发展的潜在切入点以及目前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机遇(见下图):

抓住机遇的行动建议

保险科技是重要的产业风口。 抓住这一机遇,传统和新兴保险公司、监管机构等参与者应明确自身定位和优势,识别发展机遇,制定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实现长远发展。

1、传统保险公司:推动数字化创新

传统保险公司应提升战略、文化、组织、能力四个关键领域的数字化成熟度,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布局(见下图)。

2、新兴数字保险公司:打造独特的互联网发展模式

新兴数字保险机构应抓住其独特的市场地位,构建​​成功的商业模式。 主要措施有三:把握用户需求,加强产品研发;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产生客户洞察; 推动创业开展人员管理(见下图)。

3、政府监管: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保险科技发展的活力离不开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支持(见下图)。 政府部门要通过加强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提供资金支持、保持密切沟通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 监管机构还应积极防范风险,推动制度优化,加强防控指导,为保险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关推荐

魏晨阳博士一行莅临校友企业元保调研

6月2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博士,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创新总监冯采、研究专员蒋昭昆一行莅临校友企业元保调研。对于元保的快速发展

国寿大动作!绿色金融助实体经济飞跃

中国人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努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