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质量和寿命的关键性材料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由于光伏电池的封装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组件的胶膜和背板开始泛黄或开裂,就很容易失效报废。 因此,光伏胶膜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和寿命的关键材料。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斯特,股票代码:SH)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薄膜制造商。 被誉为“薄膜之王”,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产品涵盖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EPE等市场主流胶膜产品粘合膜。

今年12月14日,福斯特当日发布多份公告,包括80-1.5亿元股权激励回购股份进展情况、光伏业务合作伙伴股权激励草案等。 截至目前,福斯特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37万股,累计支付金额7099万元,几乎已达到回购金额下限。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碳调查专家深入分析发现,股权激励草案中的诸多关键条款对参与员工并不友好。 不仅可能对员工行使权利构成重大障碍,有的甚至可能损害员工利益。 结合福斯特股价连续两年多持续下跌、缩水近90%,以及净利润在近三年持续大幅下跌后已逼近行权条件,这种可能性就产生了。福斯特的员工最终将行使他们的选择权并从中受益。 怀疑。 如果是这样,草案的激励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

接下来,侦探将从福斯特的股权激励草案入手,循序渐进地分析福斯特的经营状况以及股价长期持续下跌的可能原因。

1、股权激励条款花样繁多,员工行权之路可能每一步都让人心惊胆战。

细节决定成败。 碳侦探发现,本次公布的股权激励草案中的一些条款明显不利于员工利益,甚至可能导致员工损失投资本金。

首先,激励草案中规定的行权条件要求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必须大于6%。 然而,近三年来福斯特的ROE持续大幅下滑,从55.19%降至23.63%,再到前三季度仅为7.08%。 ROE每年缩减一半以上。 今天的ROE为7.08%,非常接近6%的行权条件。 如果稍有失误未能扭转颓势,跌破6%而无法行使也就不足为奇了。 请注意,福斯特的ROE历史上曾低至2.42。 %。

福斯特今年第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此时推出光伏合作伙伴激励草案,大概是希望提振士气,扭转颓势。 但目前来看,行权条件显得过高,缺乏诚意。 怀疑。

其次,福斯特的计提基数是按照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6%计算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计提比例的设定并不科学。

通常情况下,利润增长越困难。 通常,此时应设定较高或至少固定的计提比例,以进一步激励员工实现更高的目标。 不过,福斯特为净利润设定了较高的应计比例,净利润越高,提提速度越快。 衰减模式。 例如,计提基数在5亿以内的,可以计提10%,超过20亿的部分,只能计提1%。 但增加利润20亿的难度明显比5亿要大得多,所以福斯特的计提比例的设定似乎是本末倒置,内部逻辑不合理。

如果上述缺陷意味着员工只面临拿不到钱、拿多还是少等问题,那么根据公告中的以下条款,员工不仅拿不到钱,还可能面临损失。

1、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决定不再续订合同;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主动解除劳动合同; 董事会认定公司不再适合作为本计划持有人的,已参加本计划的员工将自动丧失继续参加本计划的资格并退出本计划。

以上三种被视为退出股权激励的情况只能用生死存亡来形容。 也就是说,福斯特说了算,可以随时按照员工的意愿将员工踢出股权激励。 员工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2.一旦员工退出激励计划,福斯特只需计算员工出资额与当前股票价值之间的最低值,扣除员工此前获得的股息,然后将余额返还给员工。

(公告原文:本计划赎回方式为员工持股计划的,退出员工持有的股份按照退出员工原缴费金额(不包括奖金基金)中较低者予以回收。部分)及所持股份对应的累计净值。 尚未赎回的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如果该员工持股计划此前已处置股票、取得利润分配或其他收益,且所得款项已经已全部或部分分配给职工的,离职职工收到的分配款直接从上述转移支付中扣除)

例如,员工加入激励计划后,假设当年满足了行权条件。 员工个人出资50万,福斯特又以1:1的杠杆向员工借了50万。 员工以市场价值(行权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共购买了120万股福斯特股票,并获得了10%的股息。 。

假设福斯特因次年业务调整而提前终止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或者董事会希望给予他人激励机会,则该员工只能接受被动退出激励计划。 如果此时股价下跌25%,那么原市值120万的股票目前只值90万。 那么员工只能收回90(出资与股票现值中的较低者)-50(杠杆借款)=40万元,净损失10万元,还不包括利息和其他机会成本。 可见,根据草案的上述规定,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员工完全有可能遭受损失,而如果股价进一步下跌,员工遭受损失的风险将会更大。

另外,该员工因过去的服务而获得的12万元股息,仅仅因为他以后不能继续为公司服务(可能是福斯特的原因),就必须退还,这特别不合理。 过去收到的股息与过去的服务相匹配,付钱交付货物公平合理。 仅仅因为他将来要离开而被收回,是否意味着福斯特过去的宝贵服务现在被认为一文不值(因为股息已完全收回),这算不算是自焚?

