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血鸿蒙微信App正式上线华为应用商店,历时295天开发历程揭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1 时隔295天,纯血统鸿蒙微信App登陆App Store

1月9日晚,搭载纯血统鸿蒙操作系统的微信App在华为应用商店正式上线,版本号1.0.3.42。与之前的测试版相比,微信正式版的功能更加齐全,包括基础通讯、社交、微信支付、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和直播,使用上与其他平台没有什么不同。但当前版本的部分功能仍在进一步迭代中,可能会受到限制或暂时不可用。

正式版上线时,腾讯公众号“亿畅黑板”发表文章,描述了内部技术团队历时295天开发鸿蒙微信App的完整过程。此外,腾讯微信事业群(WXG)员工@酱也在微博上发表长文,从“圈内人”的角度描述了App开发背后的“笑与泪”。

他表示:“原生鸿蒙(NEXT)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框架,编程语言是独特的ArkTS语言,这意味着所有App都必须完全重写。”

2 前端选好了吗? !

自鸿蒙官方宣布不再兼容应用以来,业界称其为“纯血统鸿蒙”。 “纯血统”也意味着一切都要重做。

2024年3月21日,开发团队收到“简单正式”的通知,由曾经负责系统微信开发的技术负责人牵头开发鸿蒙微信。

由于鸿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技术团队不仅要开发App,还要不断与鸿蒙团队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这样,这个庞大的工程项目迈出了第一步。

2024年4月,鸿蒙微信上线基础设施。依托Alita跨平台内核的优势,团队致力于鸿蒙系统的适配和基础库移植,经常与华为就技术细节进行沟通,并进行反复的测试和验证。

2024年5月,技术团队开始客户端架构设计,开始鸿蒙系统对微信的适配。现阶段,团队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满足业务需求,还要保证微信客户端架构具有高度解耦性和长期的高扩展性。目标是尽量减少各个相互依赖模块的技术耦合,避免单个模块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构建一个可以轻松扩展的框架。

到2024年6月,微信开始进入实际开发阶段。团队竭尽全力借助诸如.net等工具集成支付、VoIP等功能。

腾讯表示:“(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专为移动终端设计的跨平台开发框架)等,是现阶段的重点任务。”

1月9日,鸿蒙微信正式版上线。用户除了能够稳定下载使用微信外,还可以使用QQ、腾讯视频、腾讯新闻、音乐等应用。

鹅厂黑板提到他们采用的是前端架构。但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存在细微的差别。据业内专家了解,国昌提到的应用并没有在其主要产品中全面铺开,而是在其小程序渲染引擎部分铺开。这一发现与高敞黑板报上的某些文章是一致的。所表述的内容存在差异,但我们寻求官方确认但没有成功。

另一方面,由于谷歌正式版不支持鸿蒙系统,因此一些跨平台框架,例如React、鸿蒙,都以分支的形式开发来支持鸿蒙。例如,React(RN)从0.72.5版本开始就实现了对鸿蒙系统的初步支持。不过这个支持并不是RN官方实现的,而是华为开发者基于从官方版本拉取的一个分支实现的。同样,对鸿蒙的支持也是国内开发者通过拉分支的方式完成的,而不是官方支持。这种分支模型的问题在于,开源社区会不断迭代主干版本,而分支版本往往难以跟上主干的更新进度。

3、微信的加入能否带来好转?

微信和微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24年企业微信的发展。

作为一个覆盖iOS、macOS、PC、Web五大平台(超过千万行代码)的超大型工程项目,企业微信在每个功能迭代周期实现了五个终端的同步开发和发布。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对开发团队、产品经理、设计师和测试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企业微信的早期架构设计阶段,底层的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和大部分业务逻辑已经用C++语言进行了抽象和实现,以便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复用。然而,在用户界面(UI)层面,每个平台仍然需要单独处理。这意味着对于移动端(以及iOS)和电脑端(macOS和PC)来说,即使具有相同的界面布局,也需要编写两套逻辑代码。因此,跨平台UI的需求成为企业微信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微信团队尝试了H5、小程序等解决方案。但由于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限制,这些解决方案无法满足大多数业务场景的需求。因此,团队一直在寻找高性能的跨平台框架。

幸运的是,当谷歌推出这个框架时,企业微信团队看到了希望。他们进行了一些demo验证,发现不仅体验效果接近原生应用,而且底层采用Skia自画引擎进行渲染,可以满足高复杂度的需求场景。此外,它还有丰富的Pub社区支持,加速了框架的成熟和完善。

于是,企业微信团队决定引入该框架,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跨平台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当时,微信的选择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X平台上,有网友对微信的选择表示惊讶。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大的应用程序之一微信选择了这一点。”

纯血鸿蒙微信App正式上线华为应用商店,历时295天开发历程揭秘插图

更令人不解的是,腾讯内部哪些部门使用了它?

