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3日发布,这是一款可以上线为用户执行任务的智能代理。换句话说:“一个可以独立为你工作的人工智能——你给它一个任务,它会为你执行它。”
也就是说,与过去相比,它突破了对话框的界限。过去,无论它有多少花样,本质上都是一个聊天机器人,通过对话给你出主意。但你却摆脱了束缚,可以直接“为你工作”,为你做点什么。
用户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在官宣前几个小时,有Pro用户发现界面上出现了一个选项,似乎就是之前传闻的情报。之后就沉寂了一段时间,疑似短时间内大量用户涌入。
这种兴奋是可以预料的。毕竟走出对话框,就是完全不同层次的存在。
不仅关注这个产品。几乎在发布的同时,至少出现了两款同类型的产品。
一是推出了版的。该应用具有多模态交互体验和跨应用任务执行能力。
另一种是电脑端智能GLM-PC,由国内大型模型公司智普于1月23日正式推出,及时领先。顾名思义,这也是一个智能代理,可以协助用户完成各种计算机任务。
此前,微软曾推出利用人工智能来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此外,1月初,微软研究团队推出了一项名为“大型模型(LAM)”的AI技术。
人工智能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是不是更有可能取代人类?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担忧。
在发布之前,首席执行官 Sam 本人表示:“我们相信,到 2025 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第一批人工智能代理“加入劳动力队伍”,并实质性地改变公司的产出。”
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Anton 甚至认为:“任何只能在电脑前完成的工作,在未来 24 个月内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代理完成。”
我们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同事已经诞生了吗?
01
我们先来看看新品吧。
操作很简单——仍然从对话框开始,用户选择可能使用的网页(如电商网页、本地生活订餐网页、旅游网页等),然后描述自然语言的任务,它会被浏览器“激活”并开始帮助执行。
比如直播、现场演示的时候,选择进去,然后输入“今晚7点在餐厅给我预订一张桌子”。执行将开始。打开网页,找到餐厅页面,选择时间和就餐人数。
执行过程以小窗口的形式显示在对话框中。您也可以选择最大化它,它会缩小到侧边栏。这样,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看到所有操作,并可以随时在对话框中输入新命令。
如果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登录账户、进行支付等,就会向用户提出请求。此外,用户自己可以随时接管。
从当地时间 1 月 23 日开始,位于美国的 Pro 用户将可以使用“研究预览”。 表示,这只是暂时的:未来将逐步扩展到更多地区,预计几个月后扩展到Plus用户。
从实际反馈来看,使用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知名AI博主、The AI创始人Rowan在正式公布之前就深入使用过,其中一些操作让他感到惊讶。执行任务时,如果无法打开指令中提到的网页,则会寻找替代方法,选择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当任务比较复杂时,它会继续确认偏好等,但执行过程会始终继续,不会中断;我想他想知道的信息不公开。经过各种方法的尝试,他找到了一篇靠谱的博文,推荐给了他;当他被“是否是人类”的验证挡住时,他要求确认。
也就是说,他们在执行任务时,“自主性”较高,做出多种尝试,连续性好。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用户反复协作,最终完成目标。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格雷格·伊森伯格(Greg)是硅谷著名的连续创业者,在X上拥有42万粉丝。使用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在执行复杂任务时有时会卡住,目前它有次数限制。可以每天使用。
公平地说,如果同样的任务交给人类帮忙的话,顺利程度可能就不那么顺利了。
了解了其功能和性能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被汹涌的流量“挤”了。对话框中的AI掀起了巨大的浪潮,实际上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当你走出对话框时,想象的空间就变得更加广阔。
02
是的,语气也很高。
发布会时,奥特曼在直播中表示,2019年的发布意味着进入Level 3。从AI到AGI(通用人工智能)的过程分为五个级别:聊天机器人、推理者、代理者、创新者、组织者。
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最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我认为2025年将是智能代理真正实现的一年,我们将从现在的状态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注: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不仅有很多AI厂商在推动“2025年真正实现智能代理”,而且他们已经入局。
