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韩晓宇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陈卫东 摄
为提高教师学历,海南省2023年首次将“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省教育厅印发工作通知,提出到2025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学士及以上学历。 学历占比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韩晓宇介绍,调查中发现,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因工学冲突、个人意愿、考试招生、工资收入、家庭等因素,提高学历动力不足。负担。 海南省基础教育实现赶超、跨越式发展,不能被动等待低学历老教师退休、高学历新教师上岗。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专门制度设计,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增强能力。 动机。
为此,我们建议海南省统筹设计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专项工程,作为自贸港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 韩小雨说道。
如何启动和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 韩晓宇建议参考2019年实施的海南省“产学研”旅游人才培养项目(即旅游淡季期间免费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政府资助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而本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 提高学历的专项工程。 她认为,提高海南在职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无论从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民生效益、长远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还要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目标。” 韩晓宇建议,重点关注海南省中小学(含幼儿园、高中)专任教师,包括在职教师和在海南省工作3年以上的临时工。 支持在职教师(含民办学校教师),重点扶持未取得学士学位的50岁以下男教师和45岁以下女教师,支持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或硕士学位的学校教师。 适度提高工作目标,实现赶超发展。 到2030年,海南省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具有学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95%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显着提高,达到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她还建议省教育、考试部门优化考试招生和培养方式,重点在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等高校实施。 一是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分开招生、分开评分、分开招生的模式。 招生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派师下乡、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学制2.5年或3年; 二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采用资格审查、注册录取制、自主考试,并增加省考和实践考核比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助教方式,助学期限为2年。
据介绍,海南师范大学是目前海南省唯一一所具有教育学硕士学位招生资格的高校。 由于海南师范大学总体招生计划的限制,竞争非常激烈。 2022年,海南师范大学计划招收10名非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已报名408人。 (其中海南籍学生365人,主要来自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录取6人); 2023年招生48人,注册717人(海南籍学生600人,录取16人)。 因此,建议海南省单独列出并大幅增加海事师范大学非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招生名额,实施‘乡村学校教育名师培养计划’,试点同等学历学生申请硕士学位,并有针对性地在海南定向招聘和培训教师。” 韩小雨说道。
同时,创新“学历+能力”双提升的教师教育模式,探索线上+线下、学历+能力、多层次、多维度的职后优秀教师培养模式,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实践课程比重突出,强化基础教育教学。 技能和工作实践绩效考核从提高学历入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学习动机,驱动教师终身学习,建立教师职后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机制,实现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步完善,形成自贸港师范教育体系融合的创新案例。
“还需要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 韩晓宇建议,省财政要按照“工富学少”旅游人才培养项目模式,全力保障学费。 如果财政压力较大,还可以参考广东、陕西等地采取的财政补贴和共享机制。 建立省级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中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标率、提高率纳入市县政府考核指标把履行教育责任作为中小学和合格教师的评价指标。 考核指标,定期调度和考核,确保目标落实。 (王艳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