腾讯只是说它已经使用微信开发了几款应用程序,但这里使用的措辞很模糊,几乎是故意发送错误信息(尽管它并没有直接谎称微信现在是一个应用程序)。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应用程序,他们会说得更清楚。

纯血鸿蒙微信App正式上线华为应用商店,历时295天开发历程揭秘插图1

那个时候,它还是很受欢迎的。不仅是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众多科技巨头也在自己的应用中使用了它。

“目前,仅 Play 商店就有超过 20 万个应用程序在使用,其中包括拥有超过 10 亿用户的微信,仅字节跳动就有 70 多个应用程序。”

纯血鸿蒙微信App正式上线华为应用商店,历时295天开发历程揭秘插图2

如今,重写后的鸿蒙依然选择做一个跨平台的应用开发框架。但事实上,由于团队的严重萎缩以及Bug的堆积,业界对其的期望值逐年降低。

早在 2024 年 5 月,谷歌团队就受到全公司裁员浪潮的影响。对于那些投入了无数时间和精力进行开发的开发者来说,这样的消息令人不安,并带来各种焦虑和怀疑。一位网友和一位开发者写道,“说实话,我宁愿建议大家根本不要学它。”

他警告新手不要把自己的长期职业生涯押在他身上,在做出决定之前要观察谷歌的行动。 “现在玩玩还可以,但成为专业开发者可能就是浪费时间。

10 月 30 日,一位曾在该团队工作的前谷歌员工发表了一篇长文,详细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推动 Flock 分叉。他认为团队一直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全球保守估计有100万开发者,而团队规模估计为50人,这意味着只有一名开发者每 20,000 个用户。

此外,有网友分析称,团队甚至不到50人:这可以通过月度活动大致估算,并且需要考虑到CI机器人带来的大量提交记录。

“劳动力短缺通常可以通过增加招聘来解决。但由于谷歌内部整体问题,团队的人员配置在2023年左右被冻结,2024年初有少量裁员。目前看来团队可能会通过外包来扩张,但团队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扩张。”

在他看来,这种令人震惊的投入比例直接导致了Bug积压的不断增加以及功能发布延迟日益严重。

“由于缺乏开发人员,很多问题会长期积压,甚至可能多年得不到解决,最终被搁置而得不到解决。”

对于这些积压的Bug,据介绍,一些Bug修复和功能发布的请求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答复。他还报告了自己的经历,称直到退出该计划很久之后,他才收到有关其申请的反馈。但此时,他已经忘记了更详细的bug修复信息。

时间延误不仅影响bug修复,还会成为产品风险。 “想象一下,如果您是一家公司的工程总监或首席技术官,并且您的下一个版本发布因问题而受阻。如果团队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对公司至关重要,那么您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进,而您的团队没有能力维护该框架。回应,或者没有承诺解决问题,所以如果这种情况变得普遍,我们只能放弃。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上周,又发表文章抱怨内部混乱。说他看到了开源丑陋的一面——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出反应,强行做出误报,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

Jesse Ezell 分叉并创建了 Flock,他和 Ezell 表示,Flock 将尽可能接近,同时充当“释放阀”,直到社区要求但尚未解决的各种修复程序能够赶上。

他希望社区能够倾听他的声音,给弗洛克一个机会。他在最近的一系列播客中表示,社区中有太多人完全误解了他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它第一次被分叉。当被问及 Flock 的创建时,谷歌发言人指出,多年来它已经被分叉了数千次,并补充说“它是开源的,原因有多种,例如致力于实验性想法或针对特定用例定制项目”。 “正常程序。”

而且这一点:已经多次声明,Flock 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旨在创建完全独立产品的分叉。

基于 Dart 的服务器解决方案的创始人在播客中表示:“我们不是来退出的。” “当我们说有些人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东西时,我们是认真的。因此,如果您可以获得服务,如果正如您所说,您提交的每个错误都被合并,那就太好了。好吧。我希望您保留提交错误,我希望他们继续修复您的错误。”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