员工因实施股权激励而遭受主要损失。 其他上市公司也有类似先例。 例如,同为上市公司的东方雨虹(防水建材龙头企业),在其秘书张蓓行权后,股价累计跌幅为-26.8%。 反倒是损失惨重的张北,瞬间就崩溃了。 为此,她专门撰文表示无法理解股价:“股价跌得这样,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底线。” 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低价的股权激励是大利空_股权激励价格过低_股权激励价格低一半

福斯特股价的现实更加严峻。

2、股价连续两年多下跌,累计缩量-87.54%,本周再创新低。

福斯特股价自2021年8月以来已经连续2年多下跌,本周再创新低。 下跌过程中,股价从最高点167.08元/股跌至20.81元/股,累计跌幅-87.54%。 难怪有大V曾在雪球上坦言,购买福斯特股票的投资者屡遭折磨。 不知道这是否包括大V本人。

回购公告显示:“回购价格不超过46.37元/股”。 假设实际平均回购价格为回购价格上限的80%,则平均回购价格仍高达37元/股。 福斯特必须至少为积极进取的员工提供执行价格 55% 的折扣。 行权后持有股份的员工只能保留本金。 这还不包括未来被迫退出股权激励计划的风险贴现。 以及银行利息等机会成本。

因此,碳调查人员对比股价走势后发现,福斯特在股价还在创新低的时候就推出了这项股权激励计划,更是缺乏诚意,因为员工盈利不容易,而且他们的员工也不容易赚钱。如果不小心,本金就会损失。 损失。

那么为什么福斯特的股价跌幅如此之大呢? 是它的运行条件有问题,还是有其他原因?

3、业绩增加但利润减少,这是上下游议价能力不足的硬伤。

由于光伏薄膜成本仅占组件总成本的7%,光伏薄膜行业对下游光伏组件用户粘性较强。 然而光伏薄膜决定了耐腐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抗氧化性。 抗紫外线老化和抗紫外线老化等重要属性会严重影响组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光伏薄膜等少数关键核心辅助材料,组件用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非常重视。 对于初次合作,测试、认证等准入审查通常会提前六个月进行。 一旦供需关系确定,除非价差过大,组件用户一般不会“贪小利而忘大利”而随意更换供应商。 这也成为光伏薄膜企业的“护城河”。

在光伏薄膜企业中,福斯特位居行业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用户粘性强,玩家实力雄厚。

不过,用户粘性强并不意味着福斯特对下游模组用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这是因为光伏薄膜在光伏产业链中具有投资门槛低、技术门槛低的特点,这使得该行业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难度很大。 门槛低,从而削弱了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 例如光伏薄膜,初期投资仅需3000万元,五年内即可收回资金。 轻资产模式下的投资门槛和风险较小; 同时,光伏薄膜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远不如光伏电池等方面。

此外,光伏薄膜行业缺乏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光伏薄膜生产采用EVA等树脂为原料。 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90%,其中近70%需要进口。 它严重依赖外国供应商。 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并不容易,议价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虽然光伏薄膜是组件的迫切需求,但福斯特仍然夹在上下游之间,缺乏议价能力导致盈利能力上的短板。 以2022年为例,虽然福斯特实现营业收入188.77亿元,同比增长46.82%,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5.78亿元,同比下降-28.13%同年。

福斯特业绩出现收入增加、利润减少正是因为议价能力不足,导致成本上升,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升。 例如,2022年同期,福斯特运营成本为159.29亿元,同比增长65.30%,远超营收增速。

股票价格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缺乏业绩想象空间的福斯特自然觉得自己的股票很难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下游零部件市场价格卷入加剧,未来福斯特的利润空间或将进一步受到挤压,股价或将进一步下跌。

光伏组件市场价格自年初以来已下跌一半。 当组件价格低至1.1元/瓦时,光伏组件领军企业隆基绿能副总裁李振国曾警告:“光伏组件价格低至1元/瓦的非理性现象,整个产业链都受到影响。”就会发现很难盈利。” 但随后1元/瓦的底价被多次击破。 其中,在以0.945元/瓦的低价中标湖南晓光模具分布式光伏项目光伏组件采购后,他曾耐人寻味地说:现在的行业就是这个价格,并不是某个原因造成的。项目、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 ,而是整个行业的趋势。

当福斯特的下游零部件客户因全行业亏损而怒火中烧时,这些客户还有什么理由不挤压福斯特来改善自身的利润和生存条件呢? 对别人来说就像蜂蜜,对你来说就像砒霜,福斯特的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可见,缺乏议价能力的福斯特未来股价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

4、实控人多次减持套现数十亿美元,发出负面信号吸引投资者跟风。

除了业绩和议价能力不理想外,实际控制人林建华作为福斯特船舶的“船长”,在2020年福斯特股价上涨至高位后,开始选择减持套现,包括股票和敞篷车。 一切手段,比如债务等等,实际控制人只想要结果。 此后,实际控制人减持成为常事。 他们失去控制并抓住一切机会进行。 他们不仅每年都在减持,而且一年内减持次数高达7次。

例如,2021年2月,福斯特公告,实际控制人减持4450万股,合计减持33.05亿元。

2021年8月,实控人干脆一次性减持3%,套现约47亿元,引起市场巨大震动。

作为最了解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产权所有者,实际控制人并不看好公司未来,认为当前股价被高估,选择减持。 那么普通投资者有什么理由要继续追随福斯特呢? 如果船长跳船逃走,乘客们还能留在船上继续享受旅程吗?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