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批准出台《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提供后续指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了很多务实举措。
什么是中长期基金?简单来说,就是指投资期限较长、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基金。例如,商业保险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就业)年金基金、公共基金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中长期基金。
如果股市中短期资金多,中长期资金少,就缺乏长期持有股票的稳定动力,市场走势就容易出现波动。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机构投资者和中长期基金的比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中长期资金具有专业性较高、稳定性较大的特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投资者结构优化和市场稳定发展。
长期以来,市场各方一直呼吁中长期资金继续入市。着眼长远,在此次实施方案发布之前,金融部门在政策层面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引导,推动解决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较差、以及领导力不够。
2024年4月发布的新“九项规定”提出了多项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措施,包括完善适合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期投资”的政策体系等。定期货币和长期投资”。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系统;大力发展股权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发展。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支持政策和制度。
此次实施方案的重点是机械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重点升级中长期资金入市投资政策和长期考核机制,并进一步清理卡点。包括提高商业保险资金投资A股的比重和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就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增加股权基金规模和比重等。
比如,对于各方关心的保险资金入市问题,《方案》明确需要提高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和稳定性。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将加大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这意味着更多保险业资金将进入A股。
考核周期也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因素。该方案强调全面实施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业绩三年以上的长期考核。这使得保险公司更容易投资资本市场。
塑造和形成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市场生态,是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基础和前提。在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方面,《方案》还从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力度,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增持、使用再贷款工具等方面做出了安排。
资金和预期对于资本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这一重磅中长期资本入市计划的发布,不仅将为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也将稳定市场预期,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新华社记者 刘玉佳 刘辉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