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加速国际化战略,考虑并购东南亚品牌以突破国内速冻市场竞争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国内速冻市场竞争激烈。安井食品正在考虑寻求海外市场的增长。 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安井食品在近期的机构调查中提到了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表示将考虑收购当地主流产品和品牌,并表示东南亚市场将是其首选。去海外。作为国内“速冻三巨头”之一,安京食品主要以速冻米粉和火锅食材为主,但近年来业绩增长逐渐承压。随着国内速冻行业的介入日益增多,安靖食品的“走出去”战略能否带来新的增长?

考虑收购海外品牌

“如果安井食品成为一家成功的跨国公司,国内消费者也会更加信任安井的品牌。”在近期的机构调查中,安井食品再次强调了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并提到正在考虑通过并购收购本土品牌。发展海外业务的途径。

安井食品表示,从国际化战略的角度来看,并购的步骤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同,国内出口商品需要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准入条件。综合人口、市场、饮食习惯、消费意愿等因素考虑,东南亚市场将是出海首选。 “雀巢有200多个品牌,大部分是在有消费市场的地方收购的。这些本土品牌/食品公司更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因此本土主流产品和品牌也是一个方向我们正在考虑并购。”安井食品表示。

安井食品通过并购进入海外市场也有类似的先例。 2021年,安井食品投资收购英国功夫食品公司7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为速冻食品的生产、采购和销售。产品包括速冻水饺、小笼包、牛羊肉卷等。也是在这一年,安景食品正式将海外收入单独纳入财报。

对于公司具体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安井食品这样解释:“走国际化之路不仅仅是‘走出去’的简单概念,还意味着引进来。‘二进二出’就是两个引进来。”进来,还有一个要带进来。”国外的管理和技术则是引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原材料; “走出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本地生产的东西销往海外,另一种是输出资本,在本地建立供应链。 、企业和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

安井食品加速国际化战略,考虑并购东南亚品牌以突破国内速冻市场竞争插图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财报数据来看,2023年安靖食品海外营收占比将不足1%,海外业务占比仍将较低。

著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俊豪认为,尽管海外营收占比不高,但安景食品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应该有很多战略考量。从长远来看,海外市场具有增长潜力和稳定性,尤其是速冻食品领域。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健康、方便食品的需求增加,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安井食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特点,进而优化产品策略和市场布局。同时,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与合作也将有助于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出海寻求增长

正如安井食品此前提到的,“考虑到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海外全球市场的广阔空间和行业发展机遇,要想保持快速增长,就应该积极‘走出去’。”安井食品之所以寻求出海,一方面是国内速冻行业涉足严重,海外市场是潜在的重要市场;另一方面,安井食品自身业绩近年来也面临压力。

从近年财报数据来看,安井食品营收增速从2020年的32.25%下降至2023年的15.29%,净利润增速从2020年的61.73%下降至2023年的34.24%。 2024年报显示,安景食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前三季度同比下降6.65%;扣除非盈利项目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46%。

对此,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过去,熟食业务的增长对维持安井食品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熟菜业务增速放缓时,安京食品整体增速也会放缓。这主要是因为安井食品原有的火锅辅料、冷冻产品等产品的市场现在非常内向。如果安景食品没有其他更好的增长板块支撑,其业绩增长将进一步放缓。目前,安京食品的熟菜业务及整体经营情况仍较为平淡。

安井食品加速国际化战略,考虑并购东南亚品牌以突破国内速冻市场竞争插图1

迫于业绩压力,安井食品不得不在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为了加快海外扩张,2024年1月,安井食品还发布公告,宣布计划赴港上市。当时,安井食品解释称,赴港主要目的是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增强海外融资能力,增强整体竞争力。公司海外发展战略所需的资金不仅数额大,而且持续性强,因此需要建立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衔接的资本平台。也就是说,安井食品的“走出去”之路并不好走,其海外战略的具体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瀚认为,从速冻行业的特点来看,企业出海是必要的。速冻产品便于携带、易于储存,符合海外市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香港资本市场是成熟的融资渠道。安井食品可以通过上市筹集更多资金,支持其海外业务拓展和研发创新。这是安靖食品重要的资金来源,而通过在香港上市,安靖食品可以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减少海外业务的不确定性。因此,安井食品计划赴港主要是为了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安靖食品证券部官方邮箱发送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张涵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