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如云,南财财富管理课题组
南财理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2日,今年以来市场新增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含私募产品)28274只。
从风险等级来看,产品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2级(中低风险)。 其中,一级(低风险)产品占比5.96%,二级(中低风险)产品占比84.91%,三级(中风险)产品占比7.44%,四级产品(中高风险)产品占比0.34%,5级(高风险)产品占比1.35%。
从投资性质看,固定收益产品占比96.53%,混合产品占比2.02%,权益类产品占比0.4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产品占比0.97%。
注:收益/回撤=(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现金管理产品近6个月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近6个月最大回撤。 南财金融数据显示,现金管理产品近六个月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2.294%。
本文排名来自财富管理全自动实时排名。 如果您对数据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文末研究助理进一步核实。
南财财经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近6个月投资周期3-6个月(含)公募混合型产品收益排名中,有7家理财公司产品上榜。 其中,农银理财有3款产品上榜,华夏理财有2款产品上榜,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平安理财、民生理财、苏银理财各有1款产品上榜。列表。
从收益来看,苏银金管的“聚源多策略,计划6月开业2期”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达2.10%位居榜首,平安金管的“鑫”安信3号预计六个月后开业,是一款混合净值车型。” 近六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38%和1.09%,位居本期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
从风险指标来看,近6个月上榜产品最大回撤未超过1%。 工银理财“二权最佳私人银行专属120天收益混合型开放式理财产品”和农银理财“‘农银同信·灵动’180天科技创新人民币理财产品最高回撤0.80%分别为0.76%和0.76%,在本期榜单中属于较高水平。
从业绩指标来看,本次榜单盈利回撤率为正值的产品仅有两只,分别是速银金管的“聚源多策略,计划6月份第二期开业”和平安金管的“信安信”。第3名,预定六个月的“开放式混合净值型金融产品A类”。其余八款产品的盈利回撤率为负值,即过去六个月的盈利表现逊于现金管理产品。
为了保护产品净值,部分混合型产品的固定收益资产占比被动超出合约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速银理财的“聚源多策略”虽然从营收和业绩指标来看,定于6月份开启二期,但截至12月6日,该产品仍处于断网状态。
南财财经数据显示,2023年3月15日“聚源多策略定于6月开盘二期”单位净值为0,该产品破净值。 此后,单位净值在3月31日升至1.002,但并未维持,过去六个月净值的增长反映了其净值的恢复。
该产品预计6个月后上市。 当一个投资周期结束时,管理人可以在投资周期结束时该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大于面值的条件下分配现金股利。 由于产品净值尚未修正,因此该产品在上一个投资周期没有进行分红。 仅于2022年6月和2023年1月两次派息,每股分红分别为0.0099元和0.0097元。
12月4日,速银金管公告称,投资于部分混合型理财产品的固定收益资产比例超出合同范围。 根据产品手册,速银理财混合产品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0-80%,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0-30%或0-40%或0-50%或0- 80%(具体比例以产品手册为准),公告称:“2023年11月,市场延续下跌趋势,为保障产品净值,我们积极控制权益类资产风险暴露部分产品持有股票等权益类资产过少,被动型产品导致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超出合同范围,我公司坚持审慎投资,积极为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上述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均超过”。
南财金控研究团队表示,速银金控自2023年6月起每月都会发布相关公告,称投资于部分混合产品的固定收益资产比例超出合约范围。
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向调研团队指出,在股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产品净值,不能为了满足投资比例要求而持有权益类资产。
此外,对于理财公司公告混合型产品固定收益资产持有比例超过合同约定的问题,一位理财公司人士认为,《资管新规》中对理财产品种类的界定有些不妥。僵化,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监管解释。 。 公募基金一直有相关做法,混合型产品投资比例并无强制要求。
南财财富管理研究团队认为,在市场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管理人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配置,是稳定产品净值、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但对于不同类型投资产品中固定收益、股权等资产的投资比例限制能否随市场波动灵活调整,确实还有更多需要明确的解释空间。
苏银理财在《聚源多策略6月定开2期》三季报中指出,目前采取中性态度应对市场,不悲观但不积极,适度参与市场采取保守策略。 接下来我们将构建深度价值策略、低波动灵活交易策略、量化增强策略的组合。 由于此类策略持有多元化行业和个股,下行风险有限,相对能够抓住交易机会。 对于基于行业的策略,可以在观察到产业政策变化或基本景气后考虑增加行业配置。
数据分析师:张若芳; 实习生:杨晓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