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联对企业需求和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时认为,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上市后市场资金回流问题创新药数量远低于预期;临床资源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生物医药创投难以受益,资本投资谨慎;医疗数据共享渠道不畅通,数据驱动效果不明显。
为此,上海市工商联建议:一是激发创新引擎,提高市场资本回报。提高创新药物进入医院效率,探索多种支付激励模式。扩大创新激励和补偿激励新模式,赋予纳入医保自愿降价药品的企业在后续创新药谈判中享有优先权,与同等功效、报价时效的药品竞争。增强创新源动力,支持差异化研发合作。统筹政府资本和产业资源,统筹城市区域,定期开展融资路演,促进企业与金融资本高效对接。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医疗需求或适合医保谈判的产品线,针对特定疾病或患者群体开发创新产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支撑企业多维度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医药企业积极拓展上游原料药领域、大健康和医美领域。鼓励企业或联合体整合产业链,加强源头创新。瞄准全球第一市场,积极布局海外。
二是集中力量优化资源,加强统筹协调和支持。为开展高质量、高效的临床试验提供系统支持。建立系统的跨部门协调和专业人员支撑机制,提高临床试验启动效率。探索有组织的重大多学科交叉研究新模式。围绕行业和企业需求,创新开展有组织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展系统化、规模化合作。加强资源配置,优化考核体系,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提供临床研究经费补贴,奖励临床研究表现突出的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开展临床方案设计、伦理学、数据管理等高频次、高质量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
三是激发资本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与产业资源,进一步深化产业与投资对接。多措并举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信心和引领作用。在已设立的上海生物医药母基金基础上,设立国有资产主导、民间资本参与的投资基金,专门针对各个细分领域(如合成生物、CGT机器人)进行投资,并规划跨领域投资。 ——长三角区域融资模式。优化资本退出机制,寻求并购、回购等多种退出路径,加强与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合作。通过联合投资、投贷联动等方式,协助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融资和退出渠道,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建立共享机制,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市级统一的医疗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平台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建立数据申请和审核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民办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提出数据申请,并经专业审核后获得访问权。共享标准化临床数据。建设上海市临床研究数据团体标准体系,加强临床数据规范采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实现“数据驱动+AI引擎”的生物医药创新新范式。建立数据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医疗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数据共享和存储符合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 (杨连民)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