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零受理”GP与LP们要薅秃头皮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我们现在撤回的数量比我们推出的数量还要多。” 谈及近期IPO数量下降的情况,一位资深创投老总向投中网坦承了惨淡的处境。

注册制以来,“IPO红利结束”的话题已经被讨论了无数次。 从一波又一波的突围潮,到现场检查风暴,再到“严格准入管控”,每一次市场状况和政策的变化,都对创投基金的退出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每次总有一些GP被该计划吸引,但总体IPO数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大多数GP仍然享受着分红。

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 9、10月份以来,IPO几乎进入“速冻”状态。

投行数据显示,10月份,A股、港股、美股等中资企业成功IPO的仅有18家。 IPO数量同比下降51%,募集资金额同比下降61%。 如果只看A股(含北交所),10月份IPO数量仅有11起,IPO数量同比下降64.52%,募集资金金额同比下降69.75%——年。

自注册制以来,A股从未出现过IPO数量如此大幅下降的情况。 说IPO分红结束已经不再是耸人听闻的事了。 近两年,IPO节奏保持高位的同时,一级市场却深陷退出困扰,LP们叫嚣着DPI。 现在我们面临着IPO数量下降,GP和LP都怕丢了头皮。

回顾中国创投行业短短20多年的历史,对整个行业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事件就是IPO形势的变化。 2012年IPO暂停引发的“PE寒冬”导致大量GP消失。 IPO数量下降会带来什么后果? 前老板表示:“影响巨大,稍后揭晓。”

IPO现在“零接受”

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赢得IPO有多难?

首先,通过验收并不容易。 中国投资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均受理新IPO企业0家,而仅北京证券交易所受理3家新企业。 沪深股市零接受,发出的信号不言而喻。

会议次数也大幅减少。 2023年1月至9月,平均每月有33家企业首次参会,其中3月参会企业多达56家,9月参会企业31家。 10月份,只有四家公司安排了首次公开会议,其中两家是由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供的。

我们来看看注册数量。 2023年1月至9月,平均每月有31家公司获得注册批准,而10月份仅有11家公司获得批准,其中5家来自北京证券交易所。

最后是IPO的数量。 之前已经引用过数据。 10月份IPO数量约为9月份的一半,是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8月27日,证监会表示将“阶段性收紧IPO步伐”。 到了10月份,IPO的步伐实际上已经放缓,尤其是沪深股市。 一位投资者向我分析了这次紧缩的差异。 他表示,之前的调整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个行业的,但这次是整体的,所以影响特别广。 他的组织有几个项目准备备案,但现在很难说会发生什么,我们必须再看看。

既然A股上市这么难,那转向海外上市呢?

海外上市方面,港股继续低迷。 10月份,共有5家中资企业赴港IPO,数量同比下降16.67%,环比下降28.57%。 由于港股走势持续疲软,流动性未见改善,港股IPO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港股IPO的难度实际上增加了很多。 平均IPO周期已升至450天以上,90%以上的企业需要两次甚至多次提交报表。 9月上市的AI独角兽第四范式共四次提交申请,历时776天完成上市。

赴美上市或将成为下一步亮点。 随着通道重新开放,两家中国企业将于2023年10月成功赴美IPO,另有6家拟赴美上市企业将完成注册。 不过,在美股IPO市场整体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此外,对于大多数硬科技公司来说,赴美上市可能永远不是一个选择。

简而言之,现在各大IPO渠道都有自己的堵点。 阔别多年后,中国VC/PE的IPO焦虑卷土重来。 记得两年前,一位投资人告诉我,国家的注册制度并不是为了方便VC/PE退出而设计的,这句话至今还萦绕在我耳边。

风险投资基金去库存

ipo是什么意思_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_ipo

有人形容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问题是“两头堵住”,即融资难、退出难。 这两年,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融资难。 现在融资依然困难,但随着IPO的“速冻”,VC/PE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正在从融资转向退出。

