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3年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涉及退休人员的待遇,还与在职人员的缴费有关。本文将为您解读这两个变化,并分析它们对您的影响。
调整幅度
今年,全国基本养老金确定上调了3.8%。这是自2005年国家开始对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以来,幅度最低的一年。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增长可能会减缓。尤其是那些去年新退休的人,他们可能是今年涨幅最低的一批人。因为他们无法享受高龄调整,只能参加定额和挂钩。而这两项标准今年都降低了。另外,挂钩调整还要求月收入越高,上涨数额才能越多。因此,对于那些退休后月收入较低的人来说,今年的养老金涨幅可能很少。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缴费基数可能会提高。因为养老金调整幅度越高,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来支持。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工资被相应扣除。一些中小微企业可能会因为社保费的压力而面临降薪裁员的问题。然而,这种情况只限于在职期间。退休后,由于养老金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他们的缴费水平下降,退休后的养老金可能也会相应减少。
适用范围
今年,2022年1至12月退休的人员也纳入了调整范围。这与2021年及以前的年度不同,当时只有2020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才能享受调整。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早地享受到养老金的增长。尤其是那些刚刚退休不久的人,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怀和保障。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快地享受到养老金的增长。尤其是那些即将退休或者已经申请退休但还没有办理手续的人,他们可以在退休后立即获得调整后的养老金。
调整原因
今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出台较晚,调整幅度也较低。这与往年相比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导致养老金调整的资金来源有所减少。
- 二是受到退休潮的影响,今年迎来了十年最大的退休潮,与1963年的婴儿潮相对应,今年达到了60周岁退休年龄的弹性就业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数量将超过往年,导致养老金调整的受益人数有所增加。
- 三是受到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影响,国家正在推进养老金制度的统筹和平衡,消除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差异,实现养老金的公平和可持续,导致养老金调整的标准有所调整。
调整建议
针对今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要理性看待养老金调整的幅度和范围,不要过分期待或者不满意。要知道,国家对养老金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政策,每年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政收支状况进行适当调整。要相信,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和保障是不变的。
-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要积极参与社会保险缴费,按时足额缴纳个人部分和单位部分。要知道,社会保险缴费是一项义务也是一项权利,只有缴纳了社会保险,才能享受到社会保险。要相信,社会保险缴费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保障,只有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才能获得更高的养老金。
- 对于所有人来说,要正确看待养老金的作用和意义,不要过分依赖或者忽视。要知道,养老金只是一种基本的、最低的、最后的保障,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和品质追求。要相信,养老金只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激励,只有自己努力工作和理财,才能实现更好的养老生活。
好了,2023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出炉了,这两个变化你知道了吗?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了解这两个变化,并分析它们对你的影响。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