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观点认为,在我国监管部门系统性开放政策、海外市场波动加剧以及中美相对友好的利益环境等共同支撑下,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继续坚持“以己为先”的原则,人民币债券凭借独立性、稳定性等优势,将在一段时间内激发更多境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十二连增”让外资持续投资国内债券市场
从总量上看,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债券的热情不断增强。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有债券4.52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市场托管总量的3.1%。银行间债券市场。从债券类型看,境外机构持有政府债券2.28万亿元,占比50.4%,银行间存单1.12万亿元,占比24.8%,政策性金融债0.95万亿元,占比21.0%。
据新华财经统计,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连续12个月增长,分别达到3.19万亿元、3.24万亿元、3.49万亿元、3.67万亿元。人民币、3.87万亿元、3.95万亿元、4.00万亿元、4.05万亿元、4.22万亿元、4.31万亿元、4.46万亿元、4.52万亿元,每月增持100亿元、500亿元、2500亿元、1800亿元、2000元。 1000亿元、8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1700亿元、900亿元、1500亿元、600亿元,累计增持达到1.34万亿元。
同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2024年8月境外投资者专项统计结果。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总额3.26万亿元。从渠道来看,“全球通”渠道托管量2.45万亿元,“债券通”渠道托管量8089亿元,“全球通”渠道托管量占比75.21% 。
从交易情况看,境外机构交易活跃度维持较高水平。一方面,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7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现货交易量约为1.59万亿元,日均交易量约为723亿元。另一方面,8月份,中央结算公司境外机构总交易结算量为1.93万亿元。其中,“全球通”通道现货证券交易结算量4559亿元,回购交易结算量7447亿元,合计1.20万亿元; “债券通”渠道现货证券交易结算量7248亿元。
此外,从参与主体来看,境内债券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参与。 8月,新增6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8月底,共有境外机构入市1145家,其中直接投资渠道入市580家,“债券通”渠道入市827家,双渠道入市262家。同时。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新华财经表示:“境外投资者根据资产配置策略和交易策略的不同,有不同的投资类型。但境外资金不断流入境内市场,无论是投资股票、债券还是其他领域。”境内人民币资产充分体现了其对人民币货币稳定的充分信心以及对我国经济基本面和金融环境保持稳定的乐观预期。
“我国境内债券凭借其相对独立性带来的风险分散功能,不断吸引境外投资者,预计境外机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人民币债券增持规模。”明明预言道。
渣打银行全球首席策略师埃里克·罗伯逊也表示,“市场对长期资产的需求依然坚挺,如果后续长期债券发行给债券价格带来一定的回调空间,国际投资者仍会逢低买入。” ”
机构开放快速见效,境外投资者呼唤更多创新投资产品和风险对冲工具。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开放在金融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开放面临新机遇。制度性开放政策不断加快。债券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债券市场开放将实现互利共赢。
从开放渠道看,债券通“北向通”开放已有七年多。由于申请流程便捷、对冲工具不断完善,债券通近年来已成为国际投资者探索中国债券市场的便捷渠道。直接进入银行间市场(CIBM)成为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桥梁。
从政策支持来看,今年5月,“互换通”推出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新增以国际货币市场(IMM)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标准化利率互换合约、延长手续费等这些措施更好地调动了境外机构参与“互换通”的积极性,满足了境内外投资者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参与成本。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其中包括“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参与的业务范围”进一步便利境外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按规定参与境内债券承销;研究稳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等。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便利性。”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故事“未完成”。据多家市场机构和研究学者反馈,境外投资者期待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我国境内债券市场。尤其是在国内债券“牛市”基本条件不变的背景下,在监管部门着力推动高收益债券、ESG相关债券等信用债领域建设的支持下,债券市场更加多元化。未来将推出投资产品和风险对冲方法。对外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家成对新华财经表示:“我们期待监管部门继续推动政策改革和创新,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包括推广绿色债券、创新型金融企业。尽快将债券等产品纳入投资范围等。同时,也希望监管加强对债券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完善债券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债券违约处置,提高国内信用评级质量,大力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信用债券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当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基础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只允许境外央行等三类机构参与。如果政策能够逐步放开境外商业机构回购业务,满足其流动性管理需求,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境内债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黄家成补充道。
对于从供给端进一步增强国内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安本中国固定收益部主管吴子宇向新华财经分享道:“中国国内债券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投资潜力巨大。”人民币信用债、ESG债等机会都符合众多海外投资者的迫切需求。未来,建议鼓励境内负债端长期基金加大对发行可持续项目挂钩债券的支持力度,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纯债ESG基金,从而吸引海外资金较多。它不断地流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