最近,一位专注于早期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告诉我,他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现有的具有IPO可能性的项目推向市场。 他说:“我们现有的项目应该有10%左右有机会上市。现在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它们做好,找到一些资源让它们上市。有些老板如果有机会就会多做一些工作。”不着急。” ”。

投资方面,虽然即将推出20亿的新基金,但他表示并不急于投资:“按照我们之前的速度,可能两年就能完成,现在还要观望。”一边投资,一边投资三四个。” 年。”

此前,我曾从今年募资数十亿的白马基金合伙人那里听到过类似的话。 他表示,今年的任务是“去库存”,适当收回投资。

看来,目前一级市场已进入“去库存”周期,在退出问题解决之前,投资端很难活跃起来。

然而,对于整个创投行业来说,摆脱这么多年的“库存”却并不容易。

中国创业研究院对VC/PE支持的企业上市情况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2023年10月,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仅有10家上市,远低于9月份的25家。 粗略猜测一下,这个IPO数量对于VC/PE来说是完全不够的。 投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VC/PE市场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降30%,但仍达4000多起。 我们不妨保守一点,根据“平均每家公司有三轮Pre-IPO融资”、“10%的项目通过IPO退出”、“VC/PE在企业中的渗透率”等假设来进行估算。 IPO公司是80%。” 这也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300起IPO才能维持投资退出平衡。

IPO爆发后积累万亿资产

有点矛盾的是,近年来风险投资行业的“库存”与IPO的激增同时增长。

2020年以来,A股经历了持续3-4年的“IPO爆发”。 2020年,A股成功上市公司达到396家,比上年翻一番,平均每天就有一家上市公司。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2021年、2022年,A股IPO规模每年都将创历史新高。 2022年A股IPO数量将达到428起,沪深交易所位居全球IPO融资额第一、第二位。

2020年以来的三年多时间,A股市场新增上市公司超过1600家。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IPO盛宴。 IPO红利点燃一级市场热情。 VC/PE均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督促被投企业尽快提交材料; 一些投资者抱怨说,他们显然是A轮投资者。 被迫投资Pre-IPO。

尽管近三年来创投市场多方面“举步维艰”,但在IPO分红、引导资金等因素的推动下,整个市场规模却大幅增长。 2020年至2022年,新设立基金认购总规模突破13万亿元! 虽然订阅并不等于实际付费,但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吓人了。

然而,繁荣的背后,新的问题也很快出现。 注册制实施后,虽然IPO数量激增,但一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造成了巨大的失衡。

这种不平衡直接体现在最终的还原过程中。 对于创投基金来说,项目IPO并不意味着退出,而是减持。 早在IPO收紧之前,不少GP就已经遭遇“减持难”。 尤其是对于持股5%以上的创投基金来说,减持难度很大。

投中网在《万亿资产卡在退出最后一步》中提到,投中数据显示,2022年将有403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这将为VC/PE带来巨大利好机构。 账面退出回报达6613亿元。 但数据显示,2022年A股大股东减持总额仅为2553亿元,创投基金减持规模肯定会比这个数字还要小。 从这个数据来看,股市减持规模远远不能满足VC/PE的退出需求。

事实上,这种不平衡现象自科创板推出以来已经持续数年。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IPO为VC/PE机构带来的账面退出回报总计约3.8万亿元。 同期,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含创投及非创投股东)合计减持仅约1.3万亿元。 两者相差2.5万亿元。

不同数据的统计口径并不一致,这些数字不能进行简单直接的比较。 但它们至少可以说明一件事:风险投资基金手中需要缩减的股权积压正在增加。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目前整个行业都在为DPI而头疼。 这种资产积累刚刚出现,其长期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还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基金退出的困难不仅仅是IPO节奏的问题。 归根结底,要提高投资者参与股市的意愿,“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作者/陶惠东 来源/)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