最明显的信号就是几乎同时推出了版“”,这也是一款可以直接执行对话框外任务的工具。使用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屏幕上提问或使用摄像头在现实世界中与他们互动。此外,它还可以写电子邮件、设置提醒、订餐、叫车等,这涉及到调用其他软件。目前支持的第三方软件包括、Uber等。
在国内,智普也在发布前一天发布了电脑智能GLM-PC,同时宣布了移动端的最新升级。智浦开放日上,CEO张鹏现场演示,拿出手机说了几句话,观众就收到了红包。
再往前追溯,代理被频繁引入。
微软有操作系统的加持,在深度融合AI方面展开了各种尝试。例如,去年10月,微软一次性推出了10个AI代理,可以自主执行特定任务。谷歌在去年12月正式宣布,它与谷歌非常相似,也是一个可以代表其控制浏览器的代理。当时, 还推出了 Deep 来帮助探索复杂的内容,以及 Jules 来帮助完成编码任务。
早在2023年12月,比尔盖茨就已经做出了预测,并发表了一篇题为“AI将彻底改变你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并颠覆软件行业)”的文章。
如今,研究机构将AI代理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一。“AI代理”一词已成为科技界名人挂在嘴边的词。
03
普通用户,在指令AI客服帮忙点外卖时,一定会想到一个问题:既然AI可以直接执行任务,距离取代我的工作还有多远?
发布AI代理的公司实际上已经瞄准了企业用户(即工人的老板)。
本月早些时候发表了一篇博文,其中写道:“我们相信,到 2025 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第一批人工智能代理‘加入劳动力队伍’,并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产出。”
“并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产出”对企业主来说听起来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对工人来说却意味着“失业”临近。
这是一个不难猜测的趋势。陷入对话框和个人用户的聊天机器人也陷入盈利问题。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Plus用户的费用超过了每月20美元的订阅费,Pro用户的费用也超过了200美元。
一方面,我们期望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这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扩大算力的最新举措是与甲骨文、软银合资成立公司,号称投资金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
另一方面,是在“为用户提供订阅服务”之外拓宽赛道,寻求更广阔的盈利领域。
微软、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去年都推出了AI代理,他们在宣传中强调可以帮助企业更省心地招聘员工、联系潜在销售线索、创造营销、管理信息技术。
《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报道中援引一些公司科技高管的话说,这意味着员工可以减少工作时间,甚至减少新员工的招聘。
研究机构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业务决策将通过人工智能代理自主做出,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0%。但到那时,25%的企业违规行为也将与人工智能代理滥用有关。
事实上,不少企业已经先“吃螃蟹”了。
穆迪的大部分研究工作,例如行业比较或审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过去都外包给美国以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但现在是使用人工智能代理来完成。
eBay利用AI代理帮助编写代码和开展营销活动,并计划推出可以帮助用户查找产品和帮助卖家展示产品的代理。
事实上,当前的人工智能代理仍然需要人类协作来完成任务。但未来真的很遥远吗?我还记得3年前,我们没有豆宝,没有温馨一言,也没有Siri。 Siri 就跟人工智障一样愚蠢。如今,它们已成为许多人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科利内克在接受 Axios 采访时表示,虽然仍然需要人类来监督人工智能的工作,但智能体将在未来两年内开始取代人类:“任何工作只能在计算机面前完成的事情都可以在未来 24 个月内由人工智能代理完成。”
图片来源:AI制作
此外,他还透露:“从我与企业领袖的对话来看,大多数雇用白领的大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自动化。”
就连麦肯锡高级合伙人、人工智能专家叶先生也认为,企业必须想方设法调整运营,以适应人工智能工作者的需求。将人工智能代理带入工作场所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人:“这不是技术战略时刻,而是商业战略时刻。”
农民工能做的大概就是努力跟上时代,熟悉最新的人工智能趋势,并尝试利用它们来提高工作绩效。很快,当我们在工作场所谈论一个人的“可替代性”时,我们将不再指被另一个人取代。
编辑|王静
毕安迪 编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毕安迪,36氪授权发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