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

1月7日,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再次开幕。据了解,本届展会汇聚了4500多家展商,其中中国展商占比近30%。

与去年一样,人工智能仍然是本次展会上无处不在的象征。虽然本次发布会的主题被定义为“Dive in”,但光锥智能探索现场展示的智能眼镜、机器人、智能家居、玩具、AI电脑以及各种新奇小玩意的展位都以AI为最引人注目特征。口号。

参观了一天的展会后,光果智能发现中国厂商对于参展的态度有些“两极分化”。其中,手机厂商集体缺席。以汽车为主的厂商仅有长城汽车和极氪科技。在智能眼镜(包括XR设备)、机器人、智能家居方面,中国厂商不仅随处可见,而且还“吸纳”了周边地区。堵住“交通”。

总体而言,今年的CES要平静得多。

与去年CES AI Pin和R1雄心勃勃但最终惨遭失败相比,今年的AI硬件大多基于可靠的产品逻辑(或迭代产品)。 AI功能不再是AI硬件的全部卖点。快速落地成熟的AI与硬件组合是本届CES最常见的产品策略。

少一点想象力,AI正在加速过去所有硬件产品的升级。

滚动屏、AI水盆、AI毛绒玩具,CES从来不缺奇葩

作为每年全球最大的AI硬件狂欢节,CES从来不缺乏想象力。每年的展会上,都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事情。

定义2024年AI PC的联想,这次带来了一系列“各种屏幕”的PC,包括键盘上有屏幕的和两侧都有屏幕的。其中,最新颖的就是滚动屏了。笔记本屏幕可以向上拉伸,是程序员写代码的神器。此外,联想还带来了包括手链和项链在内的旅行套装。用户只需要语音交互就可以提问、拍照,这简直就是去年AI Pin的实用版。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

在最常见的AI翻译场景中,时空锅利用AI录音机和AI耳机,在展台聚集了一群观众“学外语”。我尝试过 ,发现它的AI同声传译功能有大约3到5秒的延迟。虽然还是有点“慢”,但加上大模型后的翻译效果已经是日常口语表达了。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2

最让人莫名其妙的产品无疑是智能鸟浴盆的推出。据介绍,该产品用于近距离观察鸟类。用户将水和食物放入盆中,AI检测到鸟类后,会识别物种并自动录制视频。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3

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用AI来提高硬件的智能属性,有些厂商正在让AI“哑巴”。萌友智能AI玩具绳,当你触摸它时,它会用眼睛“瞪”你,它还会随着音乐跳舞。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4

日本厂商Yukai干脆做了一个AI机器树懒。把它挂在你的包或者手臂上,AI就会控制玩具环视别人。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5

还有日本Jizai公司的五足机器人Mi-Mo。它的头是一盏台灯,看上去有点吓人。无论用户走到哪里,它都可能为用户的“聚光灯”提供情感价值。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6

AI虚拟人的最新进展是PERSO.ai与微软合作推出了可以实时交互的大屏AI虚拟人。通过大模型调试,交互延迟控制在1.5秒。看来,商场里的“内阁兄弟姐妹”未来将面临压力。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7

此外,本次CES上还有AI无弦吉他、实时转录笔记的笔、可根据屏幕内容自动浮雕的屏幕等新奇玩意。

但在展厅逛了几遍之后,光锥智能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聚光灯下的中国AI硬件厂商。

AI眼镜大战已打响,中国AI硬件称霸美国CES

作为2024年玩家聚集的赛道,本届CES共有80多家中国AI眼镜(包括XR)厂商参展。

正如雷鸟首席执行官李宏伟在 CES 上担心的那样,“眼镜赛道从未像今年这样热闹。” AI眼镜之战已经在CES上打响。

从产品形态来看,此次的AI眼镜大部分都选择了与Meta的产品看齐。轻量化(小于50g)、与眼镜厂商合作、搭载端侧AI、内置显示功能、价格接近普通眼镜等标签,已经成为AI眼镜的标配。

以雷鸟眼镜作为参考。 2024年,雷鸟眼镜仍将强调TCL支持的显示技术。今年推出的雷鸟V3不仅将价格下调至1799元,还“拉拢”了阿里巴巴和高通,落地AI SoC和AI端侧大机型(通达易前文定制)。总体来说, V3的产品完成度已经超越Meta。拍照、显示、AI交互、定价等方面都比Meta产品更先进。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8

然而,仅仅超越Meta并不能让中国的AI眼镜取得领先。在本次CES上,光锥智能也看到了更多厂商对于AI眼镜实际应用的思考。

Rokid此次携Rokid、Rokid AR Lite和Rokid AR“全家桶”亮相CES。在不同类型产品的组合下,不少戴眼镜的观众纷纷举手,看得不亦乐乎。为了测试AI翻译功能,不少参观者甚至自发“组队”,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和测试。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9

亚马逊销量第一、中国AI眼镜海外巨头XREAL此次带来了AR+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XREAL希望利用AI眼镜的AR显示能力,补充用户驾驶时仪表板和HUD上缺失的更多信息。驾驶员无需转头即可查看汽车的设计,再次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此外,雷神科技(海尔旗下)、英牧科技、迦南科技、利维科科技、善机科技等也亮相本次CES。跨界创新不乏新面孔。

虽然参战厂商众多,但或许AI眼镜行业还没有到“抢购时刻”。据京东平台显示,雷鸟V3发布10小时后就部分缺货。消费者热情高涨,意味着即将倒闭的初创公司和互联网巨头还有一段时间打磨产品。

除了AI眼镜之外,机器人是中国厂商聚集“秀肌肉”的第二大赛道。经过2024年AI大模型训练机器人的技术迭代以及汽车行业众多玩家的跨界参与,中国厂商在CES上上演了一场机器人“大战”。

而对于“老牌”厂商,光锥智能一到玉树、云深的展位就看到机器狗到处翻跟斗。灵宝、加速进化、银河通用等厂商展示的产品与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产品基本相似。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0

更引人注目的是从自行车跨界到机器人的选手。

其中,中国最知名的两家激光雷达厂商速腾钜创和禾赛科技均带来了机器人方面的最新进展。两者的区别在于禾赛是为机器人做了激光雷达,而速腾巨创则是直接为机器人做的。据了解,速腾巨创已经拥有AI开发平台,还掌握了视觉、触觉、关节、灵巧手三类组件。其产品完成度和研发速度一点也不差。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1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芯片厂商黑芝麻智能此次也带来了灵巧与傅里叶智能的合作。在C1200芯片的帮助下,机器人手指几乎和人类一样灵活。或许,在智能驾驶领域之外,黑芝麻在机器人和协作领域找到了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2

着眼于汽车行业本身,此次参与的中国智能汽车整车厂仅有长城、极氪、小鹏汽车。其中,长城汽车和极客展示了公司2024年最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化。小鹏汽车主要展示了其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和陆地航母。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3

除了人形机器人外,中国制造商也积极将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其他产品中。

体现在扫地机行业的长期竞争中,追米和石头都在自己的扫地机上安装了外置臂。从形态差异来看,两者都使用机械臂和两个“钳子”来解决扫地机必须绕过障碍物的痛点。其中,追觅的机械臂可以拾取重达400克的物体。这意味着扫地机可以完成放置鞋子以及将袜子、纸巾、抹布等物品归位的操作。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4

最后,是一家“以大服人”的中国家电制造商。本次展会,海信、TCL均带来了巨屏“铺天盖地”的电视新品。两家厂商都专注于AI应用的落地,将AI光控、AI助手、AI互联的智能家居系统等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值得注意的是,TCL在CES上拥有最大的展位,其此次的展示更侧重于全屋智能。看来,TCL的家电战略确实正在向海尔智家靠拢。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5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6

总体而言,积极展示与AI结合的硬件是中国厂商成为CES焦点的秘诀。结合人工智能的能力,中国厂商正在推出“体量大、管理全”的AI硬件产品线。中国企业正在将AI产业的主战场转向制造逻辑。

可以预见,在中国厂商的竞争模式下,2025年可能是AI硬件全面开花之年。随着AI在千行百业快速进步,AI硬件的创新逻辑也将发生变化。

人工智能进入组合创新阶段

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正在通过硬件加速来实现。

基于AI工具、AI开发平台、AI芯片等配套产品的成熟,AI硬件厂商打造产品的步伐越来越快。

至于AI底层的算力厂商,已经率先踩上了加速器。

对于今年发布的50系列显卡,并没有提供太大的改进。排除不太准确的对比方法(比如测量AI,两边精度不同),我们可以看到50系显卡基本上都是用堆料换来的30%的性能提升。演示过程中帧率表现的巨大差异主要来自于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技术的优化。 解放了生成式AI的预测能力,将计算画面从原来的“两帧中间一帧”变成了“两帧中间三帧”。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7

在生成式AI解放了预测世界的能力之后,也将模型“预制菜”带到了整个AI应用圈。其中,此次推出的世界基础模型可以为AI模型提供基于真实物理世界的模拟,可以理解为针对智能驾驶和机器人的AI预训练框架。

同样,高通也在今年的 CES 上重点展示了 AI SoC 平台。不仅仅是汽车和PC,依靠端侧AI实现能力和SoC功耗控制,最新一代的AI眼镜基本都采用了高通的AR1芯片。

“与此前业界广泛使用的展锐芯片相比,高通AR1芯片在制造工艺、连接、功耗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李宏伟表示。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8

在软件层面,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大型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也取得了惊人的落地速度。

我们在CES上看到,宝马子品牌Smart结合Byte的“豆袋模型”实现了智能座舱。去年不具备AI能力的雷鸟眼镜,今年通过与阿里巴巴同易前文的合作,实现了AI能力。除了CES之外,还有Rokid、联想AI PC、同易钱文的合作,以及腾讯混元模型推出的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实现的AI模型也与之前在云端访问大模型API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AI硬件制造商想要差异化,他们只需要训练一个以识别为目的的小模型。整体执行速度如此之快。字节AI团队的一位人士告诉广果智能,“如果对方团队完成,并且不涉及重新训练模型,按钮代理的简单部署一天就可以完成。”

2024年CES大会:AI技术引领未来,中国参展商占比近30%插图19

借助芯片和AI,已经充分了解供应链优势的中国AI硬件厂商实现了产品的快速上线。

以AI硬件的电池寿命为例。在开发出汽车动力电池的硅碳负极后,一年后,手机行业开始普及更大的电池。 2024年,扫地机行业仍在推出可移动清洁轮,并提前宣布这是“机械臂”。今年的CES紧随具身智能产业,推出灵巧之手。

由此,AI硬件也将进入组合创新阶段。

毕竟目前流行的AI眼镜、AI玩具都是经过验证的赛道,不需要产品可行性证明。 AI提高生产力,AI PC厂商可以利用Agent平台的生态力量。当智能汽车推出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厂商不再关注竞争力,而是关注体验。

我们在2025年的CES上看到,普惠AI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刘军红,36氪经授权发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