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看一份《天津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定表》(以下简称核定表)。
这位网友于2023年4月退休,从5月份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退休时累计缴费年限有37年9个月,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148829.22。养老金如何构成?养老金能有多少?下面我们解析一下这份核定表。
一、个人基本信息
1、出生日期:1963年4月。
2、退休日期:2023年4月,退休时60岁,从5月份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
3、参加工作时间:1985年8月。
4、视同缴费年限:(1985年8月~1997年12月)=12年5个月=12.42年。
5、实际缴费年限:(1998年1月~2023年4月)=25年4个月=25.33年。
6、累计缴费年限:(1985年8月~2023年4月)=37年9个月=37.75年。
7、实际缴费年限对应的平均缴费指数:0.92。
8、全程平均缴费指数:0.95。
9、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148829.22。
10、职称加发:50。
11、养老金计发基数:8672(2022年,天津市的)。
二、养老金计算
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称加发
1、基础养老金
公式=退休当年所在市养老金计发基数×(1+实际缴费年限对应的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8672×(1+0.92)÷2×37.75×1%
=3142.73
注:养老金计划基数应当使用2023年的,但现在还未发布。暂时借用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8672,待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发布后,养老金会重新核算,核算以后此项会略有增加。
2、个人账户养老金
公式=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148829.22÷139
=1070.71
注:计发月数与退休时的年龄有关: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这位网友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
公式=退休当年所在市养老金计发基数×全程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8672×0.95×12.42×1%
=1023.31
注:过渡系数从1%~1.4%不等,各省取值不一样,天津市取1%。
4、职称加发:50
这位网友具有副高级职称,每个月加发50。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称加发
=3142.73+1070.71
+1023.31 +50
=5286.65
解析计算结果与核定表中数据吻合!
小结:天津市养老金的计算中用到了两个缴费指数:一个是实际缴费年限对应的平均缴费指数;另一个是全程平均缴费指数。
提醒朋友们注意,自己在养老金估算的时候不要用错了这两个缴费指数。基础养老金计算中用的是实际缴费年限对应的平均指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中用的是全程平均缴费指数。按天津市养老金计算方案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这两个缴